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曹林:生造轰动效应无助于道德提升

  

  近日,网络盛传“上海新华路一老人倒地后没人救扶,只有一外籍女子去救并痛骂中国人冷漠”,记者就此向上海警方求证,被告知该传闻与事实不符。在整个过程中,民警并未见到有外籍人员在骂人,民警到场后10分钟左右,120救护车也到场了。周围群众很多,但并非冷漠,因为原因不明,很多人都是在犹豫这样的伤势是平躺好还是扶起来好。医护人员说,老人摔倒是因为脑梗引发,所以当时还是处于平躺状态,等待专业救护最好。

  现场根本没有外国人,却臆想出一个外国人的存在,并说这样一个外国人指责中国人不及时施救,这样的消息是怎么臆造出并流传开来的呢?在“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的混乱传播语境中,已经很难查到不实传言是谁编的,也很难知道编造传言者有何用心,但可以很容易地窥到编造者和传播者的心态。

  当下中国社会在道德方面的问题,似乎已经无法回避,这是塑造再多“最美”、寻找再多“感动人物”也无法掩饰的。但舆论和公众应该如何面对社会的道德溃疡呢?有些人的心态不是很健康,他们不是尝试从自身做起去解决问题,以一点一滴的良善去重建社会道德,而是喜欢撕开道德伤疤,在放大和渲染“道德沦丧”中消费公众的情绪。

  有人借助这种渲染来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眼球——他们充满亢奋地宣称:“快来看啊,我们的道德竟然败坏到这种令人发指的地步”,仿佛越是不道德,越是肮脏,越能吸引眼球;有人借助这种道德上的渲染,来为自己满怀哀怨、充满正义感、拖长声调地感慨一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找到一个由头;当然,也有人想借此推卸自身的道德责任,为自己作恶找一个借口,有这种极端不道德行为垫底,自己再怎么不道德,也都能理直气壮毫无愧疚感了。

  道德滑坡是一个事实,但不得不说,媒体镜像中很多令人发指的“缺德”现象,或多或少都带着渲染臆造的意味。其实,如此贩卖、渲染、放大和消费“不道德”,本身就是这个社会道德溃疡的一部分。

  就拿上海这件事来说,老人因脑梗摔倒,路人没有莽撞去扶人,而是守护在一边等待专业的救护,这是专业且负责任的,相反,盲目扶起倒有可能造成伤害。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因技术问题而不扶老人等待救援”这种好事,对一些人来说没有新闻价值,“数十路人经过无人扶起老人”这种坏事,才有新闻价值。“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这类新闻,很容易被当做是彭宇案的后遗症,很多人看到这种场景后,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又是一起恶劣的、反映国人冷漠的缺德事件。这便是刻板偏见的结果——当习惯于把人心往好处想时,会想象成“担心扶起老人因处理不慎反伤害老人,所以不扶而等专业救援”;而如果习惯于把人往坏处想,将路人都看成见死不救的冷漠者,眼中便只会有见死不救了。

  当然,这还不够吸引眼球,不够刺激,不够有冲突性。“老人摔倒无人扶起”的报道太多了,报道多了就没什么新闻价值了,要想引人关注,就得加佐料——“外国人痛骂”就是最好的新闻佐料。

  借助外国人的眼光或角色,批判中国的道德败坏,这是常有的新闻叙述逻辑。比如有人落水,路人无人下水施救,外国人挺身而出;城管打人,路人无人阻击,外国人出手相援——只不过在很多新闻故事中,外国人只是低调地出场,而这个段子中的“痛骂”则将新闻推向了高潮,更有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可这是臆想出来的,而不是现实。

  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眼球而编造,为了新闻而渲染,正因为带着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去叙述和看待想象中的“冷漠事件”,所以,每一次对于冷漠事件的舆论指责,似乎都在渲染和传递着冷漠。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需要每个人反求诸已的道德反省,而不是靠臆造外国人的眼光,靠渲染丑陋并批判它。批判不出一个道德理想国,“外国人”也不是中国道德的拯救者,一切,靠每个公民从自己做起的道义自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生造  生造词条  轰动  轰动词条  助于  助于词条  效应  效应词条  道德  道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