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年龄虽小,可他们的许多行为,比如莫名其妙的发怒、烦躁、弄坏东西、打人等却很令父母揪心。专家认为:随着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3岁-7岁孩子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这个时期的儿童情绪仍不稳定、容易激动,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而此时,父母不能按成人的想法去主观解释孩子的行为,孩子看似不规矩的行为其实是他心理变化的表露而已,而耐心而充满爱意地对待他,是帮他走过心理烦恼期的良好方式。
一、反抗行为
到了2岁左右,孩子对父母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会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因此他们认为孩子正朝着坏孩子的方向发展,于是对孩子更是严加管教,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医生提醒父母朋友:幼儿的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它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和尊重儿童,适时地进行正确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二、发脾气
此时,幼儿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他们还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或合适的方法表达自身的感受。所以,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使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法,比如耍赖皮、打人、挥舞手臂,大哭大闹等。
医生认为:作为父母应仔细分析小儿发脾气的原因,在避免儿童自我伤害的前提下,不要特别留意正在发脾气的幼儿,父母应尽可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在事后给予适当安抚,同时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千万不要随意惩罚幼儿。
三、咬指甲、吮手指
这种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并能给带给孩子安全和满足感。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该行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积极寻找原因,并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避免打骂等教育方式。
四、手淫
学龄前期小儿手淫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外生殖器局部积污刺激、裤子太紧或骑车摩擦发痒而去抚摸外生殖器,有的孩子可能由于缺乏玩具和游戏而玩弄外生殖器,也有些小儿因睡眠习惯不良,醒后不肯起床而以抚摸外生殖器为慰藉。作
发现孩子有手淫行为,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很下流,并采用粗暴的方式予以制止。要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首先应查明原因,合理安排他们的作息时间,并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
医生认为学龄前期若手淫行为处理不当,会造成儿童自恋,不愿意与他人接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父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欺负同伴
有些小儿在游戏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咬、抓或打伤别人等攻击性行为。
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有,遭受挫折、模仿成人的行为、为了引起父母或老师的注意等。当发现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父母或教师应立即制止其行为,而后带他到安静的地方,让孩子自己反省。
要帮助孩子纠正这种行为,父母或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教孩子使用适当的方式发泄情绪,如运动、做游戏等;
2、帮助孩子获得群体的认同;
3、决不可采用体罚的方式粗暴。
六、破坏性行为
有些小儿常因好奇、取乐、显示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无处发泄而无意中破坏东西,有的小儿则是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愤怒或无助情绪而有意地采取破坏行为。
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搞破坏”就采取强硬措施惩罚他们,而应仔细分析原因,如果发现破坏行为源自于孩子的好奇心,则不应加以抑制;如果孩子是有意搞破坏的,则应给予耐心教育,并注意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正确指导。切忌斥责和体罚。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
采编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