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魏德东:宗教学视域下的广场舞

   近日,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提出要以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为广场舞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城乡基层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

  

   作为最近30年来产生的最具普及性的大众活动形式,广场舞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顺应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的大背景,广场舞以经济、方便、简单的形式,融体操、歌曲、舞蹈为一体,在成千上万的广场、公园、空地、场院,为至少4亿中老年人提供了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人际沟通,乃至道德与灵性教育的途径。

   网络上不时看到有关广场舞的讨论。很多人以噪音扰民、霸占公共空间、妨碍交通等理由,对广场舞提出批评,也偶尔会传出居民与广场舞者冲突的新闻。然而,当人们看到那些载歌载舞、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大妈、大爷们,也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广场舞具有无可置疑、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人民喜欢!有人甚至认为,广场舞改变了汉民族不善歌舞的陋见,而大妈、大爷们也不放过任何为国争光的机会,将广场舞从国际航班一直跳到了巴黎卢浮宫、纽约时代广场和莫斯科红场。

   广场舞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广场舞是体育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广场舞是艺术的,配合简易音响播放的音乐,人们歌之舞之,获得了审美享受;广场舞是社会的,为城乡空巢老人提供了最为方便、自在的见面交流机会,对于大众心理具有难以想象的调节作用;广场舞还是经济的,没有哪种活动能够以如此低廉的成本,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

   从宗教学的视角,笔者想说的是,广场舞还是宗教的,具有慰藉大众、终极关切的功能。广场舞的曲目基本囊括了近现代所有的民族歌舞,总数不下2000首,而革命歌曲、祖国颂歌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精神。如《十送红军》《唱支山歌给党听》《南泥湾》等歌曲,一直都是广场舞的主打;虽然近年来流行音乐介入,出现了《小苹果》这样的无厘头作品,但即便如此,最有影响力的广场舞专业作品,仍然是具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最炫民族风》,而紧跟形势的《习大大与彭麻麻》也深受欢迎。

   祖国、民族、党、领袖,这些政治词汇在广场舞中占据重要地位不是偶然的,反映了广场舞者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从年龄上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广场舞,应该已经有两代舞者。一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人,也就是今天七八十岁的老人们;现在的主力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也就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们。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制度性宗教影响比较薄弱的国家,而在革命与现代化合奏中成长起来的这两代人,其有关人生根本价值的思考就更少以宗教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主要表现为革命与民族复兴。对于今天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国家与民族复兴可以说仍然是大多数人的终极关切和人生归宿;老人们每天傍晚走向广场舞池的时刻,其严肃与认真在一定程度上与宗教人士参加晚课无异。

   很显然,广场舞里的大妈、大爷们不仅赢得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还获得了深层次的精神滋养。在激昂、悠扬的革命歌曲与爱国歌曲中,人们一方面回味着艰苦而无悔的青春岁月,一方面又在中国梦中展望着毕生的追求与理想。街头巷尾的那些广场舞池,说是部分中老年国人的简易教堂也不为过。四部门推动广场舞的健康开展,有助于为中老年人的心灵安顿创造更好的条件。点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魏德东:宗教学视域下的广场舞  魏德  魏德词条  视域  视域词条  宗教学  宗教学词条  广场  广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