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破哲三:新自由主义的后果及走向

  

  原编者按:自新自由主义传入日本以来,各个领域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声音从未间断。日本共产党前主席、日共党中央附属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不破哲三,在《激荡的世界将走向何方》一书中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深刻解析。现将该书相关部分编译如下。标题为编者所加。

  

  一、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的三个支撑点

  

  所谓新自由主义,的确是经济学的一个流派,但无论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或者在日本,它在政治领域成为一个争论的问题,并非人们在与这个学说或学派进行斗争。不能简单地说它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形式或一个阶段,它实际上是美国采用后,又强加于世界的政策体系。作为政策体系的新自由主义,具有以下三个支撑点。

  1.否定和排除对资本横暴的社会限制,使得弱肉强食在社会上横行

  新自由主义在经济学上的特征,常常被认为是排除国家介入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而实际上,新自由主义与国家权力的真实关系是,它所排除的只是那些限制资本横暴的制度,而对于那些新自由主义需要利用的国家力量,则会毫不客气地最大限度地利用。

  比如,在近十几年来,之所以在拉美地区相继诞生了左翼政权,一个很大的契机,就是与从美国引进的新自由主义进行抗争。新自由主义进入拉美,不是依靠市场的作用自然地进入的,而是美国以及美国支持的国际经济机构强加给拉美各国的。

  再如日本,新自由主义进入这里,也不是依靠市场原理,而是通过美国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制定了一种异样的《日美综合经济协议》才得以实现。无论日本的“缓和规制”政策,还是“邮政事业民营化”,都是在国家对国家的关系中强制实现的。

  所谓“市场原教旨主义”,并不是抛开国家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而是最大限度地滥用国家的“市场原教旨主义”。

  2.颠倒经济体制,把金融经济看作获得利润的主要舞台

  向金融经济转移重心,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共同倾向,而这在美国经济中尤为显著。特别是近20年间,美国动员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制造出“金融工程学”这门怪异学问,大规模宣传以金融经济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才是最新的资本主义体制。

  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因为美国经济具有现代特征,相反,它反映出美国资本主义的产业基础在衰退。美国钢铁、汽车、电机等产业曾经称霸世界,但现在,它们的制造量明显下降,技术和设备落后,以至于产业的落后状况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历史特征。这可以看作是列宁指出的,垄断必然产生腐朽性的典型事例。如何突破美国资本主义的这个弱点,从而将世界经济的中心转移到金融经济,成为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的强大支撑点。

  3.作为资本主义的最现代形态,向世界强制推行具有以上两个特征的美国式资本主义

  实现向以金融经济为中心的体制转型,仅在美国经济内部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把各国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秩序重新构建成美国方式,才能使美国的金融资本更自由地活动。这本身就是经济霸权主义的做法,新自由主义派却将这种强加于别国的行为借“全球化”的名义正当化。但是,这当中存在着言语上的巨大欺骗。

  随着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这是普遍的倾向。马克思曾高度评价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中资本主义发挥的进步作用之一,认为创造出“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这种趋势,在今天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但是,世界经济在整体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新自由主义派所讲的“全球化”并不等同。我们需要将世界经济关联的发展方向,与“全球化”这个作为强加于别国的美国式体制的代名词严格地区分开来。

  人们公认,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活动明显扩大,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大陆,中国的影响都在扩大。但是,无论中国如何向世界推广经济活动,也没有人说中国在采取“全球化”政策。因为,中国并不试图把自己的体制强加于世界。

  

  二、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基础

  

  新自由主义之所以产生于美国资本主义中,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美国资本主义曾在世界上最具产业竞争力,但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其产业基础变得薄弱。这造成美国资本主义大幅度调转方向,把获取利润的主舞台调整到金融经济上。

  其次,限制资本之横暴的社会规则弱化。罗斯福新政在这个方面曾经带来一定的社会变化,但之后没有继续推进,当时釆取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至今在美国仍旧没有全国性的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这正是其落后的象征。此外,瓦格纳法案等劳动关系领域的成果,也由于战后反共产主义时代的塔夫特·哈特莱法等而被抽空了实质。工会的力量没有朝着扩充社会规则、对美国社会整体发挥作用的方向发展,而走向了保障特定的企业和产业的利益。

  第三,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开始实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世界政策。他们希望通过霸权主义的经济扩张政策来弥补美国资本主义的弱点,这种要求变得越来越强烈。而规定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把美元定为基础货币,这个体制持续至今,也加剧了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

  以上几点是产生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的各种条件,而作为资本主义的政策体系,即使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来看,这些方面也具有与社会进步背道而驰的反动性格。

  

  三、新自由主义与世界经济危机的关系

  

  新自由主义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现在,失业劳动者剧增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一大问题,而这种情况正是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失业问题,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政治变革的原动力之一。新自由主义将贫困极端化,并将之推广到全世界,深化了矛盾和危机。

  在凯恩斯主义时期,经济对策的一个重点是国家出资扩大就业。而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下,新的做法是通过金融杠杆扩大消费。他们欺骗低收入消费者,创造了一种“贷款购物”的社会风潮。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这种欺诈性消费需求扩大策略,一方面把低收入人群的住宅需求转变成金融经济巨额利润的源泉,同时构成这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新自由主义通过把美国式金融体制、经济体制强加给世界,制造了一种危险的舞台装置,使得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瞬间就波及全世界。先于本次世界经济危机,十几年前的东南亚金融风暴、2008年初的石油泡沫和粮食泡沫等,一系列的危机震撼了世界经济。这些也是在相同的舞台装置下发生的。

