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陈锡文:中国粮食政策面临两难选择

    

   中国粮食政策面临两难选择。2013年下半年,中国小麦、玉米、稻谷的市场价已超过进口到岸价,继续提高收购价空间不大;如继续补贴,会遇到WTO“黄箱政策”的限制。2013年,中国农业补贴估计超过1700亿元,2004年补贴只有146亿元,十年间增长10倍还多。

   12月30日下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一场学术报告会上如此指出。

   陈锡文指出,近年来,尽管粮食连续增产,但中国粮食政策面临更为艰难的挑战,“正在被迫做出两难选择”。

   首先,中国粮食已连续十年增产,进一步增加粮食生产是一大挑战。“一味增加粮食产量,已经造成一些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若继续按传统办法,增加农药、化肥、薄膜等石油用品投入,农村环境将难以承受,农产品安全难以保障。”

   其次,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陈锡文说,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1605亿斤,这相当于10个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在粮食问题上,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是农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体现,但在粮食进出口政策上,中国面临一些挑战。

   据陈锡文介绍,中国目前农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不到16%,而世界各国这一数字超过60%,中国未来通过关税限制粮食进口难度很大;同时,对粮食实行进口配额的空间也很小,而且面临新一轮WTO农业谈判的制约,美国等正要求取消粮食进口配额管理。

   以大米为例,中国承诺的大米进口配额为270万吨,进口270万吨以内,关税很低;如超过270万吨的部分,则要对这些进口大米征收60%的关税。但是,由于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中国2013年实际进口大米达四百多万吨,美国等就一直催促中国提高粮食进口配额。

   陈锡文分析,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食产量,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办法有二:一是提高农产品价格,这是最主要的方法。中国从2004年起,对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至今已有11年,稻谷、小麦等主要品种名义上的最低价已翻了一番。

   二是补贴农业和粮食生产。2004年,中国首次对农民实行粮食补贴,当年是146亿元,到2013年,这一补贴预计超过1700多亿。陈锡文指出,如果继续提高农产品价格就会遇到国际价格“天花板”,而增加粮食补贴会遇到WTO关于农业补贴的“黄箱政策”限制。

   据陈锡文透露,2013年下半年,小麦、玉米和大米这三个品种的国内价格都已高于进口粮食的国内到岸完税价,小麦高5%,玉米高6%,大米高25%。如果中国继续提高粮价,就会刺激粮食进口,对国内农业和粮食生产造成冲击。

   若用增加补贴的办法,可能会遇到中国加入WTO时作出的承诺,即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不能超过国内农业总产值的8.5%。该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被称为“黄箱补贴”,是WTO农业协议规定不禁止但须承诺逐渐削减的补贴类型。

   农业补贴是指一国政府针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的财政转移支付。“黄箱补贴”是指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价格扭曲的政策,包括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补贴、信贷补贴,以及政府对农产品生产资料、种子、肥料、农用薄膜、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和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等。

   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六大重点工作之首。12月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落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中再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要求“中国人的饭碗要装自己种的粮食”,并确保“主粮绝对安全”。(记者 周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陈锡文  陈锡文词条  两难  两难词条  粮食政策  粮食政策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面临  面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