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周天勇:对经济形势困局与宏观调控出路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除了追求经济增长,在稳定物价与促进就业之间进行选择和平衡,是任何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永恒的主题。而且,从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性来看,很低的物价水平与很满意的就业率,是不可兼得的,只能在适当的物价水平与可接受的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和组合。目前和未来,中国如何在两大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和组合,应当实行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拟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以控制物价水平为重点的宏观调控已经完成其使命

  

  2003年以后,中国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以控制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为重点。2004年,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从2003年的1.2%攀升到3.9%,于是国家采取了信贷和土地双紧缩的调控政策,重点控制房地产等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2005年和2006年两年,在GDP分别高速增长10.4%和11.1%的情况下,居民消费物价涨幅分别被控制在较低的1.8%和1.5%水平上,这是很难得的。而从2007年1月份开始,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从1月份的2.2%上升到11月6.6%的水平上,全年消费物价涨幅达到了4.8%;同时,GDP也高速增长了11.9%。对此,从2007年末到2008年的上半年,宏观调控提出了“防止经济增长从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从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通货膨胀”这样的目标,并且,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主要还是从控制货币流动性、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和控制土地供应规模等方面进行了调控;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上升和土地价格上涨,以及从2007年末开始,由于出口需求减少,宏观调控政策和内外需求及成本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在2008年4月份上升到8.5%的最高位后,逐步回落,10月份,下降到了4%的水平。

  世界经济对中国产品需求而影响中国物价上升的程度在未来17—20个月内将大大减弱。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增长的35%左右来自出口拉动。2004年、2007年的物价上涨,相当大的压力来自于出口大于进口,来自于出口产品及关联产品不能由相应的供给品来对冲。未来的出口形势会怎么样呢?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占我国对外出口的18%左右,美国的经济走势如何,对我们未来的经济走向影响较大。标准普尔10月末对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做出四种预测:1.基准预期是,美国经济可能将陷入一次长达17个月的温和衰退期,此后经济复苏将步履蹒跚;2.乐观预期是,美国经济不会衰退,经济增速将于明年恢复至正常水平;3.悲观预期是,美国经济将陷入一个长达20个月的历史最长衰退期,期间经济增速将创下3.5%的二战以来最大降幅;4.而真正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前景甚至可能比悲观预测情景更为暗淡,并且重蹈上世纪90年代日本覆辙,陷入一个长达10年的衰退泥潭。而欧洲则福利成本较高,其竞争优势不如美国,技术创新方面也弱于美国;日本则还没有彻底走出上一轮经济低谷,又进入了新一轮的不景气。因此,除了新型国家之外,如果美国经济不走出谷底,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指望欧洲和日本先于美国复苏来增加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其可能性不大。

  从2008年最后两个月以及2009年上半年的外部需求、与外部需求有关的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萎缩、相当多农民工因回乡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使消费能力减弱等经济景气下行趋势看,虽然国务院出台了保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但是,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再行高企的力量已经大大减弱。视国际经济形势衰退程度的不同,至少在明年,甚至到2010年,出现较高通货膨胀水平局面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我认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水平的任务已经完成,至少在一年半之内没有必要将其作为主要目标,宏观调控的目标应当进行重大的调整。

  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看法国内外各方不一,最悲观的是世界银行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为7.5%。我觉得其有一定的道理。按照经济学的乘数和加速累进或者累退原理,因为出口需求萎缩、农民工回乡和城镇失业率提高而收入减少引致的消费萎缩,都会出现乘数性萎缩的格局;而由于产业的关联性,某一产业下滑会影响另一关联产业下滑,增长速度的下滑也有累加减速的特征。由于增长速度下滑的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是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影响十分显著。

  

  二、2009年就业和社会稳定形势将会非常严峻

  

  2008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就业形势与去年一样。虽然就业是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四个指标之一,与物价水平排在同样重要的位次上,然而,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却成了最不反映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统计指标。中国城镇的失业率究竟是多少?有各种各样的测算方法。笔者以城镇人口从业率推算城镇真实失业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按照1990年的从业率来推算真实失业率,从2000年开始,已经相当高了。如果考虑就业人口上学率的提高,一些妇女专职从事家务,有一些临时就业没有被计入劳动力就业统计范围等因素,扣除一些百分点,真实的失业率也在逐年上升,明年预计将会特别严重。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城镇人口在老龄化,因此,城镇人口从业率在下降。这是不对的。实际上,中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快于城镇,因农民工的进入,因农村上学学生毕业留城和参军军人向城镇复员转业,城镇人口结构正在年轻化。在这种趋势下,城镇人口从业率的下降,意味着城镇真实失业率在上升。

