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景柱:西方学界关于德沃金平等理论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西方学界关于罗纳德·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主要进行批判研究,其中包括两种批判进路:一是内部批判,其中包括探讨德沃金对资源平等和福利平等的区分是否合理、对资源平等理论的局部批判以及对资源平等理论的比较研究;另一种是外部批判,认为资源平等理论在整体上是不成立的,认为既不应该追求福利平等,也不应该追求资源平等,而应该追求其它平等观。就两种批判进路而言,以内部批判为主。

  

  关键词:罗纳德·德沃金;资源平等;福利平等;批判

  

  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kin,1931-),美国著名法哲学家、政治哲学家,早年以出版《认真对待权利》一书出名。德沃金在对福利平等和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平等理论(equality of resources)。近30年来,其资源平等理论获得了广泛的讨论,并最终引起了人们对运气均等主义(luck egalitarianism)的兴趣。[1]

  

  一、资源平等与福利平等的区分是否合理?

  John E. Romer探讨了德沃金对资源平等与福利平等的区分是否合理,Larry Alexander、Mainon Schwarzschild 和Jr.T. M. Scanlon对 John E. Romer的观点进行了回应,认为John E. Romer对德沃金的批判是不成立的。John E. Romer认为德沃金在资源平等和福利平等之间的区分是不成功的,资源平等本身就意味着福利平等。在" Equality of Talent"一文中,罗默考察了平等分配不可转移的资源(即德沃金所说的人格资源,比如个人的才能)和可转移资源(即德沃金所说的非人格资源,比如个人拥有的财产)的两种分配机制。一方面就不可转移的资源而言,德沃金对生产才能等非可转移资源采取了虚拟保险市场的分配机制。罗默认为如果虚拟保险市场建立在功利最大化的假设之上,那么才能较高者比才能较低者拥有更少的资源份额。如果才能较高者为了获得与才能较低者一样的资源份额,将不得不从事更多的劳动。因为才能较高者的娱乐就等同于一种昂贵嗜好,它们之所以昂贵是因为才能较高者的娱乐是以比才能较低者具有更高生产价值的生产才能为代价的。才能较高者为了获得与才能较低者同样多的可转移资源,建立在功利最大化的虚拟保险市场将要求才能较高者去从事更多的劳动。即使在平等分配的机制下,才能较高者拥有的福利也少于才能较低者。在平等分配机制下,每个人拥有平等的资源份额。然后交换将发生直到所有人拥有他所能购买得起的不可转移资源。因为才能较高者的娱乐相当的昂贵,那么才能较高者将比才能较低者拥有更少的福利。另一方面,就可转移资源而言,平等分配资源的虚拟保险市场建立在功利最大化的假定之上,这将使可转移资源更多地流向能从同等单位的资源中获得更多福利的人,因为后者能将资源转化为更多的功利。[2]John E. Romer主张存在一个唯一的满足资源平等主义最低限度要求的分配机制:这种机制却要求实现人们的福利平等,而不是资源平等。[3]

  Jr.T. M. Scanlon对John E. Romer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他认为John E. Romer所指出的资源平等的特征实际上包括仅仅福利平等才接受的原则,同时福利平等并没有John E. Romer所说的那样极端,[4]也就是说John E. Romer对德沃金的批判是不成立的。

  Larry Alexander和Mainon Schwarzschild也对John E. Romer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他们认为John E. Romer对德沃金资源平等论的批评主要建立在一个有争议的决定论基础至上,即使承认这个有争议的决定论,John E. Romer对德沃金的批评也是有问题的。他们认为John E. Romer的平等分配观点并不能对资源平等构成威胁,因为平等分配将导致起初资源较少者拥有更多的资源,而不是如John E. Romer所认为的那样拥有更少的资源。[5]

  ??

