快好知 kuaihz

魏文享:器惟求新朱志尧

   朱志尧(1863-1955年)是中国近代经由买办发展成为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人物,他创办了著名的求新制造机器厂,并投资造船、采掘、榨油、纺织、水电、面粉、航运等行业,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民族企业集团。

  

   不过朱志尧走上实业之路颇费曲折。朱家虽是上海有名的沙船世家,且早年即信奉天主教,但朱志尧却一门心思想金榜题名。在舅父马相伯的徐汇公学,他曾八次参加科试,均名落孙山。舅父劝他说:“汝此生似无进学之望,莫若弃学就商为佳,毋只知做一书獃也。”

  

   朱家长期受雇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志尧的兄长即为汇理银行的买办。他的两位舅父马相伯、马建忠均为名动一时的洋务名家。不过,朱家的沙船事业在机器轮船的竞争下却日显败势,1882年朱家沙船又遭遇风灾,遭到致命打击。

  

   1886年,李鸿章派马相伯赴美接借款事宜,次年又转赴英、法。马相伯带志尧随行,使他亲眼目睹美欧机器大工业的宏壮场景,思想深受震动,认为欧美诸国,皆赖机器以致富强,遂确信“机器者,真为国家命脉也。”回国后,朱志尧彻底放弃科举入仕的梦想,转而以“机器求新”为一生职志

  

   求新创业

  

   1887年,经马相伯、马建忠介绍,朱志尧进入盛宣怀主持的轮船招商局担任“坐舱”(买办)。初时,朱志尧不懂英文,业务也不熟悉,出了很多笑话。不过,他并不气馁,经刻苦学习,很快就能胜任。1891年,朱志尧因表现优异受到重用。1897年,盛宣怀任命朱志尧为大德油厂总办,开始独当一面。经过艰苦试制,新式棉籽榨油机终于成功,在沪上引起轰动,志尧名声大震。

  

   1898年,在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担任买办的兄长朱云佐病逝。在马相伯的举荐下,汇理银行同意由他继承其兄长的职位。买办一职权重利丰,志尧自此担任汇理银行买办长达30余年,这不仅给他提供了丰厚的收入,还为他的融资提供了方便。

  

   1898年,维新思潮风起,志尧认为国人科技知识未开是机器工业不能发达的根源,于是在上海创办格致新报,后该报与益闻录》合刊为格致益闻汇报,刊登格致新义、光电新知及时事新闻。次年,他创办同昌榨油厂,之后成功经营4O余年。

  

   创建中国自己的机器工业一直是朱志尧的梦想。1902年,适逢朝廷推行新政,奖励实业,志尧决计创办机器制造厂。马相伯亦鼓励志尧“舍举业,兴今厂”,以器械之利,谋生财之道,并取“器惟求新”之义,将志尧新办之厂命名日“求新”。志尧即辞去大德油厂总办之职,于南市机厂街创办求新机器厂。

  

   志尧自任总经理,均聘华人技师,为沪上华商机器制造业的代表。自创厂至宣统二年(1910),共建船只24种48艘,还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新式火油内燃机。1914年,求新厂造火油内燃机还代表中国远赴巴拿马参加国际赛会,其资本额亦增至30万两白银,年产值达50万两白银,这在民族机器工业中是了不起的。

  

   当时《国货月报说:“求新厂以纯粹华人资本华人质量,营远邃之机器事业,不特上海不可多得,恐求遍中国,亦不能多睹。国人前次经营厂肆,任经理之职者,每无技术上之专门学问,以至厂中全权尽落洋工程师之手,虚糜股本无数,而经营事业,坐是失败。求新厂力矫此弊,故营业得蒸蒸日上,诚我国经营实业者所宜取法也。”

  

   如果反观洋务运动中,官办的军事及民用工业在技术上完全仰赖外国技师,结果不仅成本高昂,产品质量也未得提高,更可悲的是耗亿万两白银也没有建立起自主的技术体系。求新制造厂的机器轮船虽多为仿制,但带有相当的自主性,质量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可以说是中国机器制造业走上自主创新道路的象征!