  2008年和2009年的就业形势令人堪忧,就是很保守地估计,城镇真实失业率可能分别为12%和14%。从劳动力向城镇的供给看,农村向城镇转移方面,300多万的农村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在城镇寻找工作,300多万的征地农民向城镇转移,400多万的农民因种粮不赚钱到城镇中寻求挣钱的机会,总计1000万左右;城镇自身方面,新增劳动力,企业破产、兼并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往年失业在家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加起来至少也在1200万左右。两项合计每年需要2200人在城镇就业。从每年特殊的劳动力供给看,600万左右的大中专毕业学生,几十万的复员和转业军人,还有300万左右因交通、城市和水利建设而失地的农民,仅此三项就在1000万左右。而城镇劳动力需求方面,政府和事业单位人员规模需要压缩,国有和集体企业每年还在减少300万个左右的工作岗位,外资企业吸引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在下降,并且近两年许多企业外撤、减人,更多地用机器替代劳动力,虽然近两年的统计说,年新增劳动力的90%以上被个体和私营经济吸收就业,但是,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创业和经营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可以说在世界各国中也是较差的。

  需要看到的是,世界性经济衰退影响的是我们的出口,而我们的出口是由劳动比较优势形成的,是劳动密集型的GDP。出口回落影响的经济增长速度为1.5%—2.5%范围,但是我估计,其1个百分点的下降,可能影响800万个劳动力的就业,全国因出口的回落可能减少1200万到2000万个就业岗位。我计算,2008年,中小企业关闭停业三分之一左右,大型企业因劳动成本上升用机器替代劳动力而减少用工和招工,真实的城镇失业率将上升到12%左右;2009年,从出口需求下行、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国内消费需求难振、企业经营困难等多种因素看,全社会就业机会相对萎缩,如果不从充分利用劳动力、扶持能够大量就业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真实失业率将上升到14%左右。

  这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一是农民的收入会大幅度减少,农村消费能力会大大减弱。虽然过去国家对农民种地给予了减免和扶持政策,但是农民增收的80%以上来自于外出务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需求的大量下降,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关停,大企业生产萎缩减少劳动力,以及房地产建设明年可能出现的徘徊和萎缩,可能会影响1500万—3000万农民工的工作,农民工的薪酬水平也会因劳动力需求的下降而走低,农村消费能力因此会减少9000亿元—18000亿元的规模。二是影响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城镇失业率上升,劳动力需求不振,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定会下降,城镇消费能力的萎缩保守估计也会在8000亿元—12000亿元左右。三是更为重要的是,3000万左右农民工可能在年底回家后,由于土地收入的比较效应,由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春节后会大量返回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如果就业机会较少,他们找不到工作,其中相当多的部分又不回家,可能会聚集在各大城市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等交通枢纽和公共地带,财富通过偷盗和抢劫形式的再分配问题可能会加剧,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多,极可能形成社会大规模动荡的被动局面。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措施,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投资及其形成的增长并不一定会带来满意的就业。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在结构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相应的就业,高增长会形成低失业。但是,在2000年后,中国平均以1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了近8年,从实际的情况看,为何没有形成低失业率的局面呢?因为在中国GDP增长的要素和企业结构中,主要是大企业、大资本、大项目,还包括交通、水利、住宅、城市和农村公共设施等,以及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等等的建设。对于这些大企业和大资本而言,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本集聚,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越来越多的资本吸收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技术的进步,设备较劳动力的相对成本下降,导致企业越来越多地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力。这使得劳动力的就业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形成高就业的格局。

  而交通、水利、住宅、城市和农村公共设施等建设,虽然在施工时期可以吸收农民工转移就业,但是项目完工后,并不持续地保有和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的投资扩大是就业持续增加的源泉。从2009年创业和企业投资的意愿看,因为市场前景看淡,愿意扩张性投资的不多,企业投资意愿减弱,银行的贷款就很难贷出去。也就无法从加工工业和服务业的方面新增投资和扩大生产而去增加就业。

  

