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保守的秘密,即使双唇紧闭,指尖也会说话,每个毛孔都泄露着秘密。”弗洛伊德的言语总是透着诱惑的魅力,我们都希冀能有那样的能力,能够看清他人的伪装,能够识别谎言背后的真实。
但是,说谎是我们与身俱来的能力,就算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也会用假哭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我们不必去否认现实中我们对于谎言的应用,我们用“善意”、“为他人着想”这些道义的躯壳去伪装自己的谎言,却又是那“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让我们无法冷静地看待他人对我们隐瞒,总是自以为是地认定“如果你告诉我真相,我会理解的或我能帮助你的。”
无可厚非地讲,谁心里没有这点小九九。回归正题,要如何去识别谎言,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如果你有心能在网络上找到很多行之有效的策略,我所做的也不过是整理而已,至于看完之后,要不要实践,怎么使用,望思之,慎行之。
一、最靠谱的方式——测谎仪
如果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来讲,最靠谱的手段无疑应该是测谎仪,没错,就是那些年你在美国大片里看到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线和按钮组成的仪器,想必你一定知道这些仪器测量的是肤电反应、呼吸、血压、脉搏、声压、声纹、脑电波等一系列的生理指标,那么你知道使用测谎仪的技术嘛?
让世上的关系变得平和的,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谎言会缝合暂时的矛盾,使不安沉睡。
在美国司法界应用最广的是控制问题技术(control question test,CQT)。测评时,主试会根据事先对受测者的背景分析,诱发其一般状态下的惊讶、焦虑等情绪反应,称为“情绪标准”,并与回答关键问题时的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其基本假设是,在被问及案件相关的重要问题时,有罪者整体的生理唤醒水平会提高。
传统的测谎技术总会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目前最新技术为知悉犯罪技术(guilty knowledge test,GKT),这一技术测量的主要是大脑皮层的事件相关电位,测试题目主要是由一系列多选题组成,每题的选项只有一个与案情相符,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注意力会自动转向熟悉的事物,人们在主观上是很难控制这种自然反应的,类似于“鸡尾酒会效应”。
总体来讲,测谎仪的根据均来自于生理指标的变化,显然这对于我们这些甚至都没见过测谎仪的大众而言是很不切合实际的,那么下面就来点实用的吧。
二、最实用的方式——言语分析
既然我们没有能力监控生理指标,不妨就把目光投向言语指标吧,如果你在听他人讲话时,说的是高兴事就前俯后仰,说的是难过事就开抹眼泪,说的是愤慨事就摩拳擦掌,那么请自行跳过这段吧,神也只能对你说“呵呵”啦。
认知心理学家基于对记忆的研究,在谎言识别中提出了真实监控理论(Reality Monitoring,RM)。该理论认为真实事件记忆与想象事件记忆是有差别的。真实事件记忆主要通过感知觉过程获得,主要具有三个特征:(1)感知觉信息,包括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细节;(2)空间细节,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人物和对象的相对位置;(3)时间细节,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事件持续的时间长短。相反,想象事件的记忆来源于内部的认知资源,因此会具有更多的认知操作,例如思维和推理。
There will always be a "lie" in believe.
同时,另一理论剑走偏锋,从说谎者避免谎言被揭穿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人际欺骗理论。该理论指出,说谎者会通过以下策略来掩饰谎言:(1)质量操控,说谎者会完全或部分偏离事实,会使用较少的形容词和副词;(2)数量控制,说谎者会更加寡言,使用较少的语句和句子,缩短谈话时间,不能提供细节信息;(3)清晰操控,说谎者会更多表现出不确定性,使用较多相互矛盾、模糊,甚至难以理解的语言;(4)相关操作,说谎者会表现出间接性和非相关性,例如过多的使用礼貌用语;(5)去个性化操作,说谎者会利用语言使自己和谈话内容相分离,例如较少地使用第一人称;(6)保护形象和关系的行为,说谎者为了使自己表现得诚实可信,会避免承认记忆不佳,也较少在交谈中表现出负面情绪。
综合上述理论知识,我们需要在听别人讲述的同时分析其言语中的规则,例如前后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符,是否具有细节性的描述,言语中代词的使用是否奇怪(参见克林顿在“性丑闻”事件中的发言),如果能做到完善的言语分析,那离真相也就不远矣。
三、最神奇的方式——微表情
如果在识别谎言中不提微表情,我不难想象后面的指责声会有多恐怖,是的,因为《lie to me》的爆火,使得微表情的神奇技术也被广大粉丝们所膜拜,这确实也是目前表情识谎中最为热门的趋势。微表情指的是一种非常快速的表情,持续时间仅为1/25秒至1/5秒,包含了六种基本表情。大多数人往往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Ekman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微表情与ego存在关联性,往往在人们撒谎时出现,表达了人们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
那么,识别微表情的能力便成为了识别谎言的关键所在,在《lie to me》中你肯定还记得Ekman用于训练辨识微表情的工具SETT(下载地址)。通过实验验证,经过微表情识别训练的人在正确识别微表情的能力上会提升30%~40%,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好好练习的话,在识别谎言的能力上至少应该能超过瞎蒙的对半分啦。
从数据上来看,普通人说话十分钟就会撒上三次谎。
微表情是作为识别谎言非言语线索中最广为人知的内容,但也莫忽视了其他非言语线索,例如衣着、手势、小动作等。
四、最受争议的方式——吐真药
人类偷懒的天性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有一种药物能够让人只说实话,那么测谎这么费神的事谁还愿意去做呢,也正是在这样的动机下,吐真药的研究到目前都还在进行之中,虽然依然没有公开信息表明其有效性。
我们就顺便科普一下吐真药吧,吐真药采用最多的是硫喷妥钠,这类药物的机理是削弱大脑的一部分活性,消除其自我审查和抑制的作用,使人不由自主地开口说话,也就是尽可能把他人内部语言外部化。如是说,酒也算是吐真药的一种,“酒后吐真言”也不是凭空而来的(P.S.电视中例如“含笑半步癫”等奇药也具有一定“吐真言”的效果,切勿模仿)。
五、必不可少的能力——观察和倾听
如果看到这儿,你还是觉得虚的话,不急,下面就来个分步操作吧。
想必你已经清楚,识别谎言主要在三条线索,生理线索、言语线索和非言语线索,而步骤也仅有简单的两步而已:(1)建立标准;(2)与标准比较。
套用古人的谚语“反常则妖”,因此识别谎言最重要的功底便在于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倾听,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一个人的言行及情绪的标准,也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发觉细微的异常,才能真正接近“秘密”。
如果,想获得开篇弗洛伊德所言的能力,不妨从现在开始养成观察和倾听的习惯吧。
妈妈的谎言,甜蜜又酸涩
最后,讲一个最伟大的谎言,是的,最伟大没有之一,那就是受精卵对免疫系统的欺骗「1」。分辨自在人心,再无需赘言。
注「1」:受精卵对人体免疫系统而言就是异物,正常的妊娠反应是为了把它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是让免疫系统接受,它就是人体一部分的过程。
编撰:彼岸花开
来源:壹心理 打卡学习 《如何识破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