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的中国,为什么提出来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注意不够,二是发展不力,这里面一个是认识问题,一个是行动问题。由于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深刻、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而社会建设的长期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又使我们很难有勇气去反思和批判自己,于是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和麻烦。近几年来,我们对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将此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压力所致,这是中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所需。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充满希望而又充满矛盾充满“两难”的时期,怎样展开中国的社会建设呢?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两个问题:即思路和重点。思路决定出路,首先要把框架设计好,就像城市建设首先要有规划和蓝图;“重点”是解决着力点问题,解决中心问题,解决瓶颈问题,它应当在整体思路中反映出来。我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思路应当是:以协调发展为理念,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社会平等化为目标,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主要是解决怎样发展的问题。在怎样发展这个问题上,人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工业病”、“城市病”,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发展的方式、发展的思路问题,相继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发展理论,如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和可持续发展论。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来讲,20世纪50―60年代由刘易斯、帕森斯、索普赛特等人提出了现代化理论;20世纪60年代由普雷维什、弗兰克等人提出了依附理论;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沃勒斯坦等人又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都或多或少地推进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在历史上留下了烙印,但它们都有历史的局限性,都存在某种缺陷,特别是未能解决好协调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在强调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必须首先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搞好五个统筹。在这里,实现协调发展是正确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健。
能否做到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发展的成败。中国发展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无任是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还是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它们之间都需要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可能是一方面的发展,一方面的胜利,那样的现代化是畸型的现代化,也不能称之为现代化。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中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要求,这六个方面也要起发展,并且要协调发展,这样的小康社会才是全面的,才是克服了经济水平低、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弱点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目前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重视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其中特别是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的要求,这本身就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从毛主席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到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再到2004年胡锦祷同志提出要搞好五个统筹,他们都在表达着同一个意思,那就是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实现协调发展是我们解决当前社会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迫切需要。总体而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当前也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增长方式未出现明显转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高速度、低效益、高污染、低循环的状况没有明显好转,支撑中国高速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步履维艰;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改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扭转;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稀缺资源大量进口等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所提出的新的挑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期的两难问题十分突出。就社会建设来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把握大局,看清主流,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就是讲比例、讲关系、讲平衡、讲大局、讲统筹、讲衔接、讲相互促进、讲良性互动,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因为彼此间的关系不协调、不和谐引起的。因此,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建设中所有问题的一个基本理念应当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建设的失衡迫切需要协调来匡正,发展的中国迫切需要协调来改变。全面的发展不一定是协调发展,但协调发展一定是全面的发展。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搞好社会建设
毫无疑问,社会建设应当是全面的建设。几年来我们更多的是讲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很少讲社会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建设的全面性,是认识上的一个突破,对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进行社会建设,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进行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工程。例如,北京市2007年12月2日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将制定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其基本职能概括起来有六项:一是制定规划。按照中央方针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制定全市社会建设的发展规划,研究提出相关政策。二是协调工作。根据全市社会建设规划,统筹协调、宏观指导社会建设工作。三是负责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就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而言,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注册的“两新”组织共有109.5万个。其中,新经济组织106.7万个,包括非公有制企业31.7万家,个体工商户75万户,占整个市场主体的85.1%;新社会组织2.8万个,包括社会团体283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880个,基金会76个,市场中介机构2.26万个。“两新”组织共吸纳近420万人就业。其中,中共党员13.98万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9%。四是负责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工作。五是负责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的协调工作。六是负责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在众多的工作内容中,着力点是什么呢?他们认为是五个,即要着力搭建宏观管理平台,研究制定首都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推动社会建设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督促检查。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着力扩大载体,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着力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加强社会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加强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使社会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有序建设的阶段。上述五个“着力”将是北京市下一步开展社会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但不管是哪个方面的“着力”,都要围绕老百姓的生命生活生计作文章。社会建设的内容很多,因此要有中心有重点,要十分明确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当前要尽快解决和缓解两个问题,一是就业问题,二是不正常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就业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当务之急是要努力创造条件扩大就业,鼓励老百姓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特别解决好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复退军人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贫富悬殊问题已成为头号社会问题,已危及到社会稳定,要从制度机制上找根源,下决心解决好。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反复告诫我们,如果社会利益格局严重失衡,分配方式严重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利益关系严重扭曲,社会阶层之间就会非常紧张,当利益矛盾不可调和时,就会引发动乱,社会平衡就会被破坏,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就可能中断。协调好利益关系的目的是要把人民的利益协调好、维护好、实现好,要把人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破社会建设的瓶颈
结构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无论是事关全局的宏观性结构,还是具体细小的微观结构,都无一例外地进入了调整范围。与社会建设关系密切的有城乡结构、分配结构、家庭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等。与此同时,结构失调、结构失衡、结构偏差、结构扭曲、结构冲突、结构恶化等概念出现的频率也愈来愈高,涉及面越来越广。具体来说,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社会系统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的利益矛盾突出,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导致的区域发展水平过大,贫困问题导致的贫富冲突,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导致的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导致的干群矛盾,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群体性事件导致的社会不稳定,能源不足、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等导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与结构有关的各种结构性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必须要攻破的难点,只有闯过“结构”关,才能突破制约社会建设的瓶颈。结构调整的任务是:以功能分化为导向促进结构调整,形成开放多元的结构;以功能互补为基础,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格局;以功能最优为目标,以功能整合为中心,形成科学合理的比例关系。为此,特别要协调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要统筹兼顾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统筹协调好四大建设之间的利益关系。
以社会平等化为目标,努力做到共建共享
千百年来,平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消除歧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首先要树立起平等的思想。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以市场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取向是民主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多样化,那么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取向就是平等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平等”的思想理念切实贯彻到了社会建设的工作布署中,报告中14次使用“平等”概念,这在以前的党的相关文件中是不多见的。平等,首先是人的平等,是社会性的平等。例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十七大报告则强调要“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虽然只有二字之差,但含义十分深刻;着重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在谈到就业问题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十七大报告则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出发,强调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的改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为此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当前要特别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平等不是平均,平等是社会意义上的要求,体现的公正公平。平等要求共享发展成果,但必须是人人各尽所能条件下的共建式的共享。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共享更要共建。社会建设头绪繁多,内容广泛,要围绕中心,突破瓶颈,找准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思路,有步骤分阶段地把社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副主任 教 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