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周濂:让哲学说中国话

  

  自《论可能生活》开始,赵汀阳便以其充满开放性的问题感和原创精神在中国哲学界独树一帜,读赵汀阳的文章,就好比做一次难度系数极高的“思想瑜伽”,于深思冥想之间拉伸你最敏感的神经,每一个动作都在试探读者创造力和判断力的极限。

  2003年底出版的《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一如既往具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但是如果读者熟悉赵汀阳的思想脉络,就会发现其实本书的两个主要方法论原则:“综合文本”与“无立场”分析早在大约十年前赵汀阳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在“序言:关于方法论的一个说明”中,赵汀阳开门见山地指出,“哲学重心现在落在政治/伦理哲学上,这不应该令人感到意外”。同时,“因为在当代的政治/伦理问题背后往往是经济利益的问题,于是,政治和经济问题总是结构性的结合着的。而文化问题又是政治问题的当下历史性姿态,而且很可能还是政治和经济的一个深层结构。因此就形成了这样的当下哲学的历史性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结构。”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赵汀阳认为,哲学工作将不得不在如此这般的互动知识结构中去寻找“答案”。互动知识(reciprocal knowledge)这个概念是欧洲近年来一个知识论运动的名称,与之不谋而合,赵汀阳在1997年自创了“综合文本”(syntext)的概念,大意是指“给定对于任何一个事物存在着关于它的百科全书知识,那么,必定存在着某种方法能够使得不同知识体系形成互惠的改写,从而达到:1,使各种参与互动的知识体系发生某些结构性的变化和问题的改变。2,合作地产生新的知识和创造新的问题。”

  本书的另一个方法论原则“无立场”分析在10年前的《论可能生活》一书中就已提出。所谓无立场分析要求思考者悬隔自己的偏好,使之不成为证明的依据,由此才能看见别人、听见别人进而理解别人。如果说以往的哲学都是“推己及人”的话,那么赵汀阳主张的无立场分析更强调的是“推人及己”,他认为,我们所能指望的哲学原则是“从他人去看”(from the others)或者“以事物本身去看”(from the things)。虽然从哲学的层面,我们可以质疑这种纯粹的无立场分析的可能性,但是无论如何,在沟通和对话成为迫切任务的今天,这也许是一个异质文明之间达致理解的唯一正确方向。

  结合“综合文本”与“无立场”分析这两个原则,让我们重新审视本书的书名,“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似乎就可以解释为:对“政治/伦理/经济世界”的综合文本所做的“无立场”分析。

  全书共十篇文章,在我看来,其中分量最重的两篇文章当属“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与“哲学中国表述”。

  先说“哲学中国表述”。

  我认为“哲学中国表述”这个表达式可以做两个层面的理解:其一是普遍意义的“哲学的表述”,其二是具体意义的“哲学中国表述”。“哲学应该如何表述”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发现赵汀阳的基本立场,那就是尽可能杜绝没有养分的、徒有其表的学术用语,代之以贴近地面的日常用语,我将之翻译为“让哲学说人话”;与此相对应,“哲学中国表述”则可翻译为“让哲学中国话”,如果说“让哲学说人话”代表的是对哲学的一般态度,那么“让哲学中国话”则代表了一个中国学者的选择。

  长久以来,中西文化比较已经或多或少变质为以西方文化的价值为标准来重述中国哲学的单向度行为,尽管也有少许中国学者怀抱激越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试图为中国哲学正名,但不幸的是,大多只是重新翻检出一些陈年旧货,把玩赏鉴有余,若论对世界哲学有何贡献却是差之远矣。正是基于对现状的深刻认识,赵汀阳一上手就端出了他的问题:“中国哲学是否能够成为世界哲学的一部分?”说得具体一些,这“一部分”不只是供西方人猎奇赏玩的对象,而是切切实实拥有解释权和发言权的“活话语”。

