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个英雄,中国历史上凤毛麟角的悲剧英雄。乱世使李自成从农民成为英雄,中国的转轨期也让成千上万的农民摇身一变为企业家。剖析李自成的失败案例,对比中国企业的起起落落,颇耐人寻味。这是我读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直接收获。
当代中国有句俗话叫:“英雄莫问出处”,如今又有句俗话叫:“英雄莫问去处”。
很多当代的农民企业家、草莽英雄们像李自成一样,成为夜空中的流星,闪亮之后就陨落了。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很多,重要一条就是不重视战略管理。由于缺乏战略管理,使他在战略决策上接连失误。
李自成犯了冒进主义的战略错误。李自成真正的辉煌始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进军河南,获得灾民响应,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主张,使队伍急剧扩大,连败明军。崇祯十四年攻克洛阳,杀福王。崇祯十六年,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随后制定了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战略。一年之内,李自成就实现了上述目标。但在形势急剧变化,队伍迅速扩张的同时,李自成及其将领的头脑开始发热了。不注重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队伍的基础管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进军北京只带了6万军队,结果很快招致灭亡。与李自成不同,朱元璋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稳健战略,就获得了成功。
对比中国乡镇企业,也包括其它企业,在胜利面前极易发昏,极易做出快速扩张的决策,而在快速扩张时,不注意基础管理,盲目冒进,最后是兴也勃焉,衰也忽焉。
李自成不注重战略环境分析,不能敏感地察觉形势的变化,尽快调整决策。他在中原之所以能连战皆捷,因素很多。中原地区灾情较重,地主阶级与穷苦农民矛盾尖锐,他的“均田免赋”政策获得了人心。这一因素进军华北后就发生了变化,华北地区地主阶级的势力很大,与农民的矛盾并不那么尖锐,反扑能量很大。农民军进京后,环境更是发生了变化,农民军军纪败坏,引起了百姓的反感。而在大环境上,明末农民战争后期,人心思稳,人民厌倦了战争,与战争高潮期大不相同。李自成不能敏感地察觉形势变化,过于相信自己的竞争优势。事实上,由于战略环境发生了变化,他的优势已成为劣势。
想想中国很多企业家,在双轨制初期靠批文大获暴利,凭借不正当经营而获成功,但当环境变化时,却不能及时调整方针,致使在市场环境趋于规范时败下阵来。更多的企业家以为自己一事成功,便能事事成功,缺乏对国内外竞争环境的分析研究,做出了错误决策葬送了事业。
李自成对竞争对手缺乏研究。李自成在中原与明军争战数年,眼睛只盯住明军,对关内明军的战斗力比较了解,但对清军和吴三桂军队的实力却不甚了了。他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和研究也远远不够,对清军的战略意图基本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出京奔袭山海关,失败是必然的。当然,这也有当时信息传递不畅的客观因素。
李自成缺乏一个战略管理的班子。李自成的志向是得天下,但对如何取得政权,取得政权后如何巩固政权,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这一方面是他缺乏战略管理思想,另一方面是他没有一个好的战略管理班子。牛金星、宋献策、李岩应该
是他的战略管理班子,这个班子力量薄弱,内部矛盾重重,精力没有用在战略研究上。牛金星人品不正,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很难提出独立性强的见解。他对李岩存心打压,压制正确意见。
透视我们很多企业,甚至很多企业集团,虽然有战略管理的机构,或由于主要领导人不注重战略管理,或由于战略管理班子自身存在问题,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企业永远即做不大也做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