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ifortune
导读:洗脑几乎是传销的代名词。所谓洗脑,就是在外部信息干扰下替换当事人原有思想,并且使其内化的一个过程。传销是一种手段,和枪支一样,犯法与否,在于使用的人。不幸的是,目前的传销多数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卖自己的人际信任度。与其说“金钱”是传销的动力,不如说人的”缺失”才是真正的驱力。缺钱的人,为钱;缺爱的人,为爱;即使您腰缠万贯,或学富五车,都可能陷入传销的圈套而不自知,只要里面有您的需要。很多时候能弄哭人的不一定是心灵上的撼动和影响,可能仅仅是心理学的伎俩。
如何洗脑?
洗脑最早来源于军事,是KGB(前苏联谍报机构)发明的东西,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到现在是相当成熟的一种技术,只要是人,只要时间足够,就没办法抵抗住。
洗脑不是以人的意志力可抗衡,切勿轻易去试探!特别对心理学、哲学或传媒学了解不多的人,或者意志薄弱的人,3天可能就被洗脑了。理性思维较好的人估计可以抗一个星期左右。因为,一个星期左右,即使你的逻辑思维没有被“洗”,但是你的情绪已经被严重传染,只要意志稍不留神,就会进去了。
洗脑常用的手段:
偷换概念
反复强化
自我暗示
他人暗示
群体施压
洗脑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1.激发欲望。洗脑是从根本上否定原有的认知,因此第一步会激发你的需求和欲望。
2.确立目标。激发你的情绪,使你确立的目标扩大。然后让你联想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理想,并且无条件支持你。
3.不允许思考。因为上一步确立的目标跟自己能力明显不符,人会产生疑问,重新反思,明确现实,或者逃避现实,采取虚假的概念。这是洗脑的关键。他们绝对不会给你思考的时间,就是有也绝对不够。整个传授过程一定持续2小时以上,并且很可能要会出现大量的数学题或者思考题,让你的的脑子进入一种晕晕的状态。这可是催眠暗示的好时机。等到一切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来了,概念间的联系变的更松了,新的东西也加进来了,否定了正常的思维,偷换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4.坚定方法。“你上班上了几年了?”“15年了。”“有钱没?”“没钱,因为什么?”“因为当老师没钱。”行了,现在你知道怎么办了吗?“我知道了(很兴奋的样子,就跟得到了启迪一样)!”“好好干!”“只有XXXXX才能救我,XXXX,XXXX,XXXX,”(一把鼻子一把泪!)。
5.其他手段:
1).群体压力。整个授课过程中,教课的人发自内心的想帮助你,其他早来的学员也是坚定的信徒,你是新手。好了,如何才能不被群体排斥呢?那就妥协吧,选择妥协的那一刻起你就渐渐被同化了。
2).去个体化。利用煽情技巧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或者群情高涨的集体氛围,让个人的意识完全湮没其中,比如集体呼叫、拥抱、唱歌、做游戏等,个人意识在面对一个强大的集体意识时,很容易就会土崩瓦解。
3).卸掉人的理性防御。利用人们在知识上的盲点,进行大量的信息扭曲,重新建构人们的认知,才可能让其接受。
4).攻击人的道德意识。把人性中恶的一面都诱导出来,当道德逐渐隐去,欲望隆重登场,那些被动的受骗者转眼间就变成了积极主动的骗人者。
5).合适的交授方式。
6).主讲的发自内心的强烈期待(皮革马利翁效应。)
7).秩序营造的归属感。
8).“科学”的发展(里面估计有专门搞这一行的教授在指导)。
以上只是一些列举,欢迎您在评论中补充。
传销的群体特征:
传销组织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群体,因为成员的目标一致,成员规范一致,成员的情绪一致。他们是一个狂热的团体,有无限的热情,无比的信心和一个错误的方向。
其组成人群分布,大体上来看,是98%的低收入人群和2%的高收入者。主要构成有农民,下岗工人,部分教师,少数大学生和一些个体户和在职工人。
如何自我洗脑?
一句话:不能怀疑,您的任何怀疑都是负面思想。──有朋友说,这是对个体意识的不够尊重。
隐形传销?
我们常说传销的,主要是指有形产品,当用于无形的产品时,它同样具备类似的特质,成为一种隐形传销。
以下是某网友对一位“大师”的评论片段:
如果我们把现场的背景音乐取出,屏蔽掉主讲人激情表演的外表,单纯看内容,我们会发现,这些内容是如此空洞,当中充斥着夸张和捏造的理据和事实,如果再把这些剥离掉,我们会发现只剩下众所周知的大道理了,做人要爱国爱家人云云。这些道理谁不知道?至于怎么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法,只要有心去爱,终究会体现得出来。
但主讲人一开始通常会把学生们打成丧尽天良的罪人或有问题的人,仿佛孩子们生下来就是犯罪,受害者就是他身边养育他们,教育他们的人,他们的一生就是要赎罪,只要孩子们开始懂事了就要开始赎罪!攻击人性情感的弱点,以此来达到一定的心理共鸣,营造一种演讲很有深度很有感染力很有效果的假象。
他所做的事情只是一箭双雕,宣传这些美德道理,既不会触犯法律又可以名利双收。在我看来,他和搞传销的骗子没什么大差别,不同的只是他传销的是“美德”。
如何跳出传销圈套?
四个字:自我否定。
您需要面临一个可能是您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就是对自我的否定。这是您的“退出成本”,也是“代价”;进入时付出的成本越高,退出的过程也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