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量农村人口仍然存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不能因为要走向城乡一体化,就否认农村还有居民存在就不去建设,即使到2100年,中国仍然是一个小农经济。
到2100年,即使城镇化率达到95%,不考虑能源、地理、水、光、热等条件,也仍然有6500万人在农村以农为业,也就是5%的人口。5%的人口耕地面积是多少?即使保持住18亿亩这个红线没有动摇,人均耕地也只有27.7亩,是美国当前劳均耕地的1/67。很多人把中国的农业以美国为样本,这是有问题的。中国和美国当前的劳均差异是357倍,也就是人家一块地一个人生活,咱们300多个人生活,所以美国农业永远不是中国农业要学习的样板,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要发展未来的道路一定是中国式道路决不是美国式道路,农业更加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没考虑另外一个规律的出现,就是逆城市化规律。如果考虑这个因素,那么未来3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虽然他不以农为业,但是他生活在农村。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在2100年,中国仍然有1.9亿人口会在农村生活,就相当于一个美国加两个韩国。所以我们会说,2100年,中国仍然是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家,这是必须正视的,所以我们绕不开二元结构,绕不开城市和乡村同时并存的状况。
除了简单的人口统计之外,中国的情况又决定了我们仍然会存在大量的乡村。
第一,中国人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我们只有12%的土地适宜耕种,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几乎一样大,但是耕地却是我们的3.6倍,人口是我们的四分之一。我们要考虑我们和美国的情况非常不一样。
第二水光热极不均衡导致了美国式的大规模标准式农业,在中国是不现实的,只有少部分地区,比如东北才是适合的。我们所谓的大规模只是东亚式的,日本韩国式的适度规模,远远达不到美国式的大规模。美国的资源条件跟我们的完全不一样,他为了尽可能地节约劳动力,可以浪费土地,我们是尽可能地集约使用土地,不惜投入过量的劳动力。中国七山二水,丘陵地区占70%,丘陵与高山地区适合小规模农业,开不了大机器。水稻作为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农耕以小农为主的农业。还有蔬菜水果,都要靠人工采摘。美国加州是世界上最好的水果出产地,比如说加州的橙子、红提是很出名的,但是加州水果也要人工采摘,本地人的价格太贵雇不起,就开放边境,让墨西哥人非法进入美国打工,这样劳动力价格才能降下来。所以蔬菜水果、牧业、渔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只适合小规模耕种。还有占国土面积41%的草原畜牧业,也不适合农区的城镇化,在这么广袤的土地上无法集中居住。我们去内蒙古、新疆、青海调查,发现牧民的来回游动是最好最合理的制度安排,定居是不行的。第一草场退化,由于牲畜来回踩踏他们所在的居住点。第二,他的游走半径小了,对生畜和人的健康都不利。所以他们并不适合这样的我们意图中的城乡一体化,适合另外的城镇化。
中国的三级台地,青藏高原一级,塔里木盆地一直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第二级台地,然后第三级台地。七山二水一分田可以看得出来,我们配比的条件极不均衡,接近一半的国土面积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也决定了南方的稻作农业和北方的旱作农业,还有季风与非季风。中国这么大的巨大气侯差异,农业依靠水和气侯条件才能做下去。还有气侯类型,我们因为季风的原因,因为海拔的原因,分成若干不同的气候带,也有若干不同的农业类型。所以一概而论地讨论中国的二元结构,讨论城乡一体化是不合适的,需要考虑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的二元结构可能会长期并存,而且是不同形态的。中国小规模农业和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的事实,是近百年内都不会改变的基本事实。
2.传统的城乡关系决定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
传统的城乡关系是由行政抽取到市场抽取。1978年之前的中国,是通过行政的力量,把农村的余粮余款动员出来,去支援国家建设。市场化经济时期,地方开始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也抽取农村的剩余。
农村对于城市的贡献体现为城市对农村的剥夺,是农业剩余、经济剩余(金融剩余)和利润剩余的三层剥夺。第一层是经济剩余的剥夺,以剪刀差的形式出现;第二层是金融剩余的剥夺,有点余款了,给金融机构动员出来了。第三层是利润的剥夺,贷款要付利息。通过这三层剥夺,农村的剩余不断被城市拿走。
3.逆城市化潮流的出现
现在出现了一种主动的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潮流,2.5亿到2.6亿的农民工用脚投标,主动选择城市,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回流,叫逆城市,体现为“四加四”两种力量。
第一个四是逆城市化的四类人口开始出现。第一类人口是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到2015年会达到40万,其中还有其他类的知识青年大学生下乡,会在2020年之前达到200万,新的有知识的力量下到农村。第二股力量是告老回乡。很多人从农村出来以后,最后又回到农村。第三类力量是候鸟式的力量。都市农民,周间是白领,周末是绿领,这种力量在北京、上海、广东很多。这种都市农民不仅中国有,在欧洲、日本、美国是常态现象。我前几年去意大利做访问,接待我的是一个律师,但是他在农村里有农场,他带着我到农场里走了走,又带我去看医生开的农场、官员开的农场。去年英国的农业大臣到我们学院做访问,也介绍他有这样的农场,这都是都市农民的例子。第四是农民工。
第二是四类组织化的力量下乡。第一是资本下乡;第二是产业下乡;第三是部门下乡;第四是社会下乡。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提到这样的力量下乡,一部分是鼓励,一部分是同时限制。
然后现在对于农村有反哺之手开始出现,就是由恶性二元走向良性二元的状况有苗头了。比如我们温总理曾经多次说,要变国富论为道德情操论,变带血的GDP为人情味的GDP,变抽取之手为反哺之手。
关于城镇化,有相应的一些争论,争论体现为中国九种聚落类型。第一是村落,散居的村落。第二是叫自然村,南方地区有村、寨、社、坳等这样的说法。第三是村庄。第四是行政村。这四类都在村这一级,以下是集中居住的村镇、集镇、镇、城市、小区、社区、街道、城市群等等。
中国的九种聚落类型决定了中国人大体上有五种居住形态。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标准是50万人以上到100万人以下,中国2010年有95个这样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是超过100万人的63个,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特大城市。中等城市是20万到50万人240个。小城市及小城镇,小城市(县级市)258个,小城镇按照乡镇级的规划是40466个。至少大于40%的人口生活在小村镇。然后还有分散居住的,尤其是西部和草原牧区,应该说大于99%的面积是农村,而绝大部分是分散居住的,因为全国城市的建村面积只是4.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0.45%。我们虽然每天生活在城市,但是城市在中国的国土面积里比重极小,不到0.5%。
围绕着五种居住形态,产生了五种观点。第一,大城市化的观点,主要是经济学家们持有的。第二,小城镇的观点,主要是社会学家们持有的,比如费孝通1984年就提出小城镇大战略,而且成为国家战略。现在的中国不叫城市化,叫城镇化,与小城镇的战略有关。第三,异地城镇化,是目前普遍的现实,有2.56亿的农民工是异地城镇化的状态,甚至有统计说中国有3.9亿人是流动人口,这是半城镇化的状态。第四,就地城镇化,农民工不再外出了,在本乡本土安家落户,就地改造,村改居。第五,就地村镇化。很多农民工,他们打工十几年挣的钱都投在家乡的房子。为了考虑这个因素,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就地村镇化,叫多元城市形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为原稿,与书刊有出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14年4期)总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