  赵汀阳认为,要使中国哲学真正对世界有所贡献的同时又不丧失中国哲学的特殊品质,就必须在两方面做出努力:1,使中国的某些概念进入世界通用的思想概念体系;2,使中国思想所发现的一些独特问题进入世界公认的思想问题体系。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概念的解释与被解释,在当今的世界学术版图中,中国的学术概念总是属于被解释的概念而不是用来解释的概念,总是被思考的材料而不是思想的工具和根据,只有当“地方性”的中国语言中的某些关键词成为普遍通用的关键词,中国思想才有可能成为通用的思想的工具和根据,也只有当哲学开始说中国话的时候,哲学才会被不同地表述,世界也将会不同地被表述。第二个问题涉及世界的问题体系的重新建构,赵汀阳指出,交往与合作问题,心事问题,权力/义务体系和制度问题将是未来哲学的核心问题,中国哲学应当也必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说“哲学中国表述”试图在理论上回答:如何使得中国哲学不仅仅是向西方讲解“有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哲学,而是要推出关于人类共同永恒问题或人类当下共同问题的中国方案,并最终成为参加讨论哲学各种重要问题的一种必须被考虑的思路。那么“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这篇文章就是赵汀阳对上述问题的最具体而直接的回答。过往的哲学总是耽于擦拭猎枪,却无视猎物的存在,这一次赵汀阳要捕捉猎物。

  众所周知,现代政治哲学的论域基本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内部社会,对于世界或者国际社会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因此之故,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政治秩序虽已相当成熟,但国与国之间却依然处于无制度的失控状态。按赵汀阳的说法,由于今天的世界仍然停留在chaos(无序)状态,没有进入到kosmos(有序)状态,因此今天的世界就仍然是一个“非世界”(non-world);尽管我们仍旧身处“非世界”,但与此同时另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所有问题都已经变成世界性的问题,所以,“世界制度”的问题就成为最为紧迫的政治哲学问题。而“天下体系”一文正是要回应这个箭在弦上的政治哲学问题。

   “天下”概念源自中国思想传统,在西方语境中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帝国”概念。不过,在赵汀阳看来,“天下”这个概念表达的与其说是帝国的概念,不如说是关于帝国的理念,也即“关于帝国的一种理想或完美概念”的观点。而在民族/国家理论遭遇窘境的今天,天下/帝国模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更具生命力和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乃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世界尺度”:不是把各种意义上的国家(country/state/nation)作为思考政治的基本单位,绝对根据、准绳或者尺度,而是将世界作为思考各种问题的最后尺度——在赵汀阳的这个表述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立场”分析的方法论原则,借用老子的表述就是“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观天下”的眼界比“以国观天下”的眼界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性的世界尺度,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性的永恒尺度,“只有把世界理解为一个不可分的先验单位,才有可能看到并定义属于世界的长久利益、价值和责任。”这种“世界尺度”也使得“天下”概念有别于“全球化”理论,因为后者始终试图以一种地方尺度来“冒认”世界尺度,而只有“天下”观念才是一个先验的世界尺度。

  通过对“无外”原则和“礼不往教”原则等传统中国思想资源的分析,赵汀阳力图证明,在思考可能的世界制度的问题上,天下模式至少在世界理念和世界制度的基本原则上具有哲学和伦理学的优势。

  尽管在具体的论述上还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篇文章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哲学视野,我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它将成为政治哲学的讨论热点之一。除却上述两篇重头文章,本书的其他几篇文章也颇有看头。赵汀阳对时下流行的“后现代”思潮给出了自己的剖析和批判,事实上本书最后两篇文章“关于后现代的一个非标准表述”以及“没有制度只有表述的后现代”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国内学者关于后现代研究最为精彩的两篇文章。

  最后,我愿意再次审视“哲学中国表述”这个表达式,毋庸讳言,这个命题预设了两个并非自明的前提:其一,存在客观独立自存的“哲学”学科,其二,中国哲学。众所周知,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前立着一块著名的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以此为训的哲学家们不仅反思人生而且反思“反思人生的学问”——哲学本身,或许从来也没有哪一门学问像哲学这样不断在清理自己的地基,不断地作自我追问乃至自我否定,而当这个流淌着古希腊血液的学问来到中国时,问题就愈发明显:存在中国哲学吗,抑或只是“哲学中国”?如果说上述元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悬案的话,那么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却要容易回答得多:哲学是人做出来的,所以中国是否有哲学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转换成中国是否有哲学家这个问题,而后者我相信读者在读过本书之后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周濂:让哲学说中国话  中国话  中国话词条  哲学  哲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