  产业竞争力的弱化、空心化,对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来说,是致命的弱点。而新自由主义却虚张声势地宣称金融经济将是今后的主战场,并将之正当化,由此更加剧了美国资本主义自身基础的弱化。这也应该算是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弊害之一。

  

  四、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其他“发展模式”

  

  对于“发展模式”的提法,必须首先声明,把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发展样式理解为各国的“发展模式”,对此我有保留意见。的确,各个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有很多区别和特征,但那是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非那个国家的资本主义作为适合自己的形式而有意选择的,对那个国家来说并不是命中注定的一种形式,在今后的历史中也还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如果把这些说成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就容易把现在的状况固定化。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美国资本主义当中,是美国式资本主义,这只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模式。它是美国采用后,又强加给世界的政策体系。

  欧洲的资本主义,是有规则的经济社会,在日本被称作“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工作日”的分析,得出结论:控制资本之横暴,保护劳动者健康和寿命的人类存续的道路,除了通过“社会的强制”来约束资本,别无他路。作为革命家,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提出,为了消灭资本主义的榨取,必须进行社会革命。但马克思并不是机会主义者,并没有主张“到革命之日为止,劳动者应该沉默地忍耐资本之横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也可以通过“社会的强制”来限制资本之横暴,通过斗争取得“社会性街垒”是劳动者阶级为了存续和发展的重大任务。

  马克思在150年前就指出,应制定社会规则,以“社会的强制”来限制资本之横暴,并肯定了其意义。现在,这种规则的制定又迎来一个新阶段。欧洲各国在这个领域,越来越占据特别先进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形成的共同体组织——现在的欧盟(EU),不仅在制定维护一般的经济活动方面,而且在制定维护劳动者和国民权利的“社会规则”方面,也承担着重要作用,它正在积极推进全欧洲的规则共通化。欧盟针对劳动关系问题、废除对女性的歧视问题上采取的行动,是在广泛的领域内制定的“社会规则”,可以说它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新的状态。

  当然,向“有规则的经济社会”前进,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框架内发生的变化。因此,资本的榨取和横暴只是受到限制,而并非消除。如果经济危机袭击资本主义世界,那么欧洲也逃脱不了危机的影响。但在危机中是否存在保护人民生活的“社会规则”,其发达程度如何,这对社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意义上讲,向“有规则的经济社会”发展,即使这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的发展,也具有顺应社会进步方向发展的性质。

  日本的资本主义,是“无规则的经济社会”,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到二战结束为止,日本是一个工人和人民的权利被彻底压制、受专制政治支配的社会。战后虽然开始了“民主化”时代,但把这种民主主义变为现实,也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日本的工会运动在美国占领军的强压下崩溃,过劳死、无偿加班现象至今依然存在。

  在“社会规则”十分不发达的日本,独特的“终身雇用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日本社会劳资关系中“社会规则”的不足。尽管它不是法律制度,只是大企业在本企业内采用的事实上的制度。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引进了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日本的资本主义不仅没有走向“有规则的经济社会”,相反,认为不需要制定规则以限制资本横暴的呼声,成为支配政府和财界的主流。在这个潮流中,“终身雇用制”等也受到沉重打击。原本薄弱的“社会规则”被进一步削弱,而以企业为单位的弥补制度也被一扫而空。因此,劳动者被置于双重“无规则”状态中。

  

  五、新自由主义的走向

  

  现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体系在美国遭受了挫折。不仅如此,它在日本、欧洲,乃至众多发展中国家,也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后果。如何看待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后果?它今后的走向将会如何?如果从前文中谈到的三个支撑点来分析作为政策体系的新自由主义,那么这个政策体系的执行者大都会意识到那些做法的失败。在日本,也发生了曾经站在最前列倡导新自由主义的人,发表著作,坦承失败,并自称之为“忏悔录”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相互纠缠,使得现在世界的经济秩序被染成了清一色的资本主义。即使没有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原则也成为经济社会理所当然的规则,似乎有要求所有国家都按照它行事的趋势。

  当今世界的经济秩序,无论是二战结束后不久设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还是历史尚短的世界贸易组织,基本上都是以资本主义体制为前提建立的。因为经济秩序被大幅度地扭曲成新自由主义的形式,故在经济危机中变成了问题。而实际上,更大的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各种国际经济机构原本就是为资本主义体制而设立的。

  然而,现实的世界却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国家和谋求社会主义的国家共存的世界。另外,即使同属于资本主义体制的国家,亚非拉各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立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利益都有很大区别。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正视当今世界现实结构——多种体制的共存。多种体制的存在与清一色资本主义笼罩下的世界秩序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这种矛盾还在不断扩大。

  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战后经济秩序的矛盾表面化,并趋于崩溃。新自由主义在近期很难继续以从前的政策体系状态复活。但是,从资本的角度看,资本从本性上就讨厌捆绑自己手脚的社会规则。只要认为能挣大钱,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都不惜出手,这也是资本的本性;将对自己有利的体制强加给世界,还是资本的本性。因此,今后只要资本主义持续存在,那么在不同的情势下,或多或少地变换一下形式后,与新自由主义相似的东西就会有复活的危险。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体系在给社会造成沉痛打击后破产了,各国政府都会去摸索其他道路,即寻求确立一种新的经济秩序。我们应该汲取列宁时代的经验与教训,不能再错过建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共存的机会,真正开始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探索。G7发展成为C20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这种摸索的一个具体而现实的体现。探求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适应世界结构的变化,已经提上日程,这就要求各国在国际政治层面积极地合作。

  

  来源:红旗文稿 郑萍 编译

  编译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破哲三  不破哲三词条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词条  后果  后果词条  走向  走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