  

   在求新厂出版的产品图册中,朱志尧自豪地说:“唤起我国同胞,不要迷信外国,谁说中国不及外国,忌妒没有用,羡慕崇拜没有用,要自己动手做!”

  

   扩张过度

  

   求新厂的成功不仅带来滚滚利润,还极大地激励了朱志尧实业救国的雄心。1906年至1910年,他先后集资将上海南市电灯厂改为商办,在北京创办溥利呢革厂,集股创办同昌纱厂,与人合资创设申大面粉厂。

  

   为解决求新机器造船厂的原料来源,他于1912年在安徽创设宝兴铁矿公司,但该公司出产的矿在国内无销路,经营未成气候。

  

   1915年,朱志尧和虞洽卿等人在南市新马路外荒凉的沿浦滩地踏勘,认为长江各主要口岸虽已被英商怡和、太古及轮船招商局三大公司垄断,但三公司中间的小码头还有发展航运业的余地,于是决定合组大通地产公司,租下块滩地,作为将来建设码头和仓库之用。这些投资大多获得了成功,朱志尧迅速成为上海滩最为耀眼的企业明星之一。

  

   作为沪上有名的企业家,朱志尧还参加了沪市地方自治及光复活动。1905年,沪绅李平书、郭怀珠等创议设立总工程局以整顿地方。11月,总工程局成立,志尧等33人被推为议董。1909年,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改组为城自治工所。次年3月,志尧等12人再次当选名誉董事。

  

   危机也在盛名中潜伏。投资战线过于漫长,过度抽取求新机器厂的利润,使朱志尧很快就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1919年,因积欠汇理银行贷款未还,被迫以求新厂的股份抵债,将器厂改组为中法合办,各占其半,华股中政府五十万两,朱志尧十万两,法股但是政府股份实向法商垫借,朱志尧的法人股也是向汇理银行朱志尧后世不济贷款,实际上法国汇理银行已完全掌控了求新机器厂。朱志尧孜孜以求的机器强国梦破灭了。

  

   后世不济

  

   此后志尧将投资重点转向航运。1923年,他与陆伯鸿等合办大通仁记航业公司,

  

   先后购买隆大、鸿大、志大、正大四条千吨船,专驶上海至扬州一线。1927年,又创办合众航业公司,购买海州、郑州、徐州三轮专跑连云港接陇海铁路。1930年,又设立合众仓库公司。抗战前,又招股自建合众码头仓库,再购买母佑轮船,自辟航线进射阳河直到苏北阜方。

  

   由于拥有敏锐的投资眼光和老到的经营手法,这些航运公司的经营都很成功。朱志尧的轮船在吨位和设备上几乎可与虞洽卿经营的大达轮船公司匹敌,成为有名的“航运大王”。

  

   朱志尧创办各项实业,基本上都是依赖个人资源来进行,很少获得政府的直接帮助。南京政府成立以后,他曾撰拟开采铁矿以兴实业说略》,认为“振兴实业之程序,一为交通,二为矿产,三为工业”,希望国民政府就联美建厂一事提供担保,但一直未得回复。1930年,又呈农矿部、实业部利用外资开发皖南煤铁矿,也未成功。同年辞去东方汇理银行买办之职。

  

   抗战时期,朱志尧所创办的各项实业受到致命打击,轮船和码头多毁于战火。抗战胜利后,他花费巨款收回合众仓库公司、宝兴煤矿及大通公司仅剩的隆大号轮船,并计划与人合作开办利济轮船公司,但因国民党政府拒绝贷款,复兴计划未成。

  

   从醉心科举到投身实业,从买办到声名卓著的民族企业家,从“机器大王”到“航运大王”,朱志尧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难的创业之路。虽然买办的身份和显赫的家世给予他辅助,但实业救国、自主创新的理念才是他不竭的动力之源。1943年,他应上海徐汇中学之邀,以校董身份作了题为“福国利民”的演说,回顾近60年来创办实业的经验,鼓励学生努力前进,“福国利民,复兴国事”,这或许也是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本文刊于《竞争力》2007年第6期,感谢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硕士云嘉南同学提供稿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魏文享:器惟求新朱志尧  魏文  魏文词条  求新  求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