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思考着,我们成长中

今天作为你来我聊的再次更新我也是期待了很久,原因是自己很想写,就像以前每一期的语音更新一样,很想把憋了很久的感受说得出来,也怕是时间久了我忘掉了这一段有价值的回忆。

一个月多不见我到哪去了?有的小伙伴还是蛮关心我的,或者说对于你来我聊还有着些许期待,当然我也是一直惦记着每一位关注平台的伙伴的。于是今天一定要写下我的经历和感受。

在不断迈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梯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会遇见,那就是什么才叫成长?这里的一开始就是成长的自我思考,也是我迫切想说出来的话。

南方的夏天最是让我受不了,不一定是炎热,哪怕是雨也会让人烦躁不安,每每在想这样的场景的时候,心情立马就坏了不少。不过,放假第一天我还是毅然决然的暂时放下回家的心情,提上背包,去了湖北省的一个小镇子,在那里和现在许多期待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一样,选择去和同学一起开办一个暑期的辅导班,除了赚点外块,还要过一把当老师的滋味。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能给自己一个磨练,少动点嘴皮子,多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

不过其实在一开始,一起的学长学姐们问我参加不参加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没意思,不如回家多休息休息。后来还是有幸听了武大的钟年教授来学校的讲座,燃的自己一腔热血,心想要做点什么就才决定去了。

什么是暑期培训班?你可能会问,对,其实没有错,就是你心里想的那个样子!每当中学小学家长会以后电线杆上贴的那些补课的广告纸,心不在焉的传单发放人员让人躲都躲不及,一打开里面写的数学语文被标好的价格“50/小时、30/小时”,云云...

的确是这样,我们干的就着这般的行当,记得中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前离校的时候,讨厌的传单上写下了不少老师的电话、教学科目、地址、价格的时候,我总是有一种拍卖自己的感觉,觉得自己50块要被囚禁多少小时,一个星期要被再关在教jian室yu多少次,被关押的时候,还要不断的做脑力劳动以示惩罚。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当我戴着小红帽挂着有老师字样的小牌子在街上发传单的时候,我还觉得恍若隔世。

对于我自己,独立变成了这里的必修课。有人说大学就是独立了,其实不然,大学的独立是建立在父母的经济支持下的独立,充其量只不过算是一个人生活罢了,当一个人完全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下的时候,靠自己的能力过活,在我认为比起大学的独立更具有这个词本身的意味。

在《惧怕的概念》当中克尔凯郭尔说过“我们所害怕的,也正是我们所渴望的。”也的确如此,也同样的让我想起了罗·洛梅对于自由的经典论述,他告诉我们人们向往的自由也正是我们焦虑的发源地,我们不断的追求自由,却在得到他的时候产生了焦虑。站在远离家乡的我正是如此,不断的想逃离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希望得到一个自己历练的空间,但是在每每得到之后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就是依靠着这样的关系才能度过着生活中的每一秒,同学,课堂,游戏,家庭。这些一直以来组成我生活的部分凑成的才是我自己,而当我独自面临陌生的环境是,竟然是那么的迷茫。

7月初,在微信一开始停更的时候,也就是这一段历练的旅程开始的时候,天不热是万幸的。但不热的话,湖北的天怎么饶的过你,稀稀落落的雨下个不停。

3号凌晨,来到花桥镇的时候也是黑灯瞎火的踩了一脚泥,我背着一包宣传单,提着自己的行李摇摇晃晃的上了二楼。

“快点睡一会,咱们早上7点就开始发宣传单了。”学姐对着旅途劳顿的我们叮嘱,我心上也是觉得一种肩负任务的责任感,躺倒就睡,这地方蚊子多得很,迷迷糊糊天就亮了。

早上上街见到有带小孩子的家长,我就学着发传单样子上前一句,“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们是江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幼儿园开设了暑期辅导班,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几百遍这句话,后来说得简直顺的不行。

但是我感觉到了不同,在第一次走上街的时候周围人看我们这帮大学生的眼光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有点意思——他们主动迎上来拿我的传单,小孩子拿到了都会认真的看看上面的字,哪怕是照在上面的图画。我发现第一个来到这里的不同,和城市的喧嚣相比,乡镇给我了一种亲切感。但是这样的亲切感也未必是好的,这同样显示出资源匮乏,和信息闭塞。

一个早上下来人是口干舌燥,也累得够呛,在前面那一条街宣传的同学过来。

“怎么样,有没有报名的?”我问。

“有2个家长写了名字和号码说要过去看看,你这边怎么样?”

