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法将所面对的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并且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要对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让适当的要素在最佳位置上发挥出最佳的作用,往往可以产生1+1>2的效果。
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齐国大臣田忌喜欢和公子王孙们打赌赛马,但总是输。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重注,我包您一定能赢。”
赛马时,孙膑让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跟别人的中等马比赛,用中等马与别人的下等马比赛,再用下等马对付别人的上等马。结果三场比赛,田忌胜了两场。
孙膑之所以能让田忌稳操胜券,在于他将整个赛马活动当成了一个系统来处理,而且他善于将系统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虽然以下等马和别人的上等马比,非输不可,但是另外的两场比赛,却是每场都赢。正是因为孙膑善于将系统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才能达到“反败为胜”的结局。
系统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如在农业中,农作物配合栽培方法即是其一。一块田地,什么时间应该种什么作物,玉米、大豆、棉花等不同的作物应该怎样搭配才能获得高产量?这就需要用系统思维来解决。
企业中的人对企业来说,是关乎企业成败的要素,人的分配问题也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如果企业人员工作分配合理、人尽其才,将每个人发挥出的能量加合在一起,将会推动企业迅速地向前发展;但如果人员没有做到优化组合,不能让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那时,有能力的人因“英雄无用武之地”而离去,身居高位的无能者都不能够积极进取,最终,企业很有可能败落。
在系统思维中,各要素并不是割裂的独立个体,而是相互链接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可以在最佳的协调机制下处于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贝特茜和鲍里斯需要做三件家务:(1)用吸尘器打扫地板。他们只有一个吸尘器。这项活计需要30分钟。(2)用割草机修整草坪。他们只有一架割草机。这项活计也需要30分钟。(3)给婴儿喂食和洗澡。这项活计也需要30分钟。
贝特茜和鲍里斯如何合作,才能尽快做完家务?
如果不将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优化组合的话,无论由谁单独完成两项任务,需要的时间都是60分钟。
然而,如果从系统优化组合的角度来思考,似乎还有更大的协同空间,诀窍是让贝特茜和鲍里斯两人在整个过程中都一直在工作,只要运用整体性思维对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就会找出这一似乎不存在的空间:让贝特茜先用吸尘器完成一般的地板清扫任务(15分钟),并让她自己单独完成照顾婴儿的任务(30分钟)。同时,鲍里斯开始用割草机修整草坪(30分钟),接着来清扫地板(15分钟)——总时间为45分钟。
总之,系统思维要求人们用系统眼光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重新审视多样化的世界,把被形而上学分割了的世界重新整合,将单个元素和切片放在系统中实现“新的综合”,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的简单总和”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