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两个字对正在工作的都市白领们,通常是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出生,似乎很遥远———他们还年轻。然而,有人却已经在计划退休了,不过,这个计划的退休年龄与年龄无关:希望可以40岁退休,如果能35岁退最好。在这些“新退休主义”中,让旁观者想不通的是,有这样打算的并不是在职场上混不下去的人,而恰恰是那些外表看上去更具有“成功”色彩的白领。他们年富力强却“游手好闲”,他们事业有成却无心打理,他们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他们抛开工作开始寻找自我,他们从急驰的轨道上从容走开,他们手里擎着一面旗帜,上面书写着两个大字:退休。于是,他们买菜做饭、看病住院、喝茶闲聊,过着优雅的“退休生活”。这些“新退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正值壮年、事业小有成就、本行业的骨干、主动要求“退休”。
传统上,退休是老年人的专利,是从忙碌的工作走向悠闲的生活。而“新退休主义”宣称:退休与年龄无关,想退就退;退休与事业无关,想做就做。退休不是生活的尾声,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在他们看来,健康、亲情、友情和自由的意义正在超越金钱,暂时的休整也便于重新确定目标,获得事业上另一次提升和飞跃。
回家,享受生活的美好
林娜说自己“退休”那天,觉得阳光特别灿烂:“走出了气派的办公楼,一出大门,我就做了三次深呼吸:解放了!”林娜30岁就做到外企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正是由于这种“高”职,让林娜觉得“冷”———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在连轴转。想停下来都没有机会,只有硬着头皮向前冲。”所以,林娜有空的时候就开始算计着退休。3个月前,林娜终于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公司。现在,林娜每天的时间表是:早晨8点起床,读书、念英语;10点收拾家务;12点午餐,之后小睡;下午2点去小区附近的健身房健身;下午4点买菜做饭或者和朋友聚会;晚上陪下班回来的爱人看电视或者看DVD;睡前写日记。如果是周末,她还要去幼儿园接孩子,陪孩子好好玩上两天。
“我的目标是要拥有自己的生活,充分体验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林娜说。
画外音:不要以为现代女性丢掉朝九晚五的工作就只能回家熬汤、擦窗、折叠清洗衣服,她们虽然想生小孩,却未必愿意做个全职妈妈;可以在家料理家务,但这不能占据所有的时间。电脑编程、家居设计、宠物诊疗、莳花种草、瘦身美容……都是她们重新树立的奋斗目标,人生也因此变得更加精彩。
回家,就是再出发
早就对自己的退休有预感的刘健雄,是一家报纸的总编。作为年轻的干部,他把这家报纸办出了名,找到了比较雄厚的资金之后,他便急流勇退。刘君以前曾经多次说过,自己35岁“退休”。他“退休”的时候,恰是自己35岁生日后的第3天。刘君经常把业内一位前辈的话挂在嘴边:事业是党的,利益是人民的,成绩是大家的,身体是自己的。退休后,除了拿基本工资外,刘君其余什么都不要。刘君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干干净净地休息。“这就像一部汽车,开上个几十公里就要保养一次。”刘君要阐述自己的“退休生活”时比喻:“我们把一生之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奉献出来了,我们应该有权利休息一下。”他在本该日夜兼程的时候突然停下来,蛰伏,安静,思前想后。现在,刘君除搞些下午茶之类的名堂,还在悄悄复习功课,联系研究生考试。后辈的进取和竞争的激烈使他意识到,必须得补充养分,否则迟早有一天会被抛下的。而且,刘君还在准备解决人生大事。由于以前工作太忙,谈了3年恋爱的刘君还没能结成婚,现在他不仅准备结婚,还准备把孩子也生了,“当然,至少是结婚。”
画外音:过去,我们都习惯于一干几十年,到点才退休。其实,人生是自己的,可以有多种形式的选择。如果觉得必要,中间歇下来也未必不可以。在这个时候思前想后,如同是到了一个大的车站。选择“退休”只不过是换一种活法,其实他们没有资本就此言退。很多理想还没有实现,很多想法还没有付诸实施。选择坚持需要勇气,但选择放弃则更需要勇气。
回家,检修自己
谁也不知道两个月以来张立群在干什么,因为没有人见到他。33岁的张立群是一家国外品牌服装在大陆的销售商,据他自己讲,他失踪的原因是他和百货公司的老板喝酒,突然觉得天旋地转。经查,运动员出身的他现在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和脂肪肝。张立群立刻作出决定,暂时把公司生意交给哥哥打理,自己退居二线。张立群太累了,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早早就有了白发。“我必须寻找一下休闲的感觉。”他没有选择海滩或者别墅,而是选择了医院。张立群住院疗养了,住院疗养的他依旧很忙,戒烟、戒酒、洗牙、割肿瘤,把身体的各个部位详尽检查,一一治疗。
在医院里忙着“检修”自己的张立群深有感触:钱是挣不完的,但如果失去了健康,却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画外音:人们对所谓的中产阶级有这样的描述,就是事业有成,收入较高,拥有自己的不动产以及充足的休闲时间。这最后一条,许多人却很难拥有,他们一旦工作起来,必须特别忘我,夜以继日,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中国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在这些“新退休主义”中,普遍的原因就是健康问题。由于长期的疲劳工作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这些站在中年门槛上的人,基本都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很显然,他们意识到了这种状态对他们的威胁,意识到了在这种状态下心态的不稳定和工作效率的降低。于是,他们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一次“大修”,以保证“后半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