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孙哲:民主的自信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针对有关中国民主政治的问题,坦诚地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的判断。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民主问题上的自信,让世人感悟颇多。

  曾几何时,一提到民主问题,西方舆论界便占领了某种“道德高地”,把中国描绘成一个“经济改革、政治保守”的独裁国家。 胡主席在世人面前坚定地承诺:今后的中国,就是要“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从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在建设自己的民主政治方面的突破。中国民主自信已经从排除对西方民主制度的盲信,信守自己的民主理念,发展到新一代领导人希望通过与国际社会的扩大交往,增加东西方共识,使中国能得到世界各国人民及朋友的更大信任。

  当然,“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的判断,也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民主政治的渐进性、艰巨性特点。过去,我们常把民主解释成为“人民当家作主”,这其实是不全面的,因为它没有提到政府。不通过政府的治理甚至控制,人民是无从“当家作主”的。

  要真正让广大人民获得民主的自信,并使这种自信生长在一个坚实的制度基础之上,我们就要重新审视甚至塑造自己的核心价值——我把它称之为“中国民主的信条”。

  这种信条的建立,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民主首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思想体系。

  毫不讳言,中国民主政治绝不是西方现有的民主制度,但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联系。人类共同文明的形成, 实际上就是东西方各国克服文化价值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巨大差异,把根植于东西方两部悠久的文明史发扬光大的奋斗过程。对比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部悠久的文明史,一方面使儒法道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释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怀疑主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这两部参差有别、千秋短长的历史经过千百年的演化,直到近代,才有了100多年的利害关系和全面接触。我们越是对西方民主有更真切的了解,就越会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外来思想之间发生的冲突有一个更清晰正确的认识。这种了解与认识,如果能在一种自信但同时是谦逊的心态中得到升华,就一定能帮助我们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信条和民主体制。

  除了建立我们自己的有关民主的理念和理论体系之外,我还有三个期望:

  第一,我们要在民主自信基础上认真考虑民主的一些“制度性缺陷”,要充分意识到, 民主必定会与我国目前普遍强调的行政效率产生一定的矛盾。在中国现行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必须有为“民主协商”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一个社会越是发展,其多元化利益的冲突就会更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表达”也就会越来越强烈,而作为“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面临的“利益整合”工作也就越来越困难。

  第二,在今后的民主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民主程序的建设,鼓励人民的参与热情和政治竞争意识。程序正义之所以重要,就是它能使人们警惕“民主独裁”的出现。

  历史上以民主名义行独裁之实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时下,民主作为一种理想,已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在中国,我们也可以发现那种“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政治实践。要真正赢得人民的信任、真正赢得中国的国际信誉,我们必须通过“程序正义”的建设,构建各级政府的“民主信用”。

  第三,要特别注意:民主虽然可以使“多数人当家作主”,但是它也注重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民主鼓励“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良心;民主认可批评特别是对执政者的批评;民主肯定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少数人的宪法权利;民主要求政府不断修炼自己的精神气质,保持民主的风度,正确处理纷繁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

  胡锦涛主席“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的提出,让我们再次意识到:中国正面临3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而世界之走向开放,走向自有,走向平等,走向民主,已是不可逆转之势,已成不可阻挡之潮流。中国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奋起直追,借鉴自己在经济改革方面与西方合作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应用到今后的民主政治建设上去。这就是我们企盼的——通过切实保障宪法规定的人民的种种权利,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的政治革新。(南风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孙哲:民主的自信  孙哲  孙哲词条  民主  民主词条  自信  自信词条  孙哲:民主的自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