  二、对资源平等理论的局部批判

  对德沃金资源平等论的局部批判主要体现在对资源平等论的理论细节进行批判。

  1、探讨德沃金对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的区分。这方面代表性的学者有Martin E. Sandbu、 Michael Otsuka和Peter Vallentyne。Martin E. Sandbu认为德沃金对选项运气(option luck)与原生运气(brute luck)的区分是有问题的,对其进行了修正,并认为原生运气均等主义缺乏内在的一致性。他认为对运气的两分法并不适用于当只存在部分的保险(partial insurance)而不存在完全的保险(full insurance)时,同时当仅存在部分的保险或完全的保险太昂贵时,虚拟的保险市场并不能把所有的原生运气转化为选项运气[6]。

  Michael Otsuka主要反驳德沃金的如下观点:拥有针对风险的平等保险机会能充分修正人们在环境上的差异。他主要采取了两种分析进路:一是探讨在自然的情况下,个人坏的原生运气(如在共同面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另一种进路是探讨在他人选择的情况下,个人坏的原生运气(如父母留给后代遗产上的差异)。德沃金曾经设想了这样一个事例:两个视力正常的人有同样的机会变得失明并且双方都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在最初拍卖中购买失明保险。德沃金认为假如买了保险的人和没有购买保险的人在同一次事故中失明,那么资源平等并不要求在他们之间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他们之间的差别只是选项运气的结果。 Otsuka赞同德沃金的上述主张,但并不赞同仅仅当一个人变得失明时,这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可以单独归结为选项运气。[7]

  Peter Vallentyne认为不可避免性(unavoidability)是原生运气的关键特征,其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人没有能力去影响其发生的可能性的事件;第二,个人没有意识到他或她对该事件具有影响能力的事件。他认为原生运气均等主义( brute luck egalitarianism)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选项运气和原生运气之间很难进行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分只是一个程度问题,原生运气均等主义缺乏测量原生运气程度大小的措施。他认为一个可行的平等主义正义概念既不要求补偿原生运气,也不要求个人承受他们自愿选择的所有成本,相反正义要求利益的初始机会的平等。[8]

  2、研究资源平等的检验标准:嫉妒检验。采取这种研究角度的学者主要有Michael Otsuka和Joseph Heath。Michael Otsuka认为免于嫉妒的资源分配应该支持一种极端的剥夺与资源转移,即完全对一个人进行剥夺,并对他人进行充分的补偿,比如剥夺一个正常人的财产使其到快要饿死的程度,只有这样残障人士才不会嫉妒正常人拥有的资源。[9]否则无论怎样对残障人士进行补偿,他也会羡慕正常人拥有的资源,比如对一个盲人,即使他获得很多补偿,他也会羡慕正常人的视力这一人格资源。

  Matthew Clayton与Otsuka的观点相反,探讨了嫉妒检验标准所具有的吸引力:第一,嫉妒检验标准符合受到广泛认同的平等主义信念,就是如果一个人比别人享受更少的财富因为他所处的环境而不是源于他的抱负,那么这个人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嫉妒检验认为这种不平等是不公正的。第二,嫉妒检验能够解释不补偿昂贵嗜好的情况,即拥有昂贵嗜好的人虽然拥有较低的福利水平,但是他并不嫉妒拥有非昂贵嗜好的人所拥有的资源,他并没有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嫉妒检验也能够解释因不利的环境可以获得补偿,但是源于个人抱负的差异并不能获得补偿。[10]

  3、研究资源平等的实现机制:拍卖和虚拟的保险市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以假想的拍卖和虚拟保险市场为实现机制,这两种实现机制受到了很多批评。

  第一、探讨德沃金假想的拍卖设计。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有Joseph Heath、Larry Alexander、Mainon Schwarzschild和Marc Fleurbaey。Larry Alexander和Mainon Schwarzschild认为拍卖设计主要面临着外部偏好的问题,而外部偏好恰恰是德沃金早期曾强烈反对的。关于外部偏好问题,他们认为德沃金没有讨论在拍卖过程中许多人组成一个集团进行购买的问题,比如有A、B、C、D四个人,其中A、B、C三个人最看重的价值就是伤害D。他们三个人都知道D非常喜欢椰子果,而他们都不喜欢椰子果。如果D愿意用100个贝壳中的98个去购买椰子果。然而A、B、C每个人用33个贝壳联合购买椰子果,那么他们的99个贝壳就足以剥夺D所偏好的东西。这就是拍卖过程中的外部偏好问题。德沃金之所以没有考虑集团购买的问题,可能因为德沃金仅仅把拍卖设想为个人的事情,同时德沃金没有限定拍卖的物品是公共物品还是非公共物品,这使拍卖设计面临着困境。[11]

