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学术界的争论
近两年来,对于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国内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1 )并未出现通货紧缩(于祖尧,1999);(2)仅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压力,或苗头、 迹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9;易纲,1999);(3 )出现了轻度通货紧缩(刘国光、刘树成,1998);(4)出现了严重通货紧缩(谢平、沈炳熙,1999),并认为通货紧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敌”(胡鞍钢,1999);(5)出现了通货紧缩, 但未表示其严重程度(余永定,1999;李扬,1999;李晓西,1999);(6)鉴于对“通货紧缩”一词尚没有规范提法,改用“经济紧缩”一词来概括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黄达,1999)。
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看法,首先是因为对“通货紧缩”一词的理解不同,或者说,各自使用了不同的定义或标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定义:
1.“三要素”定义。通货紧缩应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降。但是持“三要素”定义的学者,对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却有两种不同的标准:(1)必须是绝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的负增长和经济的负增长( 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即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衰退);(2 )不必是绝对量的下降,可以是相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2.“两要素”定义。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
3.“单要素”定义。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但是,持“单要素”定义的学者又有不同的具体标准:第一种标准,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半年以上即为通货紧缩;第二种标准,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两年以上为通货紧缩;第三种标准,通货膨胀率由正变负为轻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超过一年为中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达到两年为严重通货紧缩;第四种标准,通货膨胀率低于1%,即为通货紧缩。
二、怎样使用通货紧缩一词
(一)国际学术界也并不统一
国内一些学者,在为自己所理解的“通货紧缩”寻找根据时,往往引用一些国际上的有关文献。经笔者所查,国际上有的学者采用上述第一种定义,有的学者采用上述第二种定义,还有不少学者采用上述第三种定义。看来,国际学术界在使用通货紧缩一词时,也并不统一。但笔者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在国外,经济学教科书的普及版或大学低年级所用的初级教程,往往采用上述“单要素”定义。
如美国经济学家希勒(Schiller,1989)在其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是这样定义的:“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再如,在美国极为流行的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1992)这样定义道:“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还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中译本,1997)中这样写道:“通货紧缩表示价格水平的稳定下降”。
除教科书外,在国外一些权威的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通货紧缩亦有采用“单要素”定义的。如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中译本,1992),在“通货膨胀”辞条下写道:“中世纪发生过通货膨胀,但并不严重。而且存在着一种趋势,一段时间的价格上升和一段时间的价格跌落交替出现。这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出现的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此外,在国外一些论述经济长波的著作中,亦往往把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称之为通货紧缩。如荷兰经济学家范·杜因在《经济长波与创新》(中译本,1993)一书中,给出了英国1668—1977年的309 年间价格升降变化的曲线图。他指出,该图“是对英国三个世纪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记录”。在该书中,对拿破仑战争后英美两国1814—1849年、美国国内战争后1866—1896年、英国1873—189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1933年等通货紧缩进行了分析。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普及性的、易于为大众所掌握的,且不失科学性的概念,通货紧缩不妨采取“单要素”定义,即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所谓“不失科学性”是指,这一定义抓住了它所要反映的经济现象的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至于其他两个要素,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涉及的是价格下降的成因或后果。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引起价格下降的成困和其所伴随的经济增长情况较为复杂,不同学派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在学术性、专业性的探讨中,不同作者按照自己的特定研究可对通货紧缩定义加上进一步的限定。在专业性的研究中,不必强求对通货紧缩定义的统一。
(二)借鉴我国对通货膨胀一词的使用过程
