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价值观管理
首先分为两种价值观。
比如有人的觉得审美就是生命价值观
而不是职业价值观
很多时候价值观不是一个人,还有可能是很多人的。
白美找一个高富帅,对于后者来说,前者的价值是美貌,性感。对于前者来说,后者的价值是金钱,或者物质的享乐。
当一个职业或者一个项目不能持续得给你提供价值观的时候,这个生机就没有掉
比如我随便为一个人:你的目标是甚么?
回答:我想成为好的职业规划师和主持人
如果你真的成为好的职业规划师,你觉得你会获得什么?
那好的主持人呢
回答:成就感
那你看每个目标背后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成就感,助人,满足生存条件,实现自己所用。
如果有一天,这些全部都满足,那在这幅画面背后,你会觉得终极价值是甚么
开心吧
你看,开心是他的终极价值观,那下面有很多工具价值观,比如活下去,有成就感,能帮到人,
以及能够学以致用。
他们就像四个金字塔一样支撑这个开心的终极价值观。
而在四个职业价值观下面呢,还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一个是职业规划师。
你的目标是甚么,如果这个目标能完成,他能实现什么价值,如果这些价值都能完成,那他的终极价值是甚么,所以,别人的终极价值是成为一个开心的人,下面有四个职业价值观,最下面还有两个目标。
最外层是指向目标的,目标背后是一些需求,需求背后是一些工具价值观,工具价值观背后是终极价值观。
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最先改变的,其实就是最外层的目标,目标是会经常改变的。慢慢得随着年龄改变,工具价值观会慢慢,逐渐得连续性改变,而最难变的是终极价值观,可能要到年龄很大的时候才
会稍微变动。
那如果要探索人生价值观呢?
如果你的领域是职业选择问题,如果你这个问题是生涯问题,如果涉及到生涯,生活,家庭,那还必须探讨职业价值观背后的生涯价值观。
我们做职业规划的 只需要探讨职业价值观就行了,比如有一天你的电台主持人和职业规划师有冲突,你觉得职业规划师还是电台主持人更能满足你的职业价值观。但如果有一天你跟我说,你因为工作而变
得不快乐。那我么可以探讨一下你的职业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终极价值观都是开心吗?
但是我要跟别人不一样不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一个具象的目标,比如小明喜欢新手机不是价值观,新奇才是价值观,价值观不应该是道德,我想跟别人不一样,其实是我希望被尊重和被认同的价值观。
当然这个被尊重和认同的背后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和他一对一得去聊
价值观会不会巨大得变化呢,如果生命是连续的,那价值观也是相对稳定的。
除非遇到一个及其重要的生命事件,比如911以后美国的安全价值观就会往上移到一个地步。
在汶川地震以后,小孩的价值观也会变。
还有会因为年龄,基因,教育,文化,而连续性得变化。
这个,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价值观,也有道德观的评价,当你能够承受道德观的评价,你就无敌了
价值观没有正确不正确,只有真诚不真诚,你要能够承担得起。
我要知道我因为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而需要付出舆论的代价并且愿意承担。我可以做选择,并且是一个强大的价值观了。
有一种情况下是价值观会经常波动
那可能是因为你的情绪有波动,找一个夜深人静情况下去测,一般三到五次就会稳定下来。
第二种是,那种木头人,绝缘人,价值观上是一种跟情绪链接很深的,绘声绘色,很有感情和感动的。
怎么处理呢,抓住一个价值观跟他聊,聊到他出现情感为止,还有一种是情感不太会表达的人,让他画画,跳舞,最常出现在跟中学生做咨询的时候。
有没有人会遇到这种人,他就总是不愿意做选择,你说八个去掉两个,他不做,这种人叫随便,或者完美主义者。
随便的人担心自己选错,担心自己选错后没有人替他承担责任,而一旦选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没有安全感,这就是特别有趣的是死循环,他要安全,他就不选,选择能力就能差,就越自卑,越
自卑就越不安全。
期待完美,就越来越不完美,期待安全,就越来越不安全。
如果一个人的资源无限的话,是有能力做到什么价值观都可以达到,但如果这个人不是资源无限,完美主义不得不舍弃。这个时候就需要做非合理信念的梳理了。
还有种人呢,你跟他说什么都可以,但是一旦回到家里,就父母不同意,同学不同意,他要的是被别人认同
这种人不管做了什么决定,只要伤害到家人认同呢,就会自动往后推,但他人认同也是一个很容易出问题的心智模式,你会发现如果他人认同指向一两个人,也蛮好
但如果把公司老板,行业的权威投射为父母亲,有人就卡在了自我认同和自卑之间,往上冲,又没资源,自我接纳又做不到。
怎么解决呢?