  Marc Fleurbaey认为拍卖设计存在如下困境:个人的福利并不一定随着可提供的物品数量的增长而增长,以至于可能为了某些人的利益就先于拍卖破坏物品的某些部分。资源的减少会有利于某些人(比如某些人可以因提升其价格而获利)而却伤害其他人这一事实并不仅仅是福利平等主义所面临的问题,看起来也与平等分享资源这一理想相违背。[12]因此他宣称拍卖设计并不是达到资源平等的唯一可行程序。

  Joseph Heath认为德沃金错误地理解了拍卖机制所起的作用,误解了拍卖机制对平等理论的重要性,首先表面上德沃金试图在嫉妒检验标准与拍卖之间建立了概念上的联系,实际他没有;其次德沃金从假想的拍卖中所得出的实际结论与他的主张--平等原则要求市场作为分配资源的机制--是相矛盾的。Heath认为德沃金主张给每个移民同等数量的贝壳,实际上等于平等分配资源,然而平等分配贝壳掩盖了拍卖设计以平等分配作为分配的起点。拍卖设计并不有助于产生平等的结果,因为初始资源分配已经是平等的和免于嫉妒的。市场对资源的平等分配并没有任何作用:仅仅给每个人同等的资源份额,没有市场也很容易产生平等的分配结果。[13]

  第二、探讨德沃金虚拟的保险市场设计。采取这种研究进路的学者包括Marc Fleurbaey、Robert van der Veen、Larry Alexander和Mainon Schwarzschild。Marc Fleurbaey认为德沃金的虚拟保险市场设计有三个方面的困境:第一、理想状况下的保险市场产生了一种帕累托效率的分配;第二、虚拟保险市场设计有太多的起点平等色彩,而德沃金认为起点平等论与其资源平等论之间存有本质的差异;第三,虚拟保险市场与功利主义在基本结构上是相同的,[14]而功利主义本身也是德沃金反对的。

  Robert van der Veen认为虚拟保险市场设计存在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虚拟保险市场是程序导向的:资源平等要求无论源于虚拟保险市场的结果是什么,只要它是人们选择的结果,那么它在道德上就是合理的,在设计一个社会的再分配机制时,而不能对这一结果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虚拟保险市场又是结果导向的,只要人们拥有平等的机会通过运用能力去获得资源,那么不平等的天赋能力应该有平等的结果。[15]

  Larry Alexander和Mainon Schwarzschild指出了德沃金虚拟保险市场的困境:第一,虚拟保险市场设计将使有生产才能的人的福利比缺少生产才能的人的福利差;第二,虚拟保险市场设计将征税和对物品进行再分配,这将降低生产效率;第三,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将使资源平等转化为福利平等。[16]

  4、探讨德沃金对昂贵嗜好和个人责任的看法。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G. A. Cohen和Richard Arneson。G. A. Cohen认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拒绝对非自愿的昂贵嗜好进行补偿,同时也没有以正确的理由拒绝补偿自愿的昂贵嗜好。他按照人们是否能够对昂贵嗜好负有责任为标准把昂贵嗜好分为"自愿的昂贵嗜好"和"非自愿的昂贵嗜好",认为应该对非自愿的昂贵嗜好进行补偿,而不能像德沃金那样简单地拒绝对非资源的昂贵嗜好进行补偿,

  并提出了"可及利益的平等"(equal access to advantage)。[17] Richard Arneson认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不是对分配平等的最好解释,而其自身阐述的"福利机遇的平等"才是对分配平等的最好解释。他认为我们只能对我们能力控制范围之内的事情负责,对个人偏好我们只能负部分责任。[18]

  5、批判市场机制在资源平等理论中的地位。这种研究思路主要以Colin M. Macleod为代表,同时Joseph Heath对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提及。Colin M. Macleod探讨了德沃金在理想的市场与平等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否成功,"我挑战德沃金试图在理想的市场和平等之间建立的联系,确实,贯穿本书的主题是德沃金错误的猜想市场是对平等主义正义的最好解释。"[19]为此,他从资源的初始平等、历时平等、残障、不平等的才能、自由和国家的中立性等方面探讨德沃金的平等理论,贯穿其中的主题是市场与正义的关系。他认为在德沃金的平等理论中,市场机制占据着核心地位,市场机制可以公正地对待一切人的偏好。他认为德沃金的这一认识是不成立的。

  Joseph Heath认为市场机制与资源的平等分配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如果仅仅给所有人相同数额的物品,没有通过市场机制也能平等分配资源。他认为德沃金误解了拍卖设计对资源平等的作用,这导致了德沃金认为市场机制与资源平等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市场主要提供效率,其对平等是中立的。[20]

  ??