  三、就业规律和经济流程不会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我们先来看充分就业的两大规律。规律一:每千人企业数量决定失业率的高低。即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力在正规和非正规的中小企业中就业;企业中的97%以上是中小企业;一般一个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稳定在10—15人范围,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与从业人数相除,每个企业就业12人左右;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每千人20—30个;发达国家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创业率在20%左右。而中国每千个企业数量不到10个,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创业的不到2%,创业及创业形成的企业数量的低水平,是中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最根本性原因。规律二: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就业。随着收入水平的不同,劳动力在服务业的就业的比率不同,一般是发展中国家50%—60%,发达国家70%—85%。但是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人口要集中城市化,给服务业提供足够集中的规模性消费市场;二是收入水平较高与许多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较高,使其大量的家务劳动社会化和有支付服务业供给的能力。人口城市化越低、人口居住越分散、大量的人口收入水平较低和闲暇时间较多并其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很低,服务业是无法发展的。中国人均在GDP2400美元的水平上,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比率只有32.4%,与正常值相差15到20个点。

  我们再来看与创业、中小企业和就业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结构转型流程。

  流程一:创业和中小企业数量增加形成的较为充分的就业是国民经济消费最基本的来源。其流程是:有较多的人创业——创业加中小企业数量——大量的企业对劳动力形成需求——劳动力得到就业并且劳动力需求对工资形成拉动力量——较充分的就业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较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收入增长是消费支出的基础——其支出形成满意的消费需求。当然,增加项目的建设投资会有一部分形成消费,大型企业也会形成一部分消费,还有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品的投入,提高和完善社保体系,也会增强消费的能力。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劳动力剩余程度相当高,失业率高企,则前几种扩大消费的措施作用微弱,并且持续性较差。

  流程二:资本相对密集的大企业与劳动相对密集的中小企业之间,

  在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市场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相互平衡。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其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分红、高管的薪酬、员工的工资形成对消费市场的购买力。但是,由于资本密集,其生产中间产品、生产资本装备、生产家用电器等最终消费品,形成对市场的供给远远大于其本身形成的消费能力。而中小企业,产出一部分是中间产品,一部分是最终消费品,还有大量的是服务,由于其劳动密集特征,其发放的工资形成的需求,远大于其形成的实物产品。因此,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形成的消费能力要购买和平衡资本密集大型企业产出的供给。否则,中小企业不足,全社会消费能力不足,大型企业提供的供给就会过剩,如果不能以出口进行平衡,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流程三:投资基础设施资本与发展劳动密集企业之间要相互平衡。一些基础和生活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可以增加就业、可以接纳一部分由于出口萎缩挤出的农业重新剩余的劳动力在其中再就业,其工资可以形成一部分消费。但是,当这些交通、住宅等设施建设完毕后,大量的就业又会中断,就业不可持续,并且由于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劳动工资成本的日益上升,施工相对吸收的就业能力也在下降。因此,在经济下落时,更加重要的是要鼓励创业,大量地发展中小企业,形成稳定吸收、持续就业的局面,并且劳动要素充分得到利用,劳动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能力上升,从而改善国民收入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否则,强调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忽视劳动要素的利用,忽视就业、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会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更加失调。

  流程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平衡发展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均衡流动和比率适当。大型企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中,资本要素的贡献较大,因此,资本所有者分配的多,给政府交的税多,但是资本相对的劳动力少,劳动分配的少。而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劳动要素在其形成的国民收入中分配的多,由于资本相对较少,资本分配的比率较小,当税制设计主要以资本要素为对象时,国家从中得到的税收相对大型企业也要少一些。因此,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如果片面地强调大资本和大企业的发展,而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国民收入结构中,劳动者分配的比例就低,国家和企业分配的比例就会高,动态看,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率就会越来越低。现在学术界热议这一问题,但是,没有认识到中小企业和劳动要素分配能力这一最深层次的原因,总是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一些思路上找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我们来看国民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流程,流程五:农村中的现代农业与城市中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互动,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转移农业剩余的劳动力。农业现代化不断地从农业挤出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挤出剩余人口——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不断吸收从农村转移的剩余人口——城市和城镇中,先是工业的发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后是相当多的工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下降,甚至从中挤出劳动力,于是相应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并且服务业和加工工业中的中小企业大量发展,不断地吸收农业剩余的劳动力再就业和从工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城市化是世界性的规律,谁也阻挡不了。发展经济学理论阐述的发展,就是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而且发展的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水平。凡是发展落后和粮食不安全的地方,都是80%到90%人口在农村搞农业的国家。有的学者担心,中国如果未来几亿人到城市,能承受得了吗?怎么办?1978年时,中国城市人口只有17245万人,到了2007年,达到59379万人。30年中城市增加了42000万人,并没有见天塌下来,反而城市化和人口及劳动力的转移,强劲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阻碍城市,对发展无益;但加快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城市中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却能相应和平衡地加以吸收劳动力就业。

