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主题:怎样做才能够“高效率 慢生活”?
每天忙忙碌碌,却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
时间碎片化越发严重,没法静心读书学习?
忙了事业,似乎就没有时间谈恋爱了?
……
本期邀请嘉宾:时间管理实践专家 邹鑫老师
邹鑫老师,更加为大家所熟知的名字是:小强。2007年建立GTDLife.cn博客,分享时间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真诚、努力地不断分享、耕耘,目前,已经有超过101200人的订阅量。
他的博客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2009年3月,他出版了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小强升职记》,豆瓣评分8.4,当当评分四星半,这本书成为所有想要学习时间管理的小伙伴的入门书籍,既生动活泼,又很有助益。同时,他也获得了一个昵称——小强。
问题实录
问题1: 路上低头玩手机一族,除了手机,有更好的方式利用时间吗?
首先要回答:低头族为什么玩手机?
我也会在地铁上玩手机,不会经常和长时间的玩,根据小强的观察,地铁上扫视一圈几乎85%的人在用手机,还注意观察一下他们都在干嘛,看电子书、玩游戏、追剧、刷朋友圈、微信、听音乐,当然,还有极少数人在打电话。
其次要回答:为什么大家会不约而同选择手机?
原因有三个:
1、现在人随身携带的只有三样东西:钱包、钥匙、手机。比较来看,就手机能打发时间
2、玩手机成为工作状态的延续,比如我注意到很多人玩天天炫斗、打飞机,这种节奏快,不用动脑但又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游戏,不正是工作状态的延续吗?
3、情感链接,你不是在玩手机,而是借助手机和你的朋友们建立链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存在感,看看朋友们都在做什么,点个赞,然后发一发自己的状态,然后等人点赞。
所以,玩手机成了填补心里空洞的方式,讽刺的是,这样一来就直接进入了时间黑洞。
再来回答另一个小问题:不玩手机还能做什么?
低头玩手机其实是打发碎片时间,所以问题是:碎片时间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1、切换状态,工作时都是很忙碌的,不停在思考,回家路上的时候不妨切换到发呆状态,什么都不想,看到绿叶就去观察绿叶,看到行人就观察行人的表情、动作、衣着。工作时走脑比较多,回家路上就走走心吧。
主持人补充:走心,其实放空的时候潜意识可以对我们一天进行整合内化。
2、和身边的人聊天,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就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假如有同事或者朋友和你一起上下班,那就用聊天代替手机。
3、充电,不是给手机充电,而是用手机给自己充电,比如用扇贝背单词,听听东吴相对论之类,这和玩手机有什么区别?充电是你主动的选择,玩手机游戏大多是不由自主就打开了。
问题2: 每天工作时都被很多琐碎的事情打扰:电话、邮件、飞信上的问题、微信,每天过得像打仗,一件事没做完被打断又去做另一件事,连厕所都没时间上,可工作一天下班时回头来看好像没做成一件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很让人丧气。怎么办?
主持人插话:第二个问题好写实。
老师回应:嗯。。。接地气啊。。。。
首先,我会好奇你认为什么样的事情能产生成就感?如果是“如果没来得及做的那些事情搞定了,那真是有成就感啊!或者是“把事情全部搞定,那就成就感满满了。”这样的话估计怎么样找不到成就感了。
主持人插话:是的,事情永远干不完的。
知止而后有得,成就感我认为是把事先约定好的目标达到,就能产生的东西。比如说,我每天找出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只要这三件事完成,我今天就算是充满成就感了,那么,我就会尽量把这三件事放到早晨去做,下班的时候如果发现搞定了,那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所以我有两个建议:
主持人插话:干货即将出现。
1、提前设定今天的成果目标,我们需要对成就感进行界定
2、记录时间日志,有时候工作一整天,然后觉得什么都回忆不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做,这是一种错觉!当你看到时间日志上密密麻麻已完成的事情,数一数大小差不多有20多件的时候,会不会更有成就感一点?
主持人的话:确定界限。
问题3: 工作中不懂拒绝别人,以至于接收了很多活儿,却又无法拒绝,该怎么办?
老师回应:这是个很棒的问题!坦白讲,不太好回应,因为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又牵扯到心理学、沟通、时间管理等多重经验。我尝试回应一下。
首先:你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哪些是可以拒绝,哪些是不能拒绝?
这个恐怕需要你自己先做一些功课,搞清楚,
其次,如何不尴尬的拒绝别人呢?
直接拒绝比较容易引起尴尬,会影响我们的人品值,下次我们找别人办事可能会得到同样的回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朋友给我说了个方法,蛮有效:
先陈述事实:我很想帮你做,但现在你看,我手头有这几件事情都要下班前完成,其中一个老板还特别着急。
再抒发感受:我也压力很大,很着急。再帮他分析:你看,让我做的话肯定做不好,还不一定能按时完成,也影响你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最后给出行动建议:我是没办法帮你了。
千万不要直接跳到行动建议,如果回答yes,就成了烂好人,如果回答no,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别人会对你产生误解。
最后再抛出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不愿拒绝别人,满足了你什么样的内心需要?