  三、资源平等比较研究

  关于德沃平等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探讨德沃金与罗尔斯在平等理论上的关系,这种研究进路以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为代表;另一种研究进路是探讨德沃金与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在平等问题上的争论,其中主要以Andrew Williams、Jude Browne和Marc Stears为代表。

  金里卡认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主要是对罗尔斯的民主平等观中所包含问题的回应,德沃金的回应只是部分成功的。金里卡认为德沃金资源平等论不能实现其两个目标--"敏于抱负"、"钝于禀赋":"我们越是企图使分配敏于人们的选择,某些居于自然劣势的人们就越有可能遭受不应得的惩罚,反之亦然。这两种情况偏离了这个分配理想,但由于这个理想的两方面都同样重要,因此试图照顾一个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的方案就无法令人接受。" [21]

  Andrew Williams、Jude Browne和Marc Stears探讨了德沃金与阿玛蒂亚·森在平等问题上的争论。Andrew Williams认为德沃金对阿玛蒂亚·森批评的回应是不成功的,阿玛蒂亚·森所论证的能力平等路径并不像德沃金所批评的那样会转向资源平等或某种形式的福利平等。Williams主要是从性别不平等的角度探讨了德沃金对森的批评是否成功。[22]但他并没有试图论证能力平等是一种比资源平等更加可行的分配正义模式。

  Jude Browne和Marc Stears回应了Andrew Williams的上述观点。他们并不赞成关于平等问题的一个流行观点:在处理一些重要的经验上可识别的不平等问题时,能力平等优先于资源平等。他们修正了Andrew Williams所提出的性别平等的例子,认为能力平等并不优先于资源平等,能力平等的主要困境在于如何判断各种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不是纯粹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进行辩护,也指出了其困境。他们认为德沃金仅仅关注社会偏见本身,这导致很难判断偏好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应该关注偏见得以形成的原因,如偏见背后的历史传统、制度等因素。在他们看来,资源平等主义的明显优势在于其能够把对平等理念的关注与对人类善的非至善论解释结合起来。[23]

  ??

  四、对资源平等的外部批判

  针对德沃平等理论的外部批判主要是认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在整体上是不成立的,认为平等主义者既不应该追求福利平等,也不应该追求资源平等,而应该追求其它平等观。这种批判的代表性人物有Elizabeth S. Anderson、Kasper Lippert-Rasmussen和阿玛蒂亚·森等人。

  1、Elizabeth S. Anderson从探讨运气均等主义能否成立的角度对资源平等理论的总体批判。Elizabeth S. Anderson对运气均等主义做了一个整体性的批判,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德沃平等观的批判。他认为运气均等主义没有表达对每个公民的平等关心和尊重,是不能成立的,他自身建构的民主平等观才能够最到这一点。他采取了两种分析方式:一方面是考虑坏的选项运气的受害者。运气均等主义认为,对于坏的选项运气的受害者,他们应该应得其不幸,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社会不需要对他们提供补偿。Anderson认为一个社会允许它的成员陷入如此境地而不提供任何帮助,这没有表达对公民的平等关心和尊重。另一方面是考虑坏的原生运气的受害者。他认为运气均等主义对坏的原生运气的受害者提供补偿的理由是这些受害者的人格比其他人要低,比如能力较低、长相丑陋等。[24]这也没有对他们表达平等的关心和尊重。

