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邓楠:从挑战中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这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性的论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全球性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个高度开放、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深受影响,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与此同时,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内部压力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在面临内外压力的复杂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从诸多挑战中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一、充分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变外部压力为内在发展动力

  

  自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世界经济遭受重创。这场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国际经济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联合国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估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为-2.6%,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长为-3.9%。我国的出口额大幅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1.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但出口额仅为846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1.3%。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历史经验证明,危机中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这次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也为我们调结构、扩内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难得机遇。我们应充分把握这一机遇,进一步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契机。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近30年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资源消耗与初级产品的出口,以及以重化工为主的高耗能产业结构。从“九五”开始,我国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计划强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投资、外贸与消费”三驾马车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过度依赖外贸,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不足,企业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加快医疗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措施,在拉动经济增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普通民众也从中得到实惠。这些政策措施必将为促进内需增长、有效改变“三驾马车”失衡局面提供机会。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还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技术创新的动力。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廉价的资源、劳动力和较低的环境成本,其产品因而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消费者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给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事实证明,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抵抗力强,表现出明显的市场优势,因此必须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创新动力,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产品、产业升级。

  第二,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新技术革命,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机遇。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各国正在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新能源技术革命,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水平。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契机,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和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果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够占据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占据制高点,进而引领全球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不但能够有效拓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空间,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国内能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合理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当前的有利条件,切实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30万亿元,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3位。过去的30年中,人民的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国单位GDP产品的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单位产值的石油消耗是日本的4.3倍、美国的2.4倍、韩国的1.5倍。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为此,我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

  由于人口密集、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环境保护技术落后与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如果处理不好,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还是性质上都可能出现新的恶化趋势。

  事实上,我们60年的发展历程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甚至更长时间所走过的路程,问题和挑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既要准备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力气,同时也要善于创造条件和把握时机。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从当前形势来看,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和时机已经逐步成熟。

  一是环境问题不只政府重视,普通百姓也高度关注。民众对资源环境保护日益高涨的呼声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内在动力和良好的民意氛围。

  二是我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6.1万亿元。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每年投资25亿—3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0.51%;2008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4490.3亿元,占同期GDP的1.49%。

  三是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有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也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政策环境。

  四是科技进步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十一五”开始,国家科技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新能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地方和企业的环保科技投入也在增加。

  

  三、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准确把握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

  

  我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化给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研究表明,如不采取适当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可能会下降5%—10%,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制度框架和规则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而且正朝着“目标量化、规则细化、约束硬化”的方向发展。2009年7月,在意大利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八国领导人发出一份温室气体减排声明。这个声明提出的减排标准比较模糊,而且责任和义务不清。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长期量化减排仍是焦点之一。全球定量减排长期目标一旦设定,将对我国中长期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能源资源的利用规模还将持续增加。另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高耗能为主的产业结构和日渐承担“世界工场”的角色也进一步加大了碳减排的难度。再有,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借应对气候变化之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通过在国际贸易双边谈判中附加能效和环保条款,限制中国产品出口。这对我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内政外交的焦点问题,看似能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最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自主行动,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国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把握好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实现低碳发展的历史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和确保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场以低碳技术为中心的科技竞争已悄然展开。我国已经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1)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的较大空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2)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为主”,蕴藏量丰富的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优化能源结构的潜力。(3)产业结构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偏大,具有较大的调整产业结构的潜力。(4)目前森林覆盖率较低,林业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5)随着我国科技投入的总体增加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减排和促进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具有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潜力。(6)居民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比重偏大,具有较大的改进消费方式的潜力。我们应根据国情特点,大力构建低碳技术体系,有重点、有层次地统筹各项低碳技术的发展,力争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者: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

  

  来源:《求是》杂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邓楠  邓楠词条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词条  机遇  机遇词条  把握  把握词条  挑战  挑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