主持人插话:最后的问题太深邃了。
有人回答:被需要。
老师的回答:看到这份内心需要之后,或者面对拒绝可以释然一点。
问题4: 休息时间很难静下心读一本书,读书时会不专注,一本书起码一个月才读完,怎么办?
老师回应:好问题!记得在北京请教过一位老师一个问题:您一定看过很多书吧?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他回答:我看书的习惯很有意思,我会在书房、客厅、卧室、卫生间各放一本书,在书房看15分钟,然后去客厅看,然后再去卧室看,因为我发现我的注意力超过15分钟就会容易分散。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用探索的方式描述问题,比如:我读书时会不专注,很难静下心读一本书,换成我如何更专注的读书,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
这样一来就启动探索+行动模式,或许我们能找到的答案是:
1.能专注多久,就读多久,多试几次就好
2.早晨的状态最好,以后早晨看书
3.我在图书馆读书很有状态,把书拿到图书馆去读
主持人的话:探索+行动
问题5: 实践高效率看起来和周围人格格不如,周围人不支持怎么办?
老师回应:其实我不是在回应问题,我在分享小强面对问题的经验。。笑
首先,我不知道你说的格格不入指什么,我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分享些自己的经验,表面上大家会说:“哇,你好棒啊,真厉害,效率真高,好有原则性!”,但实际上大家会(ˇˍˇ) 想~:“好苦逼啊,我才不要嘞”“他真是一个无趣的人……”“太不会灵活变通了吧?”
用两个维度的努力来改变:
1、让周围人理解我,简单的方式就是借书给她们看,不停的给她们推销七个习惯啦,小强升职记啦,习惯的力量啦,之类
然后,我还会不厌其烦的解释,时间管理的提高效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享受生活,所以我也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人,只不过我相信自律即自由而已。
同时,我自律,但我不呆板,去学学吉他,安排出去旅行,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看我把事情安排的这么好,很快她们就无比的羡慕我啦。
2、把自己融入周围人,其实效率高低和是否格格不入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效率高的人或者效率低的人都有可能和周围格格不入,即使是因为个性使然,也不会是因为实践时间管理方法。
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该打成一片的还是要打成一片。用时间管理方法的人又不是一个新物种:)
如果是要“融入”别人,才有可能出现“格格不入”,所以你可以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融入自己。
主持人插话:确实!下一个问题!
问题6: GTD的高阶,项目清单,行动清单,将来清单,使用起来有点复杂和麻烦,是否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分的这么细?
老师回应:不管是GTD的初阶、中阶、高阶,都会有这些清单,因为GTD方法论里就是这么写的,如果没有这些就不是GTD方法了,和处于哪个阶段没有关系。
是不是要分那么细就看自己了,如果你基本上没管理什么项目,那么就不会有杂事流动到项目那个清单里,自然就不需要特别标出项目清单了。那手头拿的就是“融合GTD理念的”待办事项清单了。
主持人的话:融合,人剑合一。
问题7:想问一下邹鑫老师平时怎么做精力管理的?如何平衡工作跟生活?
老师的话:额。。。好大的话题啊。。直接爆隐私好了!哦,不不不,是直接分享干货好了!
主持人插话:老师真真诚。
老师回应: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分享几个我的经验:
下面是关于精力管理。
1、早起1小时,处理重要的事情,当然也包括锻炼身体
2、中午午休25分钟左右
3、晚上10点半左右睡觉
4、每周2次运动,我通常是篮球
5、不要持续工作时间太长,用番茄工作法,边工作边休息
6、中午别吃太饱,下午适当加餐
下面是关于平衡工作和生活。
主持人插话:自律啊
1、告诉自己必须按时下班
2、工作是很具体的,但生活就比较泛泛了,做出一个平衡论,把生活又细分为心智、理财、社交、家庭、微梦想之类
3、保持良好心态,时不时制造惊喜和感动
小强觉得并不是要花多少时间陪家人才是平衡,有机会在一起的时候就全然的在一起,用心去经营生活,就会容易平衡,比如说你虽然在家,但却玩手机、看电视、处理工作邮件,那不是给平衡加分,而是减分。
问题8:每天需要很多时间进行工作沟通,经常觉得一天下来,paper work都没有时间完成,经常要加班做书面活。
1、有没有用时间日志观察过到底每天花在沟通上得时间有多少?哪些沟通是可以不用做的?花很多时间进行工作沟通会不会是心理作用?
