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也有重要影响。好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好的气象条件会使人的情绪低落、心情烦闷、懒惰无力、精神萎靡,甚至会导致精神和行为异常。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1982年至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交通事故也大量增加。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中的松果体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分泌相应的激素较少,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阴雨恶劣天气时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则较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相对降低。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耗氧量,刺激组织生长成熟和分化的功能。因此,天气的好坏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变热,在炎热的夏季,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常见的表现有: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自己感觉头脑不清晰,内心燥热,无法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记忆力差。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日子过得没劲。清晨时心境好一些,下午和晚上心情变坏。对工作、对同事、对亲人都缺乏热情和感情,行为古怪、固执,容不得别人反对,否则就大发脾气。饮食睡眠差,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人际交流等。夏季情绪障碍的发生与气温高、多汗、睡眠不足和饮食差等有密切关系。
气象条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心理学界、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发布未来天气里可能引发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以及“因天制宜”的防病措施建议。在炎热的夏季,要尽可能增加睡眠时间,早上天气凉爽可以晚起一会儿,当气温超过32℃时,最好不要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因为高温状态下身体代谢自动增强,无需再增加活动,以免造成体能消耗过多,有损身体新陈代谢。人们不要让情绪被天气牵着鼻子走,可以采用宣泄、转移注意力、听合适节奏的音乐等方式进行调节,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