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矛盾的双重倾向。一方面,它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开始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传统媒体一起并驾齐驱。另一方面,在重大新闻报道之外,网络新闻中更多的是充斥着“煽”(煽情)、“色”(色情)、“腥”(暴力)的低俗消息,也充斥着流言、谣言、小道消息和假新闻。前者将网络媒体日益推向主流化,而后者又似乎在顽固地拖住网络媒体的后腿,使之徘徊在边缘化的境地。
网络新闻发展的双重趋向,可以从网络媒体真正产生影响力的标志性事件——克林顿性丑闻在网络中的传播中得到印证。而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也是在这双重轨迹中前行的。
一、网络新闻的日益主流化
从诞生至今,在历次重要的新闻报道中,中国的网络媒体可以说都是不遗余力。虽然网络媒体自身的一些限制使它在整体的报道深度上还有所欠缺,但是,气势浩大的报道,给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网络媒体也作为历史的一个记录者,见证与纪录了中国社会与世界风云的变幻。例如,下列事件的网络报道无一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98年的世界杯,1999年的科索沃冲突、五八事件、澳门回归,2000年的奥运会、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2001年的中美军机相撞、“911事件”、美军打击阿富汗及塔利班政权倒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申奥成功,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莫斯科人质危机、世界杯,2003年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
在2003年的孙志刚案、刘涌案、宝马案等事件中,网络媒体不仅以报道者的身份出现,还成为了事件进展的推动者。
下面这些报道活动,更是中国网络媒体跻身主流媒体的一些代表性事件:
1999年12月1日,人民日报社派出的澳门回归采访团中有两名网络版记者参与举世瞩目的澳门回归报道,这是网络媒体第一次派出记者直接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
2002年2月22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期间,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独家授权新华网进行多媒体现场直播。
2003年10月15-16日,新华网依托新华社强大的报道力量,独家受权实时报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中国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主流地位的确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中更是得到充分体现。
网络媒体的特性,使它在以下几个方面报道方面尤其具有自己的优势:
重大事件(如节庆、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冲突、重大灾难或事故等)、突发事件以及揭露性或批评性报道。
实际上,以上几类新闻往往会有相互交叉的地方。它们对于报道的共同要求是,及时快速的报道速度、浩大的报道声势、丰富的信息内容与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即时的全程跟踪与广泛的社会反响。而网络媒体的几个特性,正好契合了这些要求:
海量性:信息的丰富性、多元性,产生浩大的报道声势;
链接性:由此带来信息的广泛联系与多样化整合;
全时性:快速反应、高频率以及事件的全程跟踪;
互动性:带来广泛的关注与强烈的社会反响,并可引发深度的讨论。
当然,除了网络媒体自身的优势外,中国网络媒体在以上几方面的突出表现,也与中国媒体的大环境相关。网络媒体拥有相对的宽松空间,更易使它的力量在某些特殊事件中得以凸显。
在很大程度上,网络媒体的力量也来源于它背后所依靠的传统媒体。没有传统媒体的资源,网络媒体很难有所作为。但是,网络媒体所具有的放大传统媒体影响力的能力,又使它不是对传统媒体的简单重复,而是成为一种重要推动力量。
可以说,中国网络媒体的集体努力,加之“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推进了网络新闻的主流化进程。
二、网络新闻的边缘化倾向
(一)网络媒体报道内容与手段的边缘化
虽然重大新闻事件给网络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在以海量著称的网络媒体里,仅仅靠不定期的一两个重大新闻吸引眼球,显然是不够的。在一个网站每天要发布几千条信息的情况下,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的比重在日益上升。也可以说,在传统媒体占据较小比重的边缘化内容,在网络媒体中的比重大大上升。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边缘化内容也是网民关注的一个重点。从不少网站提供的新闻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看到,娱乐新闻、社会新闻在排行榜中占有相当比重,另外一些上榜的严肃新闻,有的也在标题上进行了伪装,以搏取点击数。
与内容的边缘化相联系的另一种现象,是表现手段的边缘化,这主要表现为:以刺激、煽情甚至是挑逗性的字眼,激发人们的点击欲望。这种手段在标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些原来属于严肃新闻的内容,也在一些网站被加以重新包装,改头换面出现,其结果是“硬新闻”被软化。
带来这样一种内容与形式上的边缘化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网民的需求的刺激。
从网民的信息需求来看,他们对网络新闻的期待之一是寻找到一些在传统媒体中看不到的新闻,低俗新闻正是这需求中的一部分。可以说,这种需求是一种补充性需求,也是一种边缘性需求。它虽然不是网民需求的全部,但也是其需求结构中的一部分。
网民在阅读网络新闻中,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他们在阅读时不必过多顾忌到周围环境,因此,在信息的选择方面,表现得更为自由。而一些网站的排行榜,也给他们一种暗示:阅读这些新闻的大有人在,这会进一步使他们摆脱道德或其他社会规范约束。
可以说,网络新闻的边缘化趋向,是网民与网站互动的一个结果:网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站对于新闻的选择与编排方式,而这些选择与编排又反过来刺激了网民的阅读欲望。
如果从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网络新闻的现状可以说是新闻的娱乐化的一个突出反映。
所谓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指的是,在媒体中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这种现象在国外以及港台的新闻媒体早已发生了。
媒介新闻娱乐化的实现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同时进行的:
从内容上看,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严肃新闻比例下降,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成为新闻的重点。这种现象甚至在国外一些传统上的严肃大报中也出现了。