“一个都没有,我转得都快把这来来回回的人记住了…”

“我们先回去吧。”

“嗯,那好吧。”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星期,有早有晚,见人就想扑上去给他一张传单,广场的管理人员还专门找我们不要再发了,我们的传单也是覆盖的无处不在,大到超市店铺一家一家一个一个的问,小到下到农村里家家户户敲门,没人了窗户缝里也要塞。一次学校放假的机会,天下着雨,撑伞麻烦,索性跑进学校教学楼门口堵着,出来一个发一个,有时候路上走着车里有孩子,不快的,冲上去赶忙在车窗里送一张进去,深怕漏了谁。

宣传的时候特地强调了我们会开公开课欢迎来试听,公开课开始那天,我还带着红帽子,穿红短袖身上挂着胸牌,正正规规站在门口迎家长,天有小雨,等了半个小时,最后要开课的时候,就来了一个家长。

“只来了一个人啊,那我们这公开课还上不上?”我都忘了自己要上台讲课的不安,原因是干脆连观众都没有,这索性觉得有些烦躁了。

“那你们就给学生讲吧。”负责组织的学姐告诉我们几个人。

这时候的确小孩子也有十几个人了,不过公开课的家长就一个,我们没办法也就让人家回去了。

一堂课,讲了我也不知道学生会不会的知识,交了几个人上来自己练习了一下,一节课就讲完了,普普通通,和以前我学过的数学课没什么区别,底下也是学会就大声叫出答案,不会就瞪大的双眼。而我也是从开始讲课的那一天起,陷入了自己的回忆当中。

我回忆起了许多自己小学时候的经历,当年在上什么课的时候干了什么坏事被老师罚站了,自己在小学不同年级的时候都主要干过什么事都一个一个冒了出来,我也在许多节不同的课堂中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感受和不同的视角。

后来我就给小学的5个年级教数学,除了六年级不教几乎是可以在孩子的群体里面称霸王了。

历练就从一开始的生活中开始了,我们逐渐变成了每天带学生上课的老师,除了每天的教课,也需要给学生和自己做饭,也是把从来不做饭的我锻炼了一番。

早起煮粥,买菜,给学生上课,准备饭菜,看学生午休,下午带自习围着各个年级讲题,晚上教学生硬笔书法,一直能忙到晚上8:30才算是正常下课。之后备课和一些日常的琐事就可以忙到12点,第二天照样6:40就起床了。

这样的生活与一起来这里的同学轮班制,如果不是这样的作息就轮到看学生或者是整个幼儿园的打扫工作。我忽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家庭主妇,买菜带孩子,清扫房间,甚至我们还感受了一下在灶台生火的感觉。每天过得很辛苦,也很充实。

早上,六点四十起来的时候,我就先站在二楼的窗口,等早上凉快点的风吹着自己,夜里都是风扇对着我们吹,躺在凉席上什么都不想穿,我觉得就是早上一起床和晚上刚要睡的那一会最舒服,凉快,晚上的星星满天都是,我很喜欢仰着头数自己认得的星座。

一起来学长就去把大门开开,有时候小孩子就已经在门口等了,才六点四十刚过。有几天,小孩子们先进来了,弯着腰偷偷的爬到二楼我们睡觉的地方偷着往里面望,那时候起的晚的学长还在迷糊的睡在那,我们有人过去,跑上楼的孩子就一哄而散自顾自的到楼下玩去了。

我有时候就问他们,“你们平常都几点起床呢?”

“5点!”争着抢着说。

“这么早,那你们都几点睡觉呢?”

“我奶奶叫我醒的,一般回家洗澡完了就睡觉。”一个男孩回答。

“洗完澡几点?”

“8点多吧,9点差不多就睡了。”

我有点吃惊,10年前我也差不多这么过,可能晚上做点自己的事,九、十点睡也是差不多的。

“那你们晚上回去都干什么?”

“看电视!”

“洗澡、睡觉!”

“看动画片!”

“那你们不写作业吗?”

“没作业!!”异口同声。

“那有人看书吗?”我问,环视了一周二十几个人里面就一个举了手,其他人都摇头,像一个个拨浪鼓。

“老师,看书都看什么书啊?”