大家记得,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通货膨胀现象曾被当作一个新奇事物。起初,对于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国内学术界也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一种意见是,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上升;另一种反对意见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物价上涨,是由转轨期的特殊国情所产生的,故不能称作通货膨胀。但后来,由于几度出现物价上涨现象,人们在讨论中也就逐渐统一使用了通货膨胀的最基本的定义——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上升,不再在通货膨胀的定义上去进行过多的讨论,而是在通货膨胀的基本定义下,进一步去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具体成因及对策。
今天,通货紧缩就像当初通货膨胀一样,作为一个“新事物”在我国出现了。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大家所共同承认的和共同针对的是同一个基本经济事实,即从1997年10月到1999年8月, 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已连续下降23个月。问题不在通货紧缩这一术语的使用上,而在对这一态势的严重程度的估计上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上有着不同意见。所以,借鉴我国对通货膨胀一词的使用过程,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不一定要在通货紧缩的定义上去进行过多的讨论,应当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对通货紧缩严重程度的估计上和相应的对策上。
三、通货紧缩的分类
如果我们在普及性且不失科学性的意义上采用通货紧缩的“单要素”定义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对通货紧缩进行分类,因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紧缩的现象比较复杂,如果不加分类的话,很容易引起一些混乱。分类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我们先从通货紧缩的持续时间来分类,由此,可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与短期性通货紧缩。
像英美两国1814—1849年长达35年的通货紧缩、美国1866—1896年长达30年的通货紧缩、英国1873—1896年长达23年的通货紧缩等均属长期性、趋势性的通货紧缩(但不排除其中个别年份价格水平的上升)。如果我们不区分长期性与短期性的通货紧缩,而笼统地将“通货膨胀率由正变负为轻度、超过一年为中度,达到两年为严重”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准,是不准确的。按照这一标准,二、三十年以上的通货紧缩,即超过两年10倍以上的通货紧缩,该称为何种通货紧缩呢?而从该标准出发,将我国当前持续23个月的通货紧缩判断为严重通货紧缩,也就不恰当了。
(二)通货紧缩并非全姓“恶”
从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分类,则有多种情况。现在,有些人不愿意使用通货紧缩这个词,以为凡是通货紧缩就都伴随着经济衰退或萧条,通货紧缩姓“恶”。这是由于对通货紧缩没有进行分类而造成的误解。
就长期性通货紧缩来考察,有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亦有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英国1814—1849年的通货紧缩是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而1873—1896年的通货紧缩是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美国1814—1849年、1866—1896年的两次长期通货紧缩,均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
图1绘出了英国1790—1922年133年期间价格水平的变动曲线(见图中的粗黑曲线,左坐标,其中缺1806—1808年的数据)和工业生产在各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见图中的水平细线,右坐标)。1790—1814年间,是英国工业化的初、中期,并时值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价格水平呈上升趋势,英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2.1%。1814— 1849年间,是英国工业化的中、后期,并为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的时期,价格水平呈现出长期的下降趋势,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上升为3.6%。 这一期间, 对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来说,是其3个主导部门——棉纺业、生铁业、铁路业大踏步发展的时期。随后,英国的经济增长逐渐放慢,到1873—1896年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6%。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黄金供给的增长低于商品交易的增长,在英国,价格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率的减慢才同步发生。
图2绘出了美国1793—1933年这141年期间价格水平的变动曲线(见图中的粗黑曲线,左坐标)和GNP 在各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见图中的水平细线,右坐标)。其中:1814—1849年的长期通货紧缩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的初、中期,GNP年均增长率达5.4%;1866—1896年的长期通货紧缩时期,是美国赶超英国的时期,GNP年均增长率更高达7.5%。美国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1933年这13年间的通货紧缩才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减退,GNP年均增长率下降为0.08%, 就整个这一时期平均来说,通货紧缩没有伴随经济的负增长。
图1 英国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1790—1922年)
资料来源:英国价格水平的数据取自范·杜因所著《经济长波与创新》(中译本,1993,第78—80页),这里的价格水平为康德拉梯也夫的商品价格指数。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数据取自“British Industry, 1700—1950”(Hoffmann,W.G.,1955,表54)。
图2 美国价格指数和GNP年均增长率(1793—1933年)
资料来源:美国价格水平的数据取自帕尔伯格所著《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1998,第143—144页),这里的价格水平为美国所有商品的批发价格指数。美国GNP数据取自“InternationalHistorical Statistics:The Americas and Australasia”(Mitchell,B.R.,1983,第886—907页)。
