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诸侯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悬殊,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殊死搏斗。
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上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阅读了《尚书·武成》一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质疑思维是学习的钥匙,能开启智慧的大门。求知的欲望正是不懈学习、探求的动力,而怀疑能引导自己不断获得新知识。
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则须疑。”
可见,好的发问和好的答案一样重要。问题要是问得好的话,答案也常常是深刻的。没有质疑思维,是不会发问的。思考就是由怀疑和答案共同组成的。所以知道如何怀疑的人就是智者。
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门科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之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人没有理由对什么事都确信无疑。怀疑一旦开始,就会出现许多的疑点,循着怀疑的线索去探索追寻,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但过分的思考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的确,犹豫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必须在最适当的时候,果断抉择,否则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只有适时而大胆地行动,才会走向胜利。人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在这个世界上,绝对不会重复出现相同的事情。因此,当面临一种新的状况时,谁也不能把以前所学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运用上去。学习到的东西只能给人以知性的感觉。
而为了锤炼知性,就必须学习,使知性更加敏锐。
敏锐的知性可以抓住瞬间的机会,预见未来的趋势,洞悉细微处的微妙变化,把握宏观而抽象无形的东西。学习的目的便是培养这种洞若观火的洞察力。
学习一定要学到学识渊博,始能融会贯通,而唯有质疑和思考才能做到这一点。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会有想法,有想法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