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鲜亮丽的美国梦之外,美国的底层群体就像一个隐秘的大陆。他们可能是餐厅的服务员、公司里的清洁工、超市里的收银员等。他们的声音长时间被忽视,他们的生活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在《我在底层的生活》一书里,当时年过半百的美国专栏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以亲身经历,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流转于多个城市之间,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为大家撕开了好莱坞电影里的美国和被叫嚣过度的“美国梦”表面,书写这个发达国家的底层人士的日常生活状态。
应征二十个地方,没有面试电话
艾伦瑞克1941年出身于底层家庭,父亲和家族中不少人是矿工;前夫是卡车司机;姐姐做过一份又一份低薪工作,包括电话公司客服人员、工厂工人和接待员。可以说,在她自己的家庭里,低薪生活从来就不遥远。因而,即便艾伦瑞克以后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一名作家。但对她而言,整天坐在书桌前不只是一项特权,更是一项责任,她想替生命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们发声。
为实施这项计划,艾伦瑞克先是去租赁房子。她不得不跟一般人的选择方式一样,为了便宜房租而牺牲便利性,结果找到一个月租500美元、跟西屿工作区相距“仅”48.3公里远的住处,往来交通只靠一条双车道的公路。
找到住处后,接下来就是翻遍征人广告,找到一份工作。但是情况不好过,连续3天,艾伦瑞克应征了大约20个地方,但没有接到一个面试电话。后来她才了解到,无论什么时候,征人广告都不是了解实际工作职缺的可靠方式。
体验时薪2.43美元的,女服务员生活
最后,艾伦瑞克继续到某家大型连锁平价旅馆应征房务人员时,却被派去在附属的家庭餐厅当女服务生。整整两周时间,她在炉边的工作需要从下午两点工作到晚上十点,薪水是时薪2.43美元再加小费。而她每天的油费就需要5美元。工作时,员工不能从前门进出,只能从厨房进去。来用餐的客人大多是辛勤工作的当地人,包括卡车司机、建筑工人,甚至还有餐厅所在旅馆里的清洁人员等。
艾伦瑞克每晚在十点或十点半时结束工作,下班后慢慢开车跋涉回家,吃点夜宵后凌晨两点左右上床睡觉,睡到早上九点十点起床,一边洗衣服一边读书。如此过了一个月之后,艾伦瑞克发现,所赚取的工资根本无法支付下个月500美元的房租。她不得不在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的时间段,寻找另一间餐厅的兼职,结果累到不行。最终不得搬到一间房租更低廉、条件也更差的住处。即便如此,她的生活境况还是比大多数餐厅的同事要好得多,他们中间很多连起码的医疗和社会保险都没有。
穷人是被遗忘的群体
在餐厅服务员工作之后,艾伦瑞克又尝试了很多工作,房屋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对那些丑陋可恶的雇主们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描述。比如她曾在一家名叫“女仆”的清洁公司工作,依照严格的规定清扫工作必须快速完成,而且一整个房间只能使用小半桶脏水,还要背着像机关枪一样重的真空吸尘器,在各个工作场所之间冲刺。
这就是美国底层人的生活,艾伦瑞克路过他们的生活,然后离开,但这些人很可能永无离开之日。在西方社会的自我形象,都被设定成有消费热点、可以向上层流动、经济持续增长的表象下,少有人想要知道社会底层的事——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穷人们是被遗忘的群体。
当这个曾被掩盖起来的世界像潮水一般铺在你眼前,也许你会去思考,在21世纪,事物究竟没有变得越来越美好。而对那些生活在你身边的底层人士,希望你会对他们更加理解和关心,至少在他们递过来茶水的时候,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