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有我”与“无我”之间:读《洗心岛之梦》——艾浓

    有些书,就像具某种魔力,吸引着你,牵动着你,使你恨不能一口气读完方才罢休。那感觉,如沐春风,如解久渴,如见新天地。有些书,又像是一湖深水,清澈、浑厚,深不见底,使你想投入其中,如鱼儿般慢慢寻觅,探索那丰富而深远的内涵,汲取营养。还有些书,如电光火石,对你的心魂不停敲击,给于启迪,使你读了还想读,欲罢不能。《洗心岛之梦》对于我,兼有这三种魅力。

    读罢掩卷,思索它之所以带来如此丰富的感受,是因为,这不只是一本书,一篇篇文字,而是一个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行走于世界,探寻于天地,寻找人类的心灵家园,于是凝缩了这几近一生的心灵结晶。

    这是心灵探索之旅。这样的旅程,由梦穿成,让我们看到了“梦即人生,人生即梦”的更深层含义。生活就像是是显现的人生,而梦则如未显现的人生,每个人其实都在这一明一暗两个世界间穿行,但很少人能获取那另一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丰富养料,以点亮那盏心灯。我们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个人是怎样的上下求索,而“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之上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梦是如何“体现着深远的智慧”,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的。一个人的梦,会这样地伴随人的一生,并在所有人生的关键之处,发出它启示似的声音。我们还会由此明白,心灵怎样通过梦来炼金,使一个人清晰地认识自己,卸掉被紧紧箍束在头上的面具,唤醒内在鲜活的生命,承继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宝藏,活成一个独特的人。

    申荷永教授学贯中西,不仅把西方的心理分析带入中国,且为这心理分析的寻根之旅做出了开拓性的发展。现今,或许还没有人能如此将两种文化的精华在心理学与哲学领域做这样的融会贯通。“对我来说,中国文化是我们心理分析的基础,也是我梦的滋养。我相信‘梦’者‘意’也。汉字之‘意’从心从音,包含生动的心音意象,正所谓从心察言而知意,意不可见而象,因言以会意。这‘意’与意念有关,由此可发挥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意’也与‘意象’有关,正可用荣格的‘积极想象’。但是,这里的‘意’,与‘易’通,需要‘易道’之极深而研几;这里的‘意’,与‘医(繁体)’会,所包含的也是‘医理’中上医的功夫。至此,我依然遵循庄子的思想,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所追求的正是梦中的意义,梦之生活的意义,梦之疗愈和心灵的价值。”由此,作者对于心理分析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可见一斑。此书所包含的深远的含义、丰富的启迪也可一窥。

    如今,在这样一个急进、过渡外求、过渡索取,以至于我们的地球几近不堪蹂躏的现实世界中,我们多么需要这样的回归,多么渴望寻找到精神的家园,多么迫切看到何为我所能。作者用他的心路,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条路。这条路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作者申荷永,是我的老师。我随老师研习心理分析中国文化六年,也曾随老师去四川做震区心灵花园援助工作。老师把心理援助视为“自我救赎”,视为“一种慈悲和深层情感的接触和体验,一种心灵的洗礼与转化。”心理工作,由此承载了对自己与对社会的责任。这自己,是自我的修炼与修行,是自我的完善与超越,以达到探索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这社会,是意识到我们所应当肩负的,非个人的,为尽可能多的人的共同幸福所应付出的努力。“作为心理医生,命中注定也要将治愈本身扩展,使其利益深远”“他在此书中所呈现的广博,如同他本来所具有的深刻,犹如中国的一条大河。他与心灵的沟通和联接,为许多人提供了一种途径,能使他们的生活也从善如流,前提是他们愿意关注倾听此书中的要旨。”(约翰·比毕的序)心理分析,是生活,是身体力行,更是一种境界。

    心理分析还是一种信念,这信念根植于心灵深处,根植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基底,因此也根植于我们的中国文化。申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梦的和心灵的孜孜探索,将这根系细细整理,使之开出朵朵莲花。他还用诗人一样的情怀和文字,将这探索的历程化为优美的文学,感动和滋养着每颗读它的心。他用谦卑的执着与笃行,做了不是每个心理学家都能做和愿意做的事。因为他肩负并承担了使命。

     这本书满篇是“我”呈现,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的呈现;又全然没有“我”的存在,因为那小我早已融入大我之中,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与中国文化的核心源泉,与人类共有的精神做了千丝万缕的联接,也让我们通过他心灵追寻的足迹,窥见了道路。每一个读了这书的人,大约都会对梦,对追寻,对探索,对了解,对体悟,对自我探索,对人类的理解,生出浓厚兴趣。于是这便会像是为每个人打开了一道道大门,将你迎接入心灵之旅。

    申荷永教授,国内第一位国际心理分析师,也是世界仅有的三千多位心理分析师中少有的华人。十几年来,为心理分析中国文化的融合,心理分析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的心理学史中,都会是浓重的一笔。有幸随申老师走上这样一条路,有幸在这里为大家推介这本书,也是我走在这条路上的一大收获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无我  无我词条  之间  之间词条  
综合

 美政治心理学家解读卡扎菲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21日报道】题:卡扎菲为什么如此奇怪(作者斯特凡妮·帕帕斯)  穆阿迈尔·卡扎菲死后,相关新闻很快就提到了这位利比亚独裁者生前怪异的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