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债务已经突破高到不可想象的14.3万亿美元。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刚刚提高了这个债务上线,预期美国的债务将很快突破20万亿美元。依靠借债消费的美国人与其政府一样,都是债台高筑,人均负债数万美元。美国国家和私人借钱的对象,当然是有钱者、爱储蓄者、非借钱消费者。总体上看,不仅在文化上,而且在消费方式上,中国与美国正好相反,中国不是“借贷消费”,贷款买房和买车的毕竟还只是中国这个社会的少数;在中国,越是穷人和低收入者,储蓄率越高,成为世界上几乎独一无二攒钱准备购买大件的国家。
中国人的这一超越天文数字的巨大储蓄额,通过中美金融关系,自然而然地被美国人借贷,进而消费了,造就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经济体——美国经济。
如今,美国继续高速增长的债务中,至少十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中美之间形成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金融关系:美国寄生在中国身上。
美国的债务危机,世界上许多人是在看热闹或者看门道,但是,唯有中国,却是忧心忡忡,用现在新的术语来表达,就是“焦虑”、“纠结”,因为,美国的债务危机前景,不管短期,还是长期,肯定是不利于中国的。
中国的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标志就是这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今,因为美国无法遏止的债务危机,中国发展的成就,就资产而言,天天都在缩水和蒸发。这不能不说是走到了中国当初发展中美经济关系的反面,极其具有讽刺意味。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根本无法摆脱金融危机的美国,中国几乎是无可奈何。中国的以美元表示的外汇储备继续增长,中国继续购买美国的债券,据说,除了购买美国债券,中国并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为这些美元找到避免损失的其它途径。所以,这等于是上了贼船,骑上了老虎。
无可奈何只是中国对金融危机中的美国的一种看法,而非全部中国对美国的反应。
中国充斥各种“乐观美国”论
与“无可奈何”论不同,中国存在着对美国更加乐观的看法,这样的看法在当今世界也很独特。举几个例子:
路透社最近分析中国对美国债务危机的反应,说“中国并不认同‘超级大国没落’的说法”。确实,在中国,即使同意美国走下坡路的人,也认为,美国是“衰”而不“落”。至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笃信未来长期美国仍然是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的人,则更是一再重复着美国国内的保守、爱国、强硬派的声音:美国存在着“复原”能力,人们不要相信美国“衰落”;说美国衰落,是可笑、愚蠢和不智的表现。
在中国的这一普遍的无论来自公私部门和人士的“乐观美国”的判断下,我们看到,中国形成了以美国为主要目的地的“新移民潮”,大量新富带着在中国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胜利大逃亡”到美国;中国每年10万高中生,用脚投票,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不屑一顾,到美国上大学,组成了超过韩国人的在美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值得一提的是,到美国读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及其父母,对美国自己的分析师认为的,美国大学是金融衍生品和房地产一样的泡沫,置之不理或者浑然不知。
也是,美国这个国家遇到的历史机会一直很好。每每遇到美国之外的危机,美国总能加以利用之,如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利用之,不仅发了战争财,而且让世界权力的中心终于从西欧转移到美国。而每每自己内部发生危机,如八十多年前的大萧条和现在的金融危机,美国也都能找到外部解决方案。
如今,与美国一样,欧洲和日本也深陷金融危机,无助于美国摆脱危机。美国能想到的最好的、最有效地摆脱金融危机的方法是“新兴大国”。
“中国人来了”。最近这句话在美国也被喊出来了。不过,这句话并不一定是种族色彩浓烈的“黄祸”或者“中国威胁”的意思,而是指,中国认购、维持、增持美国的债券,勒紧裤袋把钱存在银行,支援美国经济复苏。中国人用行动表示相信美国继续是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等于给美国受到巨大削弱的国际公信力注入强心剂,是对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最好的支持。
中国人用行动支持美国的国际地位,不仅在去美国,而且在中国国内。中国各地造就的几十个“国际金融中心”,如上海、天津,甚至宁波、武汉、太原,不仅让那些在华尔街失业的投资银行家绝处逢生,喜出望外,而且,从根本上将使华尔街在中国重生。中国的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将名副其实,因为华尔街,以及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新加坡主导它们。
这就是中国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困境,可以按照英语习惯,叫做“美国困境”:与美国的关系,中国欲罢不能,欲退还进。考虑到中国不是只有几千万人口或者几千亿美元的中小国家,这样一种困境将使未来的双边关系、太平洋地区和全球局势具有了高度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中美更加“同舟”,但这谁也不知道,中国利益介入美国是拯救美国出危机的意想不到的途径。中国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公私方面的强大利益关系,本身将是充满巨大风险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