现再就短期性通货紧缩来考察,有伴随经济衰退即伴随经济负增长的通货紧缩;亦有伴随经济正增长,但经济增长率已减缓的通货紧缩;还有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对短期性通货紧缩的考察,也就是把价格变动与经济增长变动放在短期波动中来考察。一般来说,在短期波动中,物价与经济增长是呈同方向变动的。经济上升,物价亦上升;反之,经济下降,物价亦下降。这属于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然而,由于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在短期波动中,物价与经济增长也可能呈现出反方向的变动,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形问题(刘树成,
1997)。我们把美国1866—1896年长达30年的通货紧缩时期分解成短期波动来考察。图3 绘出了这一时期价格水平的变动曲线(见图中的粗黑曲线,左坐标)和各年GNP 增长率的变动曲线(见图中的虚线,右坐标)。从图3 我们看到,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呈长期下降趋势。就其中的短期波动来看,从1869年起,经济增长率共出现7次波动。 在经济增长率呈正增长且上升的12个年份中,除2个年份外,其余10 个年份均对应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这表明,价格水平的下降并非仅伴随经济衰退或伴随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而可能伴随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另外,在这一时期中,共有4个年份出现经济的负增长,即经济衰退——1882年、 1893年、1894年、1896年。然而,其中有两个年份(1882年、1893年),价格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图3 美国1866—1896年价格水平变动与经济增长率变动
资料来源:美国价格水平的数据取自帕尔伯格所著《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1998,第143—144页),这里的价格水平为美国所有商品的批发价格指数。美国GNP数据取自“InternationalHistorical Statistics:The Americas and Australasia”(Mitchell,B.R.,1983,第886—907页)。
以上是把美国1866—1896年期间分解为短期波动来考察的,这其中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形问题,即物价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反向变动的情况。我们现在进一步就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来考察,即在短期波动中,就经济上升、物价亦上升,经济下降、物价亦下降的一般情况来考察。就一般情况而论,为期一两年的一般的通货紧缩,不一定伴随经济衰退和萧条;而持续若干年的严重的通货紧缩,有可能伴随经济衰退和萧条。我们应将这两种情况区分开来。在我国当前的讨论中,有的学者未作这种区分而笼统地说通货紧缩“通常”或“经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萧条。经查,这种说法可能引自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中文版:通货紧缩“这种现象通常与经济萧条联系在一起”(中译本,1996,第1075页)。经笔者细阅,在英文原版的这句话中,并无“通常”一词。该词是由译者自行添加上去的。在英文原版中,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先定义了一般的通货紧缩,然后又提出了持续若干年的严重的通货紧缩。英文原版的这段话是(第588 页):“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通货紧缩在20世纪后半叶已很少发生。在美国,消费价格最后一次跨年度的实际下降是在1955年。持续的通货紧缩,即为期若干年的价格的稳定下降,是与经济萧条相联系的,如20世纪30年代或19世纪90年代。”在这里,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特别举出了两个实例,以防止将一切通货紧缩都与经济萧条联系起来。
而在中译本中,经译者加工,这段话变为:“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现象是通货紧缩,即在发生通货紧缩时,一般价格水平会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在20世纪后半叶已很少发生。在美国,消费品价格的最后一次实际上的年度下降是在1955年。持续的通货紧缩,即在若干年之内各种价格一直在稳步下降。这种现象通常与经济萧条联系在一起,如本世纪的30年代和19世纪的90年代。”(黑体字为笔者加黑。)
在这段话中,译者做了3处加工:(1)在第一句话中加了“现象”二字,这就为下文埋下了麻烦。(2 )将“持续的通货紧缩”这句话拦腰加了一个句号,使一句话断成了两句。(3)在这个新加的句号之后,又添加了“这种现象通常”6个字。这样一来, “这种现象”是指前面一般的通货紧缩“现象”呢,还是指后面为期若干年的“持续通货紧缩”呢?就不容易让人分清楚了。由此,很容易使人笼统地理解成“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萧条联系在一起”。
综合上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考察,不能将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划等号,不能简单而笼统地将通货紧缩都视为“恶”。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物价下降23个月,还未达到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所说的那种“为期若干年”的持续下降的程度。而且,我国目前的物价下降也仅为-2%到-3%程度上的下降,并对应着7%—8%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这种通货紧缩,只能说是轻度的通货紧缩。如果将这种通货紧缩归之为严重的通货紧缩,显然是不妥当的。
(三)要区分“通货紧缩”与“货币的紧缩”
在英文中,
“通货紧缩”与“货币的紧缩”是两个词。 前者是deflation,后者是monetary tightening。前者是指普遍、持续的价格下降,后者是指货币当局(政府或央行)所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由此,从成因来分类,通货紧缩可分为四种类型:(1 )由货币紧缩政策所导致的通货紧缩;(2)在金本位制下, 由黄金产量不足所导致的通货紧缩;(3)由技术进步、实体经济的增长、成本下降所导致的通货紧缩;(4 )由实体经济的增长下降(诸如供给相对过剩或需求相对不足等造成)所导致的通货紧缩。