“老师,我家有儿童电脑,里面有书。”

“老师,你看什么书啊。”

七嘴八舌,吵得人烦,我赶紧让他们别乱叫。那几天,我去镇子里的书店转了转,顺便买了参考资料,儿童读物少得可怜,除了四大名著是齐的,名著也没放几本,有好多盗版的大厚书都是中医养生的,倒是复习资料和字帖摞了几大摞。

回去在课堂上我鼓励他们有条件的去网上定书来看。有的孩子听话的很,3天后就拿了好几本,有儿童百科全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和几本儿童读物。班里面借阅的人也不少,还有的带了一大堆漫画和杂志。

在这里的时候,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无聊。空气中好像都飘满了无聊的味道,我最经常被问的问题就是:“冯老师,我能不能下象棋。”

“不能。”

“那我没事做了啊!”

或者是“老师,你给我找点事做吧,我好无聊啊!”

“老师,你为什么光给他们讲,那我就没事做了呀!”

“......”

每当有人这么问我,让我找事给他做的时候,我总觉得满不自在,我自己算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吧,总觉得别人安排的事没意思。只有自己给自己兴趣,总是抱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爱好去追寻才好,怎么就把自己的自由让渡出来让别人支配。而且问我要做什么我也实在想不出,他们想做的无非是下几盘象棋,玩会儿飞行棋,要不然就只会疯跑。这些当然是不允许的,但允许的看书,做题他们又不愿意做,好像没有除了玩还能培养出来的爱好一样。

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里,我记得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容易产生特别困难的儿童。有三种,第一是身体有缺陷的,第二是被宠坏的儿童,第三就受到忽视的儿童。”在他们之中最容易出现犯罪。这也是教育当中家庭最容易犯的错误。但每当我觉得他们问出这样的问题,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心里都是一咯噔。总觉得忽视了这个孩子,但是周围又还有眼巴巴看着你让你给他讲题的孩子的时候,又觉得无能为力。

班里有一对兄妹,家里宠的厉害,小孩子都不听话,一说就哭,不说就捣乱。反正就是不让你省心,妹妹上学前班,哥哥上3年级。

因为人手不足,学生又是不同年级的,我们只好把小学分成三个部分,6年级一个班,3、4、5年级一个班,1、2年级一个班。活跃程度也是依次递增的。

小女孩分在1、2年级里,字看不懂,数字不会算,我就让她家里买了画笔自己坐在那画画玩,但是有时候她也上来要做题,让在自己的纸上写就是不愿意,非要上黑板,开始不让,闹得哭不得安生,我就在黑板上给她一个地方自己做题画画都在那。

另一个小孩子也要跑上来,不在黑板上写就不做题,我不让,他就指着小女孩“她都在上面写。”

他们看出了我的不公正,我也不太好意思,算是吃了瘪,结果每个人出了算数在黑板上挨个做了一遍才安静了。这回我就发现,小孩子的阈限都很低,一碰就爆发,方式直接的我都感觉到不适,动不动就告状,这不好那也不好,他动了我,我就要打回去,要不然我就告老师。

我忽然也意识到了一些东西,为什么许多心理学的研究者都对儿童非常重视,无论是精神分析对早期经历的强调,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许多理论都是在围绕儿童来考察。以前一提到某某人在研究小孩子,儿童心理学,我都是嗤之以鼻,哼,好好的心理病患者没人管,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的解读,这么重要的事没人操心,天天跑到幼儿园搞什么。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儿童心理很重要,因为心理现象在小孩子身上表现的淋漓精致,哭闹不满意都摆在脸上,最直接,最纯真,研究也最容易着手。

我总觉得学心理学的人最不适合做基础课老师,最主要的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心里人太看重个体,人格发展的健全,扎堆一群人就是顾不过来,和我一个专业的同学,她的课堂索性变得没大没小,学生连老师都不叫,都是直呼其名。我的课堂就又变成另一种光景,学生自由散漫,我希望他们能决定自己在做什么,但是显然我高估了小孩子,课堂可以说近乎失控,抢东西的,说话的,下地乱跑的,我一个个说人又太多,罚他们站,站到后面也不老实,稍不注意就直接自顾自地玩起来了,结果把我还搞得很生气。(当然我承认和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

那天一个孩子调皮得不得了,我说不听老师的话就会打他手板,结果我强调了几次都不管用,当我气冲冲的看着他的时候,他直接自己站起来伸着手就主动让我过去打,我也是一愣,没想到小孩子这么直接,没有我自以为的荣辱感,我觉得还不到年龄,还是太不懂事了。这样的事还很多,我说不写作业就会被罚站,就会有孩子果断放弃写作业去罚站,当时也真是囧了。

我问他:“你真得去罚站啊。”

“你不是说罚站就可以不写作业吗?”