  

  四、就业优先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战略

  

  中国多年来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实际是CPI优先。为什么在中国这样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样大规模的劳动力需要就业、真实失业率这样高的局面下,宏观调控政策习惯于以CPI为重呢?首先,从信息收集和公布上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存在着虚假性,没有真实反映城镇失业率的调查统计制度,使上到中央领导,中到专家和部门,下到老百姓,都不能从统计反映方面感到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被虚假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大好”形势所迷惑。其次,由于财税体制使然,GDP和财政收入是两项地方发展较硬的内容,而增加GDP和税收的最好、最有效和最快的方式就是相对就业和持续就业贡献较小的大资本、大企业和大项目,以及其他建设项目。加之,城镇登记失业率,并不反映地方领导的实际促进就业方面的政绩,真实失业率高还是低并不影响其政治前途。因此,能不能促进就业,与增加GDP和财政收入相比,其重要的程度要低得多。再其次,从企业下岗的职工、没有找到工作的大中专学生毕业生、在城市中务工几年突然没有了工作回家的农民工,与有工资等收入而因物价上涨影响其利益的阶层的强烈表达程度相比,这些阶层的话语权地位很低,表达途径较少,人微言轻,又不能通过有关权力部门和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对失业的不满,因此,中国失业问题总是没有在宏观调控中给以足够的重视。

  中央有关部门也要树立科学的调控观,特别要考虑中国人口众多这样一种国情,重要的就是在宏观调控中统筹和平衡好控制物价与促进就业的关系。物价上涨过快,会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农村劳动力闲置、城镇劳动力失业更会使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上学的收不回过去高额的人力资本投资,甚至生计陷入困境。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重点考虑对物价水平的控制,而忽视对就业的促进,可能是不全面和不协调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在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规模,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领域的剩余劳动力,有着每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而就业是居民生计的最基本的来源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因此,在中国,就业应当是优先于物价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宏观调控的第一目标应当是降低劳动力剩余和失业率,宏观经济政策一定要调整到增加和促进就业方面来。在战略上,要有效地促进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力要素在GDP的中分配比例,切实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与GDP增长和财税收入增加的关系,统筹大企业发展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统筹技术进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发挥劳动资源密集和便宜优势及解决就业的关系。在战略上重视和大力发展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在工业领域中应当允许替代劳动力的新技术与容纳劳动力就业的适度技术并存;通过降低劳动力剩余率和失业率,增加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提高劳动力要素和城乡居民在GDP中的分配比例。

  我们这几年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对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亚各国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运动,其同时都实施了一个同等重要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农村现代农业发展每年不断挤出的劳动力,或者转移到了城镇中的中小企业里,或者在城镇创业而对乡村的农业兼业。仅仅重视新农村建设,而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剩余劳动力过多、耕地资源规模过小的制约。因此,也需要在大的格局方面统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与推进城镇化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将新农村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视为两个互为依存和互为推进的战略来考虑。

  原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在机构改革中被划并到工业与信息化部,不能不说是一个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缺憾。促进就业是一国的宏观经济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事务,实际是宏观经济事务。将中小企业事务划并到工业与信息化部,可见对就业还是忽视的。大量和更多的中小企业存在于服务业之中,而且中小企业发展涉及到注册登记、财税、信贷、土地、科技等等各个方面,是一个跨各个部门的宏观调控方面的事务,可以断定,工业与信息化部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

  因此,建议:一是由国务院成立由发改、财政、商务、税收、信贷、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促进创业和振兴中小企业领导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主持制定21世纪中国促进创业和发展中小企业中长期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工业与信息化部中的中小企业司重新划并入国家发改委,并改为促进创业与中小企业发展司。二是紧急修改目前的原则性太强而操作性太差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借鉴韩国等经验,进行补充,使其成为真正能从税收、费负、注册登记、信贷等各个方面促进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有用的《鼓励创业和促进中小企业法》,并配套制定相关的支持鼓励创业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上)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周天勇  周天勇词条  困局  困局词条  经济形势  经济形势词条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词条  出路  出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