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君按】最近,手痒难忍的J.K.罗琳终于又披露了《哈利·波特》的新章节,引起全球粉丝的疯狂转发和争相阅读。这个独一无二的女子小时候住在罗恩家那样的陋居中,有着罗恩那样满脸的雀斑,经历和哈利类似的悲惨命运,拥有着赫敏一样的智慧。她用天赋为读者创造了奇幻的魔法世界,和我们一起,伴随书中的人物不断成长。
虽然哈利·波特和他的小伙伴们生活在奇幻世界里,却也要面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要明白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正直。他们需要勇敢地站出来,挑战邪恶,需要敢爱,需要敢希望。而哈利·波特之所以大难不死,则与罗琳本人和她笔下的人物面对逆境时的韧性有关。
什么是韧性?想拥有韧性,需要两个要素:
(1)一个人经历了重大的风险或创伤事件;
(2)这个人没有大碍。
这一定义有如下一些含义。首先,“没有大碍”反映了此人在各个方面表现正常,比如,一个人如果身体健康,但在学校表现很差的话,这就不叫具有韧性。哈利童年经历了非常多的痛苦,又必须面对自己的名声以及随之而来被一个最强大的黑魔法魔法师追杀的事实,哈利·波特“在各个方面表现正常”,他确实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其次,“没有大碍”反映了一个孩子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且正常应对的过程。我们最好不要以为有一些“具有韧性的孩子”,这相当于认为韧性是一种永远有效的内在品质,而是应当意识到任何一个孩子都只是通过目前的表现来反映出韧性,就像是一个瞬间的抓怕,能够看到孩子目前没有大碍。如果我们对哈利一岁到十一岁之间的生活进行评价的话,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很明显的抑郁与焦虑,但是当他来到霍格沃茨学校脱离了德思礼一家的时候,他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换句话说,当哈利处于一个正常环境的时候,他奇迹般地适应了这个环境,并且迅速地恢复了正常生活。
在哈利十一岁之前,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保护了他。他既没有亲密朋友提供的安慰,也没有学校能够逃离德思礼一家的虐待。最有可能保护了他的,应该是他的父母留给他的东西。很少有认识莉莉和詹姆斯的人会看不出他们的儿子长得非常像他们—— 詹姆斯的头发与身形、莉莉的绿色眼睛。哈利也继承了父母的一些人格特质,比如他父亲在魁地奇运动上的天赋以及他母亲的勇气。这些积极的特质很可能使得哈利能够应对他所面对的、持续的虐待。值得注意的是,有理论指出,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韧性现象上也有影响,逆境会对那些先天更容易受到影响的个体产生更多影响。
除了基因之外,哈利也在他生命的最初十三个月从父母那里获得了爱意与照顾。哈利母亲对他的爱给他留下一个魔法的印记。这个印记多次在哈利与伏地魔的对抗中保护了他。邓布利多这样解释过:“如果一个人被这样深深地爱过,就算是那个爱我们的人已经离开了,这种爱仍然能够永远地保护我们。”哈利从他母亲那里得到的爱不仅给了他保护,而且他的双亲给他的爱还使得婴儿时期的哈利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从而帮助他应对日后遭受的虐待。
学校
霍格沃茨学校当然在哈利的韧性与成功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哈利发现自己是个魔法师然后来到霍格沃茨学校这件事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改变一生的机遇”,一方面这把哈利从那个充斥着虐待的家庭里拯救出来,另一方面又为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机会。当海格告诉哈利:“霍格沃茨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在一个全新的起点。”,哈利感到放松了很多,这意味着他以前经历的困苦不会在新的魔法学校继续困扰他了。
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韧性的研究发现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可以为那些受到虐待的儿童提供很大的帮助。这种支持可以是一段正式的导师关系,也可以是一段自然的导师关系,比如孩子自发地和家庭成员、邻居、老师、雇主、教练等人形成的关系。杜博思和斯福索恩在2005年发现这种自然的导师关系中的某些特质—— 导师角色以及情感的亲近,对那些高风险儿童具有一定影响。哈利从很多不同的导师关系中受益,与老师、教父、兄弟等类型。尽管还没有证据来比较这些不同类型的导师关系,但很可能这些不同的导师为哈利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支持与帮助。
阿不思·邓布利多 哈利与邓布利多的互动关系可以说是一段理想的自然导师关系的典范。邓布利多不断地向哈利证明,他全心全意地把哈利当成一个好人。很多时候,当邓布利多本来可以对哈利的行为感到生气或失望的时候,比如哈利不断地去看意若思镜的时候,哈利好奇地偷看邓布利多的冥想盆时,或者在小天狼星死后哈利愤怒地把邓布利多办公室里的东西弄坏时,邓布利多却都对哈利表示了同情,并且告诉哈利他的想法与目的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他接纳了哈利的情绪反应,并且温柔地引导哈利做出正确的决定。
尽管德思礼一家不断地告诉哈利他是不正常的、是有罪过的,邓布利多却试图让哈利相信他自己是好的。邓布利多是哈利选择倾诉的第一个人,哈利告诉他其实“分院帽”本来要把自己分入斯莱特林学院的,这件事让哈利觉得自己可能和伏地魔一样,这给哈利带来了耻辱和恐惧。邓布利多并没有简单地用空洞的保证来驳斥哈利所害怕的,而是告诉哈利,他的选择表明了他的坚强,同时也是将会把他和其他或善或恶的魔法师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准。