  2、Kasper Lippert-Rasmussen从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区分的角度对资源平等理论的总体批判。Kasper Lippert-Rasmussen从分析德沃金对运气的区分是否合理出发,考察德沃金等人所主张的运气均等主义是否能够成立。他认为德沃金对选项运气和原生运气的区分并不能成立。他自己有一个关键的区分,就是"赌博本身"(gamble prorer)与"准赌博"(quasi-gambles)。所谓赌博本身,就是赌博者偏好赌博本身,而不是偏好赌博所带来的期望值,而准赌博是赌博者偏好赌博所带来的期望值而不是赌博本身,比如抽烟就是准赌博,"如果国家为了补偿失败者而打算对赌博本身中的赢者征税,从而确保两者都以得到赌博的期望值而告终,那么两者都会变差。......然而,如果国家为了补偿失败者而打算对准赌博中的赢者征税,两者都会变好。"他认为应该对选项运气进行继续划分,应该对部分选项运气进行补偿。[25]

  3、阿玛蒂亚·森从理论视角的角度对资源平等理论的总体批判。阿玛蒂亚·森认为不应该从资源角度来解释平等,并提出了"能力平等"理论。森认为现代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的平等?"对"什么的平等"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源于人际差异性。森对资源平等理论这样评价道,"不同个体的"资源"的拥有量或"基本善"的均等化未必就意味着个体可享有相等的自由,因为不同的个体在将"资源"和"基本善"转化为自由时,其"转化率"会有重大差异。这个转化问题涉及到一些极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这些成就受错综复杂的群体关系和群体互动的影响。正如前面所讨论的那样,这种转化差异还可能仅仅是由于个体在体质上存在着差异。比如,如前面提到的那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穷人要摆脱营养不良的不利处境,则不仅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资源"或拥有的"基本善"(比如,收入可影响到她购买食物的能力),而且也取决于新陈代谢的速度、性别、是否怀孕、气候环境、是否患有寄生虫病等等。即使两个人拥有相同的收入和其他的"基本善"及" 资源"(如罗尔斯和德沃金的分析模型中所表述的),下面这种情况仍有可能发生:其中一个人可以完全避免营养不良,而另一个人则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26]森认为不应该追求资源平等或罗尔斯式的平等,应该追求能力平等

  ??

  五、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西方学者对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大都采取批判态度,其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认为德沃金在资源平等和福利平等之间的区分是不完全的,尽管如此,这些学者的批评仍然是在德沃平等理论的基本框架内进行分析,只是指出了德沃平等理论某些细节方面的不足,这种批判可以称之为"内部批判。"内部批判主要讨论德沃平等理论中的很多细节,如德沃金在福利平等和资源平等之间的区分、德沃金对运气的二分(分为原生运气与选项运气)、嫉妒检验标准、假想的拍卖设计、虚拟保险市场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探讨德沃金和罗尔斯在平等观上的关系,探讨德沃金与阿玛蒂亚·森在平等观上的争论,同时一些学者在批判的过程中还对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进行了发展以克服资源平等论所面临的困境。另一种批判认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在整体上是不成立的,认为平等主义者既不应该追求福利平等,也不应该追求资源平等,而应该追求其他的平等观,如追求能力平等、民主的平等,这种批判可以称之为"外部批判"。外部批判主要是从整体上批判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其中主要包括从运气均等主义本身是否成立的角度、从德沃金对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区分的角度以及从资源平等论的理论视角方面对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进行批判。就两种批判进路而言,以内部批判为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就研究问题而言,西方学者在研究德沃平等理论的过程中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曲解资源平等理论,尤其表现在曲解资源平等的嫉妒检验标准。很多学者(比如Michael Otsuka)对嫉妒检验标准的批判往往建立在假定嫉妒检验标准是一种心理检验,实际上在德沃金那里,嫉妒检验是一种经济检验,而不是心理检验。[27] 第二,缺乏一一贯之的研究线索。实际上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中间有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在对福利平等和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批判的基础上,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之中。德沃金的这种尝试是否成功,值得研究。第三,对资源平等理论各个方面关注的不平衡。西方学者较为关注德沃金资源平等论中的一些细节,比如资源平等论中的嫉妒检验标准、对选项运气和原生运气之间的区分,其中尤为关注资源平等论中的拍卖和虚拟保险市场以及德沃金与阿玛蒂亚·森之间的平等之争,而对德沃金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敏于抱负、钝于禀赋"(ambition- sensitive, endowment- insensitive)--关注的较少,比如关注"敏于抱负"与"钝于禀赋"之间有没有内在的一致性?德沃金通过虚拟保险市场对两者的调和是否成功?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本文原刊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本文在发表时原有参考文献被删除,现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 [美]罗纳德·德沃金著《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350页;Ronald Dworkin, "Sovereign Virtue Revisited",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P. 106-143.

