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只有尽心,才能知性,进而才能知天,取得天的信任。也就所谓的“尽心知性知天”。
这是孟子主张的天人观。孟子认为认清人的心,才能懂得人的本性;只有懂得了人的本性,才能够懂得了天。儒学提倡的仁、义、礼、智,孟子认为这些都是人心中所固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学习的。而仁、义、礼、智,就是人的本性,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这些本性是固有不变的,也就是天赋的。所以懂得了人的本性,自然也就懂得了天。而懂得了天,也就是懂得了天赋予人的是什么,天对于人的要求是什么。懂得了天对人的要求是什么,就能正确地按照天的要求去做。接着这句话,孟子又说:保存心中所固有的善性,并且滋养这个善良的本性,目的是侍奉天。
在周朝初年,统治者认识到,取得上天信任的不能仅仅依靠丰盛的祭品和频繁的祭祀,而是要加强自己的德行。到了春秋时代的时候,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又将这一思想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孔子则把这一思想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地步。孟子的知天、事天思想是儒学关于天人关系的基本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