邓布利多成为哈利宝贵导师的另一个特征是他愿意承认错误。在小天狼星死后,他告诉哈利自己在好几个方面都犯了错误。一方面以为斯内普能够尽释前嫌公正地对待哈利,教会他使用锁心咒,另一方面过多地在意哈利的快乐,因此没有告诉他那个预言的真相。在这个时候,他不仅消除了哈利对小天狼星之死所感到的内疚,而且为哈利做出了榜样,告诉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把这些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是多么宝贵的能力。这种做法其实是一个具有韧性的思维方式的基础。
另一个宝贵的教训是关于平衡一个人的行动在短期和长期的成本与收益。比如说,当哈利在墓地目睹了伏地魔的回归后,麦格和小天狼星建议邓布利多不要让哈利回忆那个经历,而是要让他散散心。可是邓布利多更关注哈利的长期利益,建议他谈一谈那个痛苦的创伤经历。换句话说,如果哈利推迟回忆那晚的事件,可能会在短期内对他有好处。
但是,正如邓布利多告诉哈利的:“让痛苦麻木一段时间,只会让你日后再次感觉到这个痛苦的时候更加难受”。哈利意识到当他把自己的经历都说出来之后,他确实感到一种放松,因此也接受了邓布利多的教诲,意识到一个人必须考虑自己行为的长期影响。
麦格教授 米勒娃·麦格也是哈利的一位自然的导师。她与邓布利多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可是对于哈利的成长与成功却有着同等的重要影响。邓布利多感觉上更加温和而热情,麦格却是更加严格而且同样可以让哈利依靠来经常获得指导的导师。
她坚定地相信哈利能够实现自己成为一名傲罗的事业追求,即使是在乌姆里奇怀疑哈利的时候。麦格教授总是更多地看到哈利的能力与长处,而不是他的错误或失败。当哈利违反规定飞行起来去追纳威的记忆球的时候,麦格教授并没有批评他的违规,而是认可了哈利的天赋,把他推荐给魁地奇球队做找球手,并坚定地鼓励哈利去发展自己的能力。
麦格教授的这种做法表现出了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所说的“寻找内在能力”的能力。她把哈利的冲动行为引导为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建设性的能力,以及一个让他经历成功与骄傲的机会。
海格 哈利与海格之间的关系最初在海格去戈德里克山谷把还是个婴儿的哈利接回来的时候就形成了。十年后,他再次来到同一块岩石上找回了哈利。海格告诉哈利他其实是个魔法师,并且将哈利引导进了魔法世界。
哈利与海格的关系是一种亲密的、确信不疑的自然导师关系。这个关系中,海格是个可靠的、温暖的大哥哥形象,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成年人。哈利与海格相互信任,彼此寻求帮助与支持,在对方失落的时候给他鼓劲。所有这些都是同辈关系的标志,而不是一种存在权力地位差异的关系。然而,海格还是能够在哈利有所偏失的时候温柔地为哈利提供必要的反馈意见。比如,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一书中,海格批评哈利和罗恩冷落赫敏时说道:“赫敏已经够多麻烦了,我看你们两个整天就知道玩魁地奇,不过我得告诉你们,我觉得你们两个应该对自己的朋友好一点,起码应该比对待扫帚或者老鼠好一点。就这些。”
韦斯莱一家 韦斯莱一家为哈利提供了非常多的指导与帮助。韦斯莱夫妇为哈利提供了支持性的、充满爱意的父母形象,而比尔和查理则成为了哈利的偶像。
莫丽·韦斯莱对哈利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严厉而富有权威。她就像哈利真正的母亲一样,在三强争霸赛的时候照顾他,每个圣诞节给哈利也织一件“韦斯莱毛衣”。亚瑟·韦斯莱则是一个和蔼温柔的父亲形象,完全是红脸弗农叔叔的对立面。韦斯莱先生邀请哈利一起去魁地奇世界杯,在魔法部听证会的时候安抚并引导哈利,而且在哈利·波特听到自己和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关系之后安慰他。最后,比尔和查理为哈利展现了一个离开霍格沃茨之后的、积极的未来。
总结
从他大难不死的一刻起,所有人都对哈利那神奇的经历感到惊奇。每个魔法师都像麦格教授一样,在听到那个消息之后问出了同样的问题:“哈利是怎么活下来的?”而邓布利多的回答是:
“我们只能猜测,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
尽管我们只能猜测,但我们已经可以从一些方向来理解哈利是如何在德思礼一家的虐待中生存下来的。哈利成长的时候,他所在的家庭把他当成一个累赘,甚至是一个可憎的生物。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而童年的时候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一直被欺负。然而,当他获得了“改变人生的机会”,来到了支持他的霍格沃茨学校的时候,哈利成长为一个整体上很正常的青年。对于一个遭受虐待的麻瓜孩子来说,他有四分之一的机会能够正常成长,至少是没有“病态问题”,可是他能够像哈利一样在各个方面表现正常甚至超过常人的机会则要小得多。
哈利经常说自己没有什么个人特质让自己能够具有韧性,他甚至说:“所有的一切都是运气而已,我有一半时间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从来没有打算做这些事,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一切,而且我总是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然而,我们相信哈利的运气来自于四个主要方面:
(1)适应性强的气质;
(2)年幼时安全、充满爱意的环境;
(3)一个符合他的需求的教育环境;
(4)支持性的自然导师。
以上内容节选自《哈利·波特与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