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经济利益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但并不是决定人的思想政治立场的根本因素。林治波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左右分歧并非不可弥合”,该文提到“经济利益的差异和分化,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立场的分歧乃至对立,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笔者认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超越左右分歧”就是个假命题,无须讨论。
正确认识左右分歧的根源,有必要厘清人、利益、经济利益、思想政治立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其思想政治立场确同其利益密切相关,然而人的根本利益却不是其经济利益。更何况左右两派知识分子按理说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也大致差不多,并非存在很大的经济利益差别。
经济利益是人的普遍利益,但人吃饭、穿衣却并不仅仅为了活着。斯巴达人宁肯战死,也不后退半步,因为他们认为人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敢。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遵循道义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正如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所言:“要知道我们的利益是什么,就得首先知道我们是什么人”。
左右分歧源于西方,目前西方各国政坛仍有左右派别之分,然而这种分歧并没有演变为不讲道理的势不两立。在很多重大政治问题上,左右两派吵归吵,最终却能形成某种一致意见。究其根源,在于左右两派在自己是什么人的问题上,存在着明确的共识,如美国《独立宣言》所表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一句话,文化自觉使不同政治派别清楚自己是什么人。
目前国内这种左右分歧,说到底,是百年中国文化危机的延续。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追求现代化,付出极大代价——解构承载中国文化的知识体系,反复批判自己的文化,在接受来自西方的、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观念的同时,也逐步遮蔽了自己的文化意识,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自信。时至今日,左右两派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也都热爱中国文化,可但凡讨论中国文化是什么,何谓中国文化的精髓,必然陷入无尽无休的争论,因此也就无法通过文化认同来回答“我们是谁”、“中国是谁”。缺乏对此最基本的共识,导致左右两派即便在事关中国国家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也无法成为拥有同一政治立场的“我们”。
今天,左右两派只要都能自觉自己的文化,在何谓中国人的问题上取得共识,我们就一定可以超越左右分歧,让社会舆论的纷争和对立转化为思想观念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者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