  ??

  [2] John E. Romer, "Equality of Talent",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No.1. (1985), PP.164-178.

  ??

  [3] John E. Romer, "Equality of Resources Implies Equality of Welfar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1, No.4. (Nov., 1986), PP. 752-755.

  ??

  [4] Jr.T. M. Scanlon, "Equality of Resources and Equality of Welfare: A Forced Marriage?" Ethics, Vol. 97, No. 1. (Oct., 1986), P.111.

  ??

  [5] Larry Alexander; Mainon Schwarzschild, "Liberalism, Neutrality, and Equality of Welfare vs. Equality of Resourc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6, No.1. (Winter, 1987), PP. 103-108.

  

  ??

  [6] Martin E. Sandbu, "On Dworkin"s Brute-Luck-Option-Luck Distinction and the Consistency of Brute-Luck Egalitarianism", politics, philosophy & economics, 3 (3), 2004, PP.283-289.

  ??

  [7] Michael Otsuka, "Luck, Insurance, and Equality",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P. 42-44.

  ??

  [8] Peter Vallentyne, "Brute Luck, Option Luck, and Equality of Initial Opportunities", Ethics, Vol. 112, No. 3. (Apr., 2002), PP. 529-538.

  ??

  [9] Michael Otsuka, "Luck, Insurance, and Equality",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 46.

  ??

  [10] Matthew Clayton, "Liberal Equality and Ethics",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P. 8-9.

  ??

  [11] Larry Alexander; Mainon Schwarzschild, "Liberalism, Neutrality, and Equality of Welfare vs. Equality of Resourc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6. No.1. (Winter, 1987), PP. 92-95.

  ??

  [12] Marc Fleurbaey, "Equality of Resources Revisited",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 88.

  ??

  [13] Joseph Heath, "Dworkin"s Auction", politics, philosophy & economics, 3 (3), 2004, PP.313-327.

  ??

  [14] Marc Fleurbaey, "Equality of Resources Revisited",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P. 88-90.

  ??

  [15] Robert van der Veen, "Equality of Talent Resources: Procedures or Outcomes?"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P. 55-56.

  ??

  [16] Larry Alexander; Mainon Schwarzschild, "Liberalism, Neutrality, and Equality of Welfare vs. Equality of Resourc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6, No.1. (Winter, 1987), PP. 96-97.

  

  [17] G. A. Cohen, "On the Currency of Egalitarian Justice", Ethics, Vol. 99, No. 4. (Jul., 1989), PP. 908-923.

  ??

  [18] 理查德·阿内逊,“平等与福利机遇的平等”[A],载葛四友编《运气均等主义》[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

  [19] Colin M. Macleod, Liberalism, Justice, and Market: A Critique of Liberal Equalit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8, P. 2.

  ??

  [20] Joseph Heath, "Dworkin"s Auction", politics, philosophy & economics, 3 (3), 2004, PP.327-331.

  ??

  [21] [加]威尔·金里卡著《当代政治哲学》(上)[M],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4-164页。

  ??

  [22] Andrew Williams, "Dworkin on Capability",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 27.

  ??

  [23] Jude Browne, Marc Stears, "Capabilities, Resources, and Systematic Injustice: a case of Gender Inequality", politics, philosophy & economics, 4 (3), 2005, PP.355-368.

  ??

  [24] Elizabeth S Anderson, "What is the Point of Equality?" Ethics, Vol. 109, No. 2, (January 1999), PP.290-306.

  ??

  [25] Kasper Lippert-Rasmussen, "Egalitarianism, Option Luck, and Responsibility", Ethics, Vol. 111, No.3. (Apr., 2001), PP.552-557.

  ??

  [26] [印度] 阿玛蒂亚·森著《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

  [27] Ronald Dworkin, "Sovereign Virtue Revisited", Ethics, Vol. 113, No. 1. (Oct., 2002), P.117.

  

  作者简介:高景柱(1980-),男,安徽涡阳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06级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与政治转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景柱  景柱词条  金平  金平词条  德沃  德沃词条  述评  述评词条  学界  学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