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质疑。因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数据,总是感觉相差很大,诸如收入上涨的幅度,再如物价上涨的幅度。虽然人们的感觉是粗糙的,没有统计数据来得那么精确,但是普遍认为差距不该那么大。虽然人们会对收入上涨幅度的感觉比较迟钝,对物价上涨幅度的感觉比较敏感,可是人们会扪心自问,进行自我修正这样的心理误差。尽管如此,还是难受接受统计数据和自己感觉到巨大差异。
例如,国家统计局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在网易新闻的两千多条跟帖中没有一条认可,大叹自己的收入没有增长,“拖了后腿”,并“向统计局 商务部 发改委致歉”,有些帖貌似是认可的,实际上从语境分析可知是调侃甚至嘲讽。说明白了,我的收入就没有长一分钱。
矛盾的根源在哪里呢?在于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只有“大局”的数据,没有细分的数据。“大局”就在“平均”中。作为统计部门,给出了“大局”的“平均”数据,也许就已经完成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说法律根本就没有规定统计部门的数据是否该细化,细化到什么程度。收入真正增长的,可能没时间来读新闻,读了也没时间跟帖表示可否,有时间也未必愿意透露自己的增长。收入没有增长的,甚至减少的,失业的,倒有时间来泡网,有意愿跟帖透露自己收入没涨的隐私。
统计部门肯定需要自己的成就感,希望自己辛苦工作得到的统计数据得到大众的基本认可,至少不要完全不认可。解决认知矛盾的出路在哪里?要么统计部门将统计数据细化,要么社会学家们获得统计部门的数据来进一步解读。就说居民收入这件事吧。“大局”的“平均”数据,毫无疑问的结果是,少数人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很可能掩盖了多数人的微小增长或者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然而如果同时给出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增长情况,人们对照自己所在的阶层,对比收入情况,统计结果就会接近社会真实。
事实上,中国当前的社会各阶层研究,早有社会学家们在进行,但是没有成为学界的主流声音,也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例如朱光磊课题组继1994年、1997年之后,第三次推出他们关于中国阶层分化与重组状况跟踪研究的成果:《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2007年版),把社会群体区分为基本阶层、新兴阶层、复新阶层、交叉与过渡阶层四大类型,并对工农两大阶级,对蓝领、白领、知识分子、公务员、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企业经营者、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军人、大学生、自由职业者、“两栖人”和包括游民、乞讨人员等在内的若干特殊群体,在生产方式、劳动方式、收入方式与水平、文化结构、政治行为特点等方面的新变化分别进行了阐释,同时突出分析了阶层分化的政治影响,分析了当前阶层关系的总体特点、收入分配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及与此相关的政治发展、利益集团等问题。
如果统计部门能够吸纳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在自己的“大局”的“平均”数据后,再给出社会各个阶层的本阶段的收入增长数据,这样就会更加切合社会实际,无疑将大大提高可信度。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国家统计部门不便于这样做,那么社会学家们可以设法获得更多的数据,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解读统计部门的数据,也属于社会学家的职责。其实,社会学家们还可以解读统计部门更多的数据,例如,为什么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总是比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更大,而物价上涨幅度却反过来,农村物价上涨幅度总是比城市物价上涨幅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