“快坐回去写,今天写不完不许回家。”

“哦。”

就是这样的对话,不要觉得不以为然,这些事能反映出来的事太多了,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资源分配,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影响的是一代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品性和道德素养远胜过小学学的那些数学知识,但是10年前我自己的感受到现在看到的感受,没什么变化,甚至觉得如今换了地方,人变得更落后了。我最大的感受也是如此,明明是00后的年纪,在中国的乡镇,还不如80年的西北省会城市,20年变化小的可怜,不是科技,而是人对于事物的看法,教育的落后拉开的不仅仅是这几代人之间的距离,更是每一个人对于了解这个世界的权力也被一并剥夺了。

我感受颇深的还有教材,小学书本上过时的知识,题目类型和现实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但是现在的学生用的还是最早更新在2004年的课本,2年级才刚开始使用新教材,我不敢讲课本的内容,因为都是过时的知识,这样的教育资源,就和自己十年前上小学一模一样,变的是时代,它早就跑远了。

而我们新兴的一代人还活在过去,这怪不得大家都去玩游戏了,游戏产品周周更新,bug修复平衡性调整,连开一个新服务器名字都用的是网上最火的流行用语,反观教育资源,10年更新一次,忽视学生多样性,加上家庭教育不当,孩子能学好才是万幸,不要总是埋怨为什么这么差,为什么爱玩游戏,这些为什么就是因为每一位公民的僵化的思维和不良的资源导致的。

越来越觉得这个时代仿佛是一个从远古一直和现代社会并存的时代,我在这里体会了90年代,去另一处,可能就是70年代,而未来社会同样在某些高端人群当中被见证着,他们过得也许早就是50年后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上初中的时候我总是幻想自己要是穿越了一定就可以掌控历史的车轮,每天都是后悔和埋怨自己不能回到过去,考试没考好粗心总是侥幸的想,要是现在的我回到考试的时候就好了,就可以全考满分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想过,比如回到2年前重新学一次高中,回到大学时期,但是这样的想法却恰恰证明了这样的人是一个生活中的失败者,因为未来一直就是存在着的,这个世界总是透出一点光让人们先发觉到,但是只是因为我们不够厉害,不会整合资源,没有视野,才导致我们不断地后悔没有回到过去。

不知不觉就已经写了这么多了,我觉得自己也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长文章,观点乱而且杂,自己也很少这样有话可说。这也反映出眼界的重要性,我总觉得人在不断的发展以后成熟以后才真的可以客观的认识这个社会,认识自己,观点自然而然的就丰富了,大学以前的自己也爱写作文,但每次都是憋着写,就像挤牙膏一样生怕哪写的不好,努力想创新却依然还是做不到,不是因为不努力,是真的见识短。

所以在最后,我在想也许,视野和经历带给我们的才真的叫成长,它让我们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体验只属于自己的生活。见多识广,这不仅仅是见识这一个东西这么简单,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高度。在此我也希望每一位你来我聊的读者和收听人细心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我们不一定要有多成功,但是我觉得至少我们不要变成自己心目中的失败者,在此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觉得有价值也和周围的朋友分享你来我聊的文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我思考着,我们成长中  思考  思考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综合

 无忧自愁的现代焦虑症

    王大妈福气真好,老伴是“高工”,儿子出国深造,自己退休在家抱抱孙子,真可谓万事如意。可王大妈自从儿子出国后经常睡不好觉,恶...(展开)

综合心理健康

 ​压出的“更年期”

目录:第一章:压出来的更年期第二章:书法——心灵的自由释放第三章:男人也要预防更年期心理异常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很多都市白领女性还没到40岁就出...(展开)

综合

 25岁的我:毕业三年 从菜鸟到主...

本文全方位描述职场遇到的那些事那些人,如何从一个菜鸟转变成主管,从工作心态到工作技能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真实反映了职场打拼生涯,特别献给即将奔赴职场或正在职场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