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只能做“正确”而非“有效”的事情
有人把心理咨询师称作“心理医生”,但我们知道,它和在医疗机构中那些从业的“医生”之间有着诸多不同。比如在行动取向上,医生必须确保所作所为的“正确”(或曰流程的“科学”),而心理咨询师则更多地以结果的“有效”为导向。
以肌肉注射为例。待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后,再让患者褪下裤子露出臀部、在注射部位消毒、医生将针头刺入……按照教科书规定的操作流程完成注射。如果之后发生了诸如感染之类,医患双方一般都会认同为“意外”。但如果不是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哪怕结果达到了治病的目的(“有效”)且没有给患者造成伤害,医生依然面临被投诉的风险,因为医生做“错”了。
心理咨询师则不然。他可以毫无根据却非常肯定地告诉求助者说,“造成你心理问题的原因不是20年前的那次性伤害,而是现在的你根本就不爱自己的丈夫”。如果求助者相信了此话,咨询师以此咨询下去,她的症状减轻甚至消除了,就算成功。倘若仍以肌肉注射比拟:治好了病(“有效”)就行,至于是先露出臀部还是隔着裤子就把针头刺入,大可不必计较是否正确或科学。
◇ 心理医生认为有效比正确更重要
关注“有效”而非“正确”的理念,常常能使得心理咨询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遭遇“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异峰突起且游刃有余,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
诸多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差而前来求助,以冀求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目的。作为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问题,学习成绩的提升不该成为心理咨询的目标。按照本教程的操作思路,咨询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具体问题转换成心理问题,从而进入心理咨询关照的范围。如何转换?最常用的就是分解技术。这一技术受“水晶大教堂的故事”[注1]的启发,基于“复杂由简单组成”的认知,将复杂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目标分解成相对简单的心理问题,再用“心理咨询目标的七要素”予以衡量,最终与求助者商定为本次咨询的目标。
逻辑推理如下:成绩→过程→状态→兴趣。亦即:孩子的学习成绩取决于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则由学习时的状态决定,而学习时是否进入状态则取决于孩子是否对学习有兴趣。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孩子具有像某些人看连续剧一样的兴趣,每晚8点播出,他会提前一段时间坐在电视机前回味/复习着上次看过的内容,并期待着接下来的情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先进入了状态,继而就是眼不离屏幕从头看到尾还意犹未尽——有了这样的过程,如果提问他或就此考试,这个孩子会把自己的所见所谓以及所思所想非常完备地给出答案,何愁成绩不高!
如此这般,作为一种社会性动机,学习兴趣是心理现象,理应受到是心理咨询师的关照。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意味的问题,回答起来可能很容易,但是落实在具体的操作上却极为困难。近年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几乎是全社会的共识,各种各样的方法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不具备可操作性且立竿见影效果的大道理和具体指导,都只能让求助者失望。心理咨询师必须拿出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或策略。
《学记》是我国古代的第一本教育专著,其中有语云:亲其师,信其道。由此,咨询师可以推论,“亲师”是“信道”的必要条件,而“信道”本身就离不开对“道”的兴
趣,即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俗地讲,亲师,就是和老师搞好关系。
至此,以上分解技术可以如法炮制。
——引自 李克富:心理咨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