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奇: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外力支撑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实现现代化,“三农”是短板。十九大报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领新时代关于“三农”工作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突出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和“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未来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标志性体现就是“三个起来”,即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早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三个必须”深刻阐明了“‘三农’强富美”与“中国强富美”的关系,即没有农业、农民与农村的“强富美”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强富美”,没有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可见,乡村不振兴,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复兴;“三农”不崛起,中国就无法崛起。因此,振兴乡村,实现“三个起来”,不仅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乡村振兴需要引入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这一观念,内功需要炼,外功也得修,重在做好三个调整。

   一是调整思维方式。

   战争年代,农村包围城市;建设年代,农业支援工业;改革年代,农民服务市民。以乡养城的定势思维已成惯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以城促乡、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还未真正深入人心。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市化往往是快变量,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化转型往往是慢变量,各类资源要素会通过市场的力量自发地流向高回报率的工业和城市,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这场资源要素争夺战中注定处于劣势地位,形成城乡差别、城乡分割和二元结构。

   十九大谆谆告诫全党,“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全社会都应以此为标杆,树立不打折扣的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尤其在土地征收、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必须以壮士断腕之力革除旧弊,破旧立新,让城乡在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融合发展,让乡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让农民共享改革的实惠。这就要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实现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相互作用,促使农村、农业和城市、工业有机结合,淡化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具体来说,要健全和长效推进生产要素城乡有序良性流动机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民工市民化机制、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欠发达地区补偿机制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敢于打破城乡体制间的壁垒,整合城市和乡村资源,把城市和工业的资金、人才和管理等现代要素注入农业农村,并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

   决定一个舰队的速度,不是看最快的那一艘,而是看最慢的那一艘!决定一只水桶的容量,不是看最长的那一块板,而是看最短的那一块板!当一些人躺在城市里享受着高度现代化生活时,应关注一下低度现代化的农村,尤其是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在我们努力奔赴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齐头并进,不能让农村和农民掉队,在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应“不忘初心”,广大农村存放着我们的“初心”。

   二是调整价值认知。

   首先,应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上海世博会两句口号深入人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眼下虽然整个乡村还比较落后,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一些发展较快的乡村,已不再是人人都想逃离的“谈农色变之地”,反而变成了“流连忘返之地”。坊间戏言,现在是穷人进城,富人下乡;忙人进城,闲人下乡;为生存的人进城,为生活的人下乡。还有人戏言,穷人进城去打工,富人下乡去养生。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已成为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今天,绿水青山已是人们寻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之地、健康养生的归宿之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广大农村发展的“金名片”“摇钱树”和“聚宝盆”。有研究者称,人类的财富积累已经由土地、机器、金融、智力进入第五阶段即健康养生阶段,乡村中那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田园村落、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将成为新财富积累的落脚点。

   其次,应重新认识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农村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本体,农民是主体,农村是载体,没有主体和载体的现代化,本体农业就不可能现代化,只有“三体共化”,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才能加长。如果只在本体农业上花功夫,忽视主体农民和载体农村,农业就不可能现代化,乡村也不可能振兴。乡村振兴需要本体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也需要载体农村的现代化,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创造更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乡村社会和谐融洽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做到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乡村振兴更需要主体农民的现代化,农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乡村生活富裕。因而,丢掉任何一“化”,乡村振兴都会有短板,只有“三体共化”,才能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复兴才能成为可能。

   再者,应重新认识农业自身的价值。长期以来,判断农业的价值尺度,就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今天农业的价值已远远超出这个范畴,农业不仅需要提供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品质安全的农产品,而且需要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源、怡人的田园风光,还需要提供稳定的就业、富足的生活、宜居的环境。由此,农业的多功能性正逐步体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智慧农业等各种新型农业业态方兴未艾,现代科技、管理与农业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已远远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形态,农业生产的过程成了人们观光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农业生产的方式成了人们科普、体验的新追求,农业生产的环境成了人们体悟人生、享受生活的理想地。旅游休闲、健康养生和现代科技管理的融入重构了农业的价值观,让现代农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都能得到体现,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正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三是调整发展顺序。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想避免农业衰退、乡村衰落,实现国家协调均衡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如何优先,怎样体现,大有文章。绝不是高喊口号敲锣打鼓或造几个典型、立几个盆景就代表优先了。

   优先发展的“优先”主要体现在要把“三农”放在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大战略中看是否优先;放在市与农村大背景中看是否优先;放在三次产业的大结构中看是否优先;放在市民农民的大格局中看是否优先;放在宏观制度设计中看是否优先;放在微观资源配置中看是否优先。

   优先发展能否“优先”,关键是必须贯彻“重中之重”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消除各类要素进入农业农村的制度障碍,提升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效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必须为农业农村聚人气、添活力。经过20-30年的不懈努力,才可能会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现代化这个国家现代化的弱项。

   实际上,乡村的命运并非掌握在乡村自己手里,一般取决于国家愿景和基层的冲动。如今愿景已出,重在激活冲动。对此,政府应该转变政绩观。衡量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要看工业,更要看农业;要看城市,更要看农村;要看经济总量,更要看农民增收;要看财政增长,更要看生态环境。因而,政府在领导精力摆布、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要做到向农业农村倾斜,真正服务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大局。为此,应设立省、市、县三级的考核指标,并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考核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媒体应开辟专栏,一面宣传好经验,一面监督差典型,造浓社会舆论。自律他律共用,发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各类制度设计的最大效能。

   乡村与城市相比,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具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同时又是基础产业的依托、生态宜居的空间、传统文化的载体。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做好三个调整。在新知识新技术改变传统要素格局,代替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的当今时代,只要像城市像工业那样把现代理念、现代管理、现代技术、现代设施、现代金融、现代人才等现代元素集中注入乡村,通过内外兼修,强化制度设计,乡村振兴便不难实现。

   与非洲原始型落后不同,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即使暂时落后也只是文明型落后。中华民族要“复兴”,说明我们曾经辉煌过,18世纪之前的农业文明时代,我们一直是人类文明的引领者,21世纪之后的后工业文明时代,我们如果再做人类文明的引领者,乡村振兴应是头筹。振兴乡村,复兴中华,党中央号令已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辈当不辱使命!

   作者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17年第23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外力  外力词条  振兴  振兴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支撑  支撑词条  强大  强大词条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盯在背后的眼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几位到安徽阜阳做社会调查的大学生那里看到了一份当地农民自己起草的《农民维权协会章程》。  章程上写着:该维权协会以“以理性维权、科学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