娱乐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在内容上,新闻界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实现硬新闻软着陆发展到极致,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报纸和新闻期刊普遍发展趋势是在新闻写作和制作上,更多地采用特写和人情味的手法。这种趋势使新闻读起来更具有戏剧性,从而要求记者在新闻的陈述与写作上更像一个讲故事的人,并不仅仅是一个报道员。
新闻娱乐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质原因是新闻传媒的商业化、市场化。在中国新闻传媒的改革中,产业化、市场化的驱动力,也推动着中国媒体与受众的不断贴进,而娱乐化,似乎被一些媒体当成了赢得受众的法宝。
如前所述,网络受众的总体构成、网络阅读的特殊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受众的需求结构。同时,网络媒体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扮演着泄压阀与缓冲器的角色。对于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特别是处于生存奋斗期的大部分网民,他们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阅读消闲娱乐性新闻便是这样一种释放渠道。虽然这些缓解很大程度上是“饮鸠止渴”,但是,人们一般很难自觉地抵挡这种诱惑。
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许多网站不得不屈从于网民的意志,把网民需求作为一个风向标来跟随。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新闻资源极为有限,而发布平台资源却几乎可看作是无限的,这就造就了一对矛盾,其结果是:网站为了实现其每日新闻发布量的“指标”,不得不通过增加边缘化内容而完成其任务。而网络媒体容量上的优势,也给了一些难登传统媒体大雅之堂的内容以立足之地。
因此,种种原因,使网络新闻内容与表现手段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网络新闻质量的边缘化
除了内容与形式上的边缘化外,网络新闻的质量也一直是遭到质疑的。在一些调查中,人们对于网络媒体的认同度总是最低的,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源于对网络新闻质量的怀疑。
2003年12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把互联网看作是信息与资料来源、娱乐场所或聚会聊天的场所。相对而言,网民最信任的是国内电视新闻,其次是国内广播和报纸新闻,而信任程度最低的则是网络新闻。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网民最信任的是内地传统媒体办的网站,而不是门户网站。
可以说,无论是在从业人员还是受众的眼中,网络新闻的质量都是处于边缘位置,是很难与传统媒体相提并论的。
而网络媒体的失误,则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2003年3月27日,比尔•盖茨遇刺的假新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网络媒体开放式的传播格局,使新闻来源复杂化。网民不但可以通过BBS、邮件等渠道传播各种信息,而且还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技术,模仿专业网站进行新闻发布,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其次,网络媒体高度的竞争压力,使新闻处理过程被一再简化,审核环节的减少,无疑会加大新闻发布出现纰露的机率。
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当事情本身还尚未明朗的情况下,网络媒体的“贴身”报道,往往会传递出一些不实的甚至是完全虚假的信息。
网络媒体关于台湾艺人柯受良之死的报道,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从某网站的相关专题中可以看到,从2003年12月9日下午14:46分发出第一条消息起,到次日上午,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关于柯受良的死因及死亡地点,出现了多种说法。这固然与事情本身的特殊性有关,但是,这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前后矛盾的报道,的确使网络媒体的形象大打折扣。
网络媒体与娱乐新闻的密切关系,也更容易使它在传播流言与小道消息的过程中扮演过于积极的角色。因为娱乐界本身就是扑朔迷离的。
第三,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也是造成网络新闻质量不稳定的一个原因。一些商业网站的新闻编辑没有受过专业新闻训练,无论是在日常新闻处理,还是面对重大政策问题方面,他们都存在着经验不足、素质不够过硬的情况。
第四,网络媒体在很多时候充当了传统媒体的替罪羔羊。回顾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十年,虽然在中国媒体上出现过许多重大假新闻,但真正网络中原生的重大假新闻实际上并不多。但是,不可否认,网络媒体在传播假新闻方面,的确具有强大的力量。由于网络媒体转载了来自传统媒体的假新闻,而网络媒体本身又像一个放大器,因此,最终人们形成的印象是,假新闻来自网络。
应该看到,网络媒体的主流化与边缘化的双重性,实际上反映了网络传播格局的复杂性。
一位网站负责人说,“我觉得应该把互联网看作一个功能多样化的虚拟城市,它的首页、新闻频道和专栏就是像长安街、二环、三环一样的城市主干道,总是聚集着最大的人流;BBS、聊天室乃至私聊就是城市郊区鲜有人烟的小巷,也许几天都没有一个点击。互联网的媒体效应随着覆盖人数的降低而递减,留言板上的几句话和首页要闻栏目的一行标题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对于互联网的各个传播层次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要求,长安街上必须遵从社会公德,有警察维持秩序,酒吧的小空间则是表达个人想法、与人交流的场所。”
主流化与边缘化并存的双重性,其实并非网络媒体的专利。在西方的报业市场,既有《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这样的严肃的主流大报,也有像《太阳报》这样的低级小报。中国的报业市场也是如此。事实上,每一种传统媒体都已形成了主流化媒体与边缘化媒体同时并存的局面,每一种媒体都存在着层次化、多样化的格局。
因此,网络媒体的构成,也应该是有层次的。其中,一些主流的网站会逐渐形成,成为网络媒体的中坚力量,而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边缘的、“小报”式的网站,它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边缘化的需求。对于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来说,它们的努力目标就是主流的网站。而网络媒体最终是主流化还是边缘化占上风,取决于主流网站的最终影响力。
但是,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由于商业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西方,大报的小报化、严肃新闻的娱乐化等倾向已经出现,这样一种严峻的传媒业变化局势,对于新生的网络媒体,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网络媒体中的主流网站能否形成,主流网站能否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它们又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营利能力以保证自己的生存,这些问题,都不是现在可以回答的。但是,无疑,这是有理想的中国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一个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