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不少父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
拉小提琴、跳芭蕾舞……不少家长都觉得孩子越早掌握越多的技能,长大后才能更容易成才。当孩子时不时发呆、多动爱闹、反应慢,就会被认 为不聪明或有问题。由于家长缺乏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正确认识,强制学习、拔苗助长等现象比比皆是,家长在孩子学能发展存在的诸多误区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发展。
最近,华南首家“金宝宝学能发展中心”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启,中心主任邹小兵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尊重孩子的个性,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误区1:孩子发呆就有问题
明明放学回家后就进了房间,妈妈以为他在做作业,谁知道推开他的房门却发现,明明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妈妈很奇怪: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一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用意识去努力地实现而已。因此,家长应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点,顺应其在自然天性发展,为其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
误区2: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三岁了,在说话、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妈妈很着急,带着圆圆去做智力测试。结果在测试时,宝宝不愿意开口,测试分数很低,妈妈担心不已。“目前很多智力测试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给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邹小兵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学写字比别的孩子慢,到新环境里适应过程慢……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常常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邹小兵教授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并不代表这孩子的能力不行,这种“慢”的适应性恰恰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比如“慢孩子”可能学一首唐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也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所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
误区4:爱动的孩子都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老师所喜欢的课堂秩序。但往往事与愿违,总会有一些孩子会说话、做小动作,而这些孩子通常都会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
邹小兵说,其实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真的患有多动症,比如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老师接下来要讲什么,于是注意力就开始不集中,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