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给了他一包“面粉”
1951年5月3日下午1时许,8岁的陈永康和邻居家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在离金阊小学不远的城墙上玩耍。突然,一个20多岁、梳西式头发、穿着黑色皮鞋的男子叫住了他:“小朋友,你在什么地方读书?”陈永康指了指自己的学校回答:“金阊小学。”男子随即拿出一包糖给他,又神秘地给了他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说:“这是面粉,放在你们老师的桌子上。”
陈永康联想到老师上课讲过“反革命分子会用火药、手榴弹、用各种杀人方法来破坏我们的工厂、学校。”心想这个人鬼鬼祟祟的样子,一定不是好人。于是他十分镇定地说:“我陪你一起去吧!”走了约100米左右,陈永康看见城墙的另一端有几名解放军正从远处向他走来,马上放下手中的东西,紧紧抱住男子的腿不放,并大声喊:“解放军叔叔快来抓特务!”男子慌了,狠狠打陈永康的头,陈永康被那人打了几拳,口鼻鲜血直淌,但他仍死死抓住对方不放,直到解放军赶来制服该男子,然后将受伤的陈永康护送回家。后来,解放军告诉陈永康和他的家人:那名男子是特务,黄粉是炸药。
陈永康抓特务的事迹传出后,社会各方给予了大量的关爱。学校每天收到许多来电、来信和各种物,当时赠送最多的是锦旗,足足挂满了一个教室。1951年“六一”儿童节,陈永康和班主任李云珍受到解放后苏州市第一任市长王东年的接见。8岁小学生陈永康英勇捉特务的事迹,很快传遍了苏州乃至全国。
陈永康所述的情况在1951年5月8日和5月10日的《新苏州报》上得到证实,同时他当年的老师李云珍也做了证明。1951年5月13日,《解放日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报道了这位小英雄。
“小英雄”生活写照事迹曾写进教科书
记者在1951年5月10日的《新苏州报》上看到了陈永康和老师李云珍的合影照,还有陈永康的亲笔签名——“捉特务是光荣的”,字迹歪歪扭扭,照片是当时做报告时拍摄的。报道的标题是“召开镇压反革命工作会议”,文中称“英勇机智捉住特务的8岁小弟陈永康走到台上,受到全体代表热烈的欢呼与尊敬,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孩子,本市人民政府为了嘉奖他这种勇敢的模范行动,特授给奖状,同时授给学校奖状。”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找到了79岁的李云珍老师。李老师说,陈永康当年在学校很老实,学习中上等。当时她从校长那儿得知,陈永康抓歹徒的事迹连中央领导也知道了,团中央还准备邀请陈永康上北京去见中央领导,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未能去成。
李老师说,由于当时苏州解放不久,破坏分子常制造一些恐怖事件。为了保护小英雄的安全,学校专门为陈永康安排了一间宿舍,由老师们轮流看护,中央一位领导高度赞扬了陈永康。
陈永康抓特务的事迹流传很广,后来还被写进了小学教科书。原工作单位的几位老领导都能证明看到过有陈永康内容的语文课本。
米饭泡酱油——没打算“吃”功劳
陈永康家里兄弟姊妹五个,三个妹妹,一个弟弟,母亲又是文盲,家境很是困难,最大的妹妹直到12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弟弟为了他上学,上到小学四年级就退了学,至今还让他感到愧疚。但是读初中的陈永康也很艰苦,当时没有钱,就往煮好的米饭里加点酱油吃,从没想过找组织或领导解决过什么,“没有必要给人家增加麻烦”。
成为“小英雄”之后,陈永康从没有把荣誉当作生活的砝码,中学毕业后的陈永康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普通人,干起了清淤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回首往事,老陈认为,“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这八个字不仅仅写给学生,成年人一样可以把它当成工作上的一种态度和精神,“这八个字和贫富无关。”
记者问陈永康家里有什么困难,他说:“我的生活比下岗工人好过多了,更没有必要向组织要求什么了。”
遗憾——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
对于过去,老陈还有另外一个遗憾——至今他还不是共产党员,这与他的婚姻有关。那时,陈永康在航道处上船做清理河道淤泥的扒土工,由于工作勤恳、任劳任怨,1968年,他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然而,由于此后的另一项人生选择,在那个特殊的年月,他失去了入党机会。当时他与苏州市交通局招待所的一位女工相爱,姑娘漂亮能干,也看中了陈永康的诚实勤勉。但是,由于这位女工出身工商业主家庭,有关人员要求陈永康与她划清界限,否则就取消他入党积极分子的资格,他因此没有能够入党。至今陈永康还想努力入党。
这件事有待进一步考证
毛泽东题词锦旗是重要证据
在寻找陈永康前,记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在《读者》杂志、《报刊文摘》等媒体上发现了这样一条小消息,内容如下:
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喻户晓,50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一代中小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毛主席的这个重要题词是怎么来的呢?最近,人们在纪念华东人民革命大学50周年之际,在翻阅1951年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报》中发现,原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题词是毛主席得悉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捉特务被打伤事迹,制作锦旗赠送给陈永康小朋友的。
据此,记者首先找苏州市金阊小学,但是该小学已经被金门小学合并多年,以前的学生资料已无法寻觅。于是记者又通过教育局联系,也没有结果,直到一个偶然机会,才得知苏州市某居委会有一位叫陈永康的老人,记者再三打听,最终幸运地得到了老人的家庭电话。昨日,记者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
陈永康说,因为抓特务的事,当时的报告会一场接着一场,由于荣誉都是给学校的,他从没有想到保留那些锦旗。陈永康当年所在的苏州市金阊小学早已不存在,当年存放各种荣誉象征的锦旗的仓库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撤除了,锦旗更是无迹可寻。惟一能够提供证据的线索断了,陈永康对此非常遗憾。
毛泽东给我题词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原稿在哪里呢?陈永康想在有生之年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