2、我paper work没时间完成,是不是我担心会被打扰,所以就宁愿把这些事情拿回家慢慢做?
主持人插话:第二点是主持人的心声
所以建议做一下时间日志,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持人的话:好极啦!大家是不是憋坏了,现在可以自由提问啦!一个一个来。
问题1:邹老师,对计划目标日志这些细的东西,不想这么照做事什么心理?
老师回应:首先,我不是心理学的专家,然后我分享下自己的经验。直接一点吧,这些方式可能不适合你。
简单来讲,人是有不同性格的,比如红黄蓝绿,这就像是不同的门,打开每扇门的钥匙都是不一样的。时间管理的方法论,我猜大多是蓝色性格的人研究出来的。红色性格的人拿来用,当然会有不适合,不想照着做的感觉,脑袋接受了,心理并不能接受。
蓝色性格的人就是讲条理,讲逻辑和秩序,重视规则框架等等。
所以,如果你是红色性格,建议你可以试试番茄工作法,思维导图,等等的方法,而不一定是GTD方法,用对了方法就会自律。
黄色性格可以用图标视觉化出来一件事情的目标、里程碑、时间节点等等,会比较有效,这也不是GTD方法。
红色性格的人比较发散,跳跃,关注人,充满热情。
黄色性格的人有目标感,但不重视细节,把握大的节点就可以了。
图表视觉化,你可以搜索下甘特图,在墙上大白板画出来,黄色性格必杀技。
记录者的话:时间本来就是不能管理的,管理的是我们自己,这是上周日在小强读书会上学到的。
问题2:小强升职记这本书看完了感觉和想象不同 一种轻松的方式在学习GTD 接下来有什么书可以推荐?学习?谢谢老师!
老师回应:坦白讲,如果是学习时间管理,看完小强升职记的下一步不是看其他书,而是去实践。
主持人插话:同感
老师继续回应:更深入的学习是实践,行动
问题3:刚刚,老师有分析如何提高工作的成就感,请问是如何提高学习的成就感咧?老是学着学着就坚持不下去。
老师回应:你在过去的学习经验里,什么时候产生过成就感?成就感就可以让你坚持下去吗?
这时提问者又发问:我过去努力,有了结果会有成就感,现在,没有拼的动力了,怎么理解?没有拼劲就拖延,恶性循环,怎么办?
其实我原来的问题是时间严重碎片化,为了家里几个人,总是临时一点这事,一点那事,不敢计划一个完整的坚持性的全身心投入的事情,还可以问吗?
我的时间管理就很差,对于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很少能按照之前的安排或计划执行,自控比较差,时间管理和自控应该有一定关系吧?
主持人忍不住发声:所以你们的问题是?明确问题,老师才好回答哦 下次请大家注意咯!
老师继续回应:我过去努力,有了结果会有成就感,现在,没有拼的动力了,怎么理解?
提问者继续说:有成就的时候:比如学乐器,完整练完一首曲子,搞定一个难的合奏联系,跟搭档练习完成一次合奏,还是得有目标,是吗?
老师回应:你为什么而努力?那做这些事情的成就感背后,又是什么动力在支持?
提问者说:现在不想做学术,改行了。
老师回应:改行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里可以找到动力吗?或者说,是什么动力让你选择改行呢?这个动力是否同样可以支持你学习?
提问者答:改行原因是讨厌做学术,我以前在国外读书,习惯很差,拖延严重,自己很痛苦。现在有了孩子,打算做儿童教育,动力是孩子。
老师接着回应:那你改行到哪一行?选择这一行的动力是什么?
提问者答:动力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老师回应:ok,动力是孩子。你可以再多一些反思。您已经很棒了!赞!
提问者答:改在儿童教育行业。
问题4:有时是有些兴趣,后来坚持不下来了,换来换去,都没深入,挺挫败的。
老师回应:有时是有些兴趣,后来坚持不下来了,换来换去,都没深入,挺挫败的有点像红色性格的感觉,建议多和朋友一起坚持做些事情哦~
问题5:我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兜兜转转,感觉都没法爱起来。
老师回应:那你不喜欢什么呢?
之后一个环节是抽奖,这次是看百度搜索China Daily,看今天头版头条的首字母,最后由风的色彩得到老师的书《小强升职记》,恭喜他,同时欢迎更多小伙伴参与加入进来!
顺便透露下,邹鑫老师下一次课程目的地是北京or广州,当地的小伙伴是不是很期待呀!
结尾的时候还跟大家分享了《小强升职记》+实践手册的淘宝链接,需要的话可以联系订阅号索取,实践小组是线上的,一周一个主题,每周日总结,加入方法在实践手册中写了,只接拥有实践手册的小伙伴,同时欢迎关注邹鑫老师的订阅号:小强和他的朋友们,老师会在上面分享感悟,文章,还可以在公众平台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