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沈栖:自杀低龄化的思索

   有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自杀未遂者200万,因自杀死亡人数达28.7万,在国民死亡原因中,自杀已经排在了第五位,自杀率已达十万分之二十三,成为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按照牛津大学教授考伯(Richard Cobb)的说法,自杀是“人最隐秘、最难以猜透的行为,它是逃离看似无解的感情、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最后手段”。(见《发生在巴黎的那些死亡》一书)这一“最后手段”被某些成年人在绝望时采用,社会似还可以理解,时下的问题是,我国自杀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索。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教育蓝皮书收录了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程平原关于去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去年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主要由压力造成。那么,对孩子的压力来自何方?换言之,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压力?我认为,压力主要缘于两端:学校和家庭。   

   先说说学校。除了双休日、寒暑假和放学后的作息时间,中小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多年来,“应试教育”深受社会诟病,繁多的课程,大量的作业,连续的考试,及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分数衡量的教学标准,使得中小学生疲惫不堪。虽说教育部门已明令:低年级学生不允许有回家作业,中学生的回家作业也有限时量,但某些地区的某些中小学还是变了法子给学生加压。恰如程平原副教授所言:“中小学生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学习压力导致的普遍心理崩溃,其根源在于刻板僵化的应试教育制度”。如浙江金华一家中学的高二学生小朱,因早读课读其他课本,被老师辱骂,小朱无法忍受而选择跳楼自杀。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浸润下,家长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完美,比他人卓越,比他人有出息,故把几乎全部的财力和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似乎孩子有高分就一好百好,之外,还一个劲地逼着孩子课外“学本领”,诸如钢琴、奥数、英语、绘画、书法等,至于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或兴趣,则一律不予考虑,有的简直是“赶鸭子上架”,这对本来就已学业负重的孩子“雪上加霜”。如此这般,不仅导致孩子不良情绪,诸如急躁、寡欢、消沉,还可能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当然,家庭环境如长期不稳定、不和谐,甚或离异,也是孩子备受压力的渊薮之一。   

   除了精神疾病外,成年人自杀多为迫于生计,败于事业,破于婚姻,它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人们可以接受。而中小学生自杀则不可理喻。按理说,他们涉世尚浅,没有那么多烦恼、苦闷、纠结、绝望,有的是憧憬,是梦想,是浪漫,是天真,但是,他们脆弱的心理不能承受压力之重,结果含苞尚未待放就过早地凋谢了!19世纪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把自杀分为利他、利己和失范三种类型。利他的自杀可以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信仰的尊严或事业的体面,如杀身成仁当烈士;利己的自杀是为了摆脱痛苦、屈辱而采取的自尽手段,如“文革”中傅雷、老舍;失范的自杀则往往被归结为某种社会病理的原因,如孤独、焦虑、偏激、失落。中小学生自杀似可视为“失范的自杀”。   

   记得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纪实文学作品《约束的场所》中分析某些自我摧毁者时,说:“他们或许有点想多了。也许心里稍微有点受伤。或许他们无法顺利跟周围的人真心沟通,而有一点烦恼。或许不能顺利找到自我表现的手段,而在自尊和自卑之间激烈地来回挣扎”。这种被“心魔”所困的现象在自杀中小学生中并不鲜见。倘要减少乃至杜绝中小学生自杀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理应多做些释放压力、破除“心魔”的工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沈栖:自杀低龄化的思索  低龄化  低龄化词条  思索  思索词条  自杀  自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