所以,并非一切通货紧缩都是由货币紧缩政策造成的。即使是由货币紧缩政策所造成的通货紧缩,也并不一定导致经济衰退。比如,美国国内战争后1866—1896年的通货紧缩。在国内战争中,曾大量印发绿钞,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战后,政府强制性地恢复绿钞兑付黄金的战前水平,并收回一部分绿钞。这是强制性通货紧缩的一个典型例子。美国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和费希尔(1989)在其《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中曾这样提到:“追溯历史,似乎曾存在通货紧缩的偏向( deflationarybias)。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和国内战争结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和美国都曾进行通货紧缩,以恢复固定的黄金平价”。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在《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1998)一书中,也对美国在独立战争、国内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战后的“强制性通货紧缩”进行了分析。在美国国内战争后,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和技术进步,经济在迅速增长,价格呈现出长期性、趋势性的下降。这一时期的价格下降也与当时世界性的黄金供给增长低于商品交易增长有关。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绿钞供应量也随之增加。可见,货币紧缩政策也并未导致经济衰退,而绿钞的扩张却伴随了通货紧缩。
四、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特点及其政策含义
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在图4 给出 1991 —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左坐标)、广义货币M[,2] 增长率(左坐标)、GDP增长率(右坐标)这三个指标的波动曲线。从图4看到, GDP增长率在1992年首先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广义货币增长率滞后于1993年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又滞后于1994年达到高峰,然后下降。从1995年起,这三个指标同步下降。 这一情况表明, 我国1997年10月以后所出现的通货紧缩,具有这样三个明显的特点:
图4 中国商品零售价格、广义货币、GDP的年度变化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1999》。
(1)波动的短期性。它不是长期性的通货紧缩, 而是短期性的波动;就短期波动来说,其持续时间也较短(年度下降尚未超过两年),负增长的幅度亦较浅(-2%到-3%),且下降态势正趋减缓。
(2)回落的矫正性。它是在对前期高通货膨胀(1994年,21.7%,图4左坐标)的矫正中出现的。
(3)成因的综合性。它是由诸种因素的交织作用而形成的。 这诸种因素首先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增长下滑,并伴随着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下滑;由此,又最终导致了物价的负增长。从图4我们看到, 这一通货紧缩的态势对应着经济增长率连续数年的下滑,然而,经济增长率虽处于连续数年的下滑之中,但仍处于较高的位势(1998年,7.8%,图4右坐标)。
归纳起来说,我国当前所出现的通货紧缩是短期性的、矫正性的、综合性的轻度通货紧缩。这些特点所指示出的政策含义是:对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形势既不能估计不足,亦不可估计过重。估计不足,措施不力,将会进一步恶化形势;估计过重,下药过猛,亦会带来更难治愈的后遗症。限于文本的篇幅,笔者将具体的政策建议放在“呼之欲出”的地步,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原文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9:《正视通货紧缩压力,加快微观机制改革》,《经济研究》第7期。
2 范·杜因(Van Duijn,J.J.),1993:《经济长波与创新》, 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3 胡鞍钢,1999:《应实行“通货非膨胀”政策》,《中国经济时报》3月26日;《中国出现“危害型通缩”》,香港《大公报》7月26日。
4 黄达,1999:《冷静思考经济紧缩带来的启示,重新审视我们对待经济、金融问题的思路》,《财贸经济》第8期。
5 刘国光、刘树成,1998:《关于当前宏观调控的两个问题》,《经济日报》10月19日;《论当前宏观调控的两个问题》,经济蓝皮书《199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6 刘树成,1997:《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管理世界》第6期。
7 李扬,1999:《通货紧缩问题的宏观思考》,《光明日报》7月 30日。
8 李晓西,1999:《通货紧缩、需求不足与政策思路》,《财贸经济》第8期。
9 帕尔伯格(Paarlberg,D.),1998:《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中国发展出版社。
10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Samuelson,P.A.and Nordhaus, W.D.),1992,“Economics”,McGraw-Hill,Inc.;《经济学》,中译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11 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1997:《经济学》下册,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谢平、沈炳熙,1999:《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经济研究》第8期。
13 于祖尧,1999:《断言“中国当前已经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没有根据》,《中国经济时报》3月26日。
14 易纲,1999:《通货紧缩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光明日报》7 月30日。
15 余永定,1999:《打破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经济研究》第7期。
16 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199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17 Blanchard, O.J.and Fischer,S.,1989,"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The MIT Press.
18 Hoffmann,W.G.,1955,"British Industry,1700—1950" Oxford.
19 Mitchell,B.R.,1983,"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The Americas and Australasia",The Macmillan Press LTD.
20 Schiller,B.R.,1989,"The Macro Economy Today. ",Random House,Inc.
原文来源:《经济研究》(京)1999年第10期 第2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