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专家刘平超说,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段的学生处于叛逆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预料不足,同时又喜欢恶作剧,导致出现好奇、冒险行为。作为父母首先要检讨反思,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是否有过开玩笑的行为,例如在教育过程中,是否通过危险行为、语言,吓唬孩子,来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因为小学、初中年龄段的孩子会模仿周边人群的语言和行为,但不清楚这些情形导致的后果,开玩笑就容易出现不分轻重的情况。
事件发生后,由于受害者和施害者都是孩子,比较敏感,不仅要关注受伤害的孩子,施害孩子的心理也要及时予以关注、疏导。尤其是施害的孩子更容易被忽略、孤立,难免会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批评,但批评教育要适当,否则孩子会有心理阴影。刘平超分析,对于受伤害的孩子来说,因为这件事是要好的同桌因为开玩笑,导致他受伤,因此,要培养他善良与宽容,学会原谅,让他明白,同桌的行为不是故意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引导,不要让孩子产生报复、仇恨的心理,让孩子有个善良的心态。
预防方面,刘平超建议,首先,学校在教育孩子时,要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并且明确告知孩子利器容易伤害他人,不仅要在语言方面尊重他人,还应当尊重他人身体。其次,学校要规范学生行为,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到学校。同时教育孩子嬉戏时要掌握力度,不要太多的推、撞等动作,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最后,通最后,通过反面案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