1,你有没有可能挑出一两个价值排在他人认同的前面
2,有没有一两个人认同,其他人你都不在乎的。
3,那个你在乎的人,有没有百分之六十认同。
一旦你斯出一个活口,他真正的价值观就会蓬勃而出,你再鼓励他做一些事情,他就会很好得铺货他人认同这个价值观。
第三种价值观是我应该,这种价值观是因为童年的父母内化,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受这些道德的审判,
你是有机会不遵守道德观,但是你要经受住别人对你的不认同,
还有些工具价值观无效的,就像完美主义一样,只有我什么都不选,才可以完美,其实这是一个错误信念的过程,如果你学过ABC,就可以给他纠正那个信念。
“只有”“才能”这种价值观关系,这个是有问题的。
比如只有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就是一个不合理信念。
那怎么解决呢?
你可以顺着来,我老老实实把我的安全感补齐了,把我的被认同补齐了,把我的道德感补齐了,以后了他就不会过来骚扰我了。
第二种是没必要,我需要思考一下,我真的需要把这些安全,被认同,排得这么靠前吗?
有没有可能排低一点,生命当中有没有其他事情是比安全,被人捅,和我应该更重要的。
你好好把那个价值观维护住,也是另外一个方式,只是会比较疼。
一个人一开始的时候是需要寻求认同的,这个认同到一定程度,就会内化为我应该,
成人礼的核心是停止从他人那里获得认同,学会自己认同自己,自己独立得开始玩一套游戏。
如果你想停止那些糟糕的价值观的话,就是学会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认同感。心理上要断奶。
所以上大学,有多远滚多远,旅游有多远滚多远。
那价值观和马斯洛需求有什么关系呢,需求是直接引发行动,是你内在的不平衡。需求会直接引发行动,而价值观是你的内在判断。
比如每个人每天都有三次自己体内的酸碱不平衡,营养不平衡,需要吃饭,但是不一定会有人把吃饭这个事作为首要价值观。爱美是我的需求,但是审美不一定最重要。比如我去爬雪山,我需要不断得让
我的需求平衡,比如我需要吃,需要喝,需要拉,但其实爬到雪山顶,才是我的价值观,所有需求和价值观是两样东西。而你要做的事,是你需要不断保证你的需求和价值产生连接,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
事情,当人这一辈子没有什么高级需求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自己的低级需求所占据,比如说你去旅行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要走哪儿,你就很容易在沿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这样一来,你就被低级需求
所占据,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下面四个是匮乏性需求,也就是说,我可以让自己往上面走。
而上面的审美,认知,自我实现是成长性需求,马斯洛认为,人应该尽可能好得去满足自己的,尽可能用低成本去满足自己的匮乏性需求,这样就会让自己尽快进入成长性需求,进入自我实现的空间里面
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实说白了是工具价值和目标的关系,都是观点的观。
其实是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价值观是不能引发行为的
而要转化为需求才会引发行为
如果没有刻意得询问价值观
就不会觉得不满足,可能睡前看一看非诚勿扰就算了。
只有不平衡才会引发行为,不要被兽性,不要被动物性去引领你的生活。
强化自己的价值观 产生出不平衡 产生不满 产生需求,人才能成长,才会行动 。
持续得喂养自己的价值观,有人知道它,却没有去喂养它,他没有让它产生不满,产生需求。
就好像有人有一个巨好的项目,却从来不往里面砸钱,不往你们投时间。
让行为去喂养它,你的能力会越来越高,就会养出定见,通过体验,确认,持续得投入,有机会公开主张。主张导致你的价值观可以越过他人认同的那部分。然后去践行,越过内心判断的部分。从体验到
确定,从确定到主张,从主张到践行,慢慢得你就越相信自己,你就会形成一个强大无比的定见。
人有定见是很舒服,人有定见就像人有信仰一样舒服,而这个信仰是自己打造出来的,不是书上写的,不是恐吓的,我不相信有神,我自己就是是神,定见的修炼就是产生你自己的宗教。
当你玩定见的时候,你就能玩出能力,一个智慧的人不一定需要看书,太极高手可以在呼吸中找到智慧,在任何操蛋的环境下都有可能吸收到价值观。
不断得让价值观引领我的生活,让我产生不平衡,让我产生满足价值观的需求。就可以屏蔽掉一些匮乏性的需求。
不断喂养我的价值观
当你有了定见以后,去修炼获取价值的能力,当一个人做着再无聊的事情,他也能理解到这个事情跟他价值观的关系的时候,他就基本上无敌了。
被检验过,被主张过,被践行过,而且还越来越坚定的价值观系统。
定见就是个人打磨出来特别牛逼闪闪的属于自己的信仰体系。
舒伯也说过,人生是不断产生清晰的,恰当的,整合的自我概念,并且不断得在生活中间检验这个概念。改正这一概念,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