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列网络微课开启以后,受众不是很多,估计最终也超不过百人。一开始我以为会有更多一些的人喜欢,比如第一次课报名的就有240人左右。可是实际来上课的不到40人——这让我回过神来了——这样的课程不会有很多人听!因为,生命是个沉重的话题。
但是参加的人的参与和体会程度,都非常的深刻。他们经常讨论一些真正的问题,产生一些真正的领悟。下面是我整理的跟为什么要开设这个课程有关的部分讨论内容。
其实关于生命的讨论,可以站在高处鸟瞰身心世界,能够很清晰简明的理解人心和人性。不会像原来,像在海水中扑腾看不到全景,看不到陆地,在水天一色中找个方向都困难,迷茫一片。当然你也是可以走进去的——只是你是在知道全貌以后走进去的。
心理现象,只是生命运行中的一部分表征。就像是一架机器运转,会输出力矩,心理就象好比是输出的力矩及其后续传动过程;对生命本身的事实和规律的观察,则像是对机器本身的完整观照,这个观照包括了输出的力矩及其后续传递。
描述心理的时候,很容易体会到的是“我”、“心灵”之类的主体。我们以为心理学描述的主体就是我们心中唯一的自我。其实,这样的主体层次很低,有点像一个单位的基层员工,在机构运行系统中处于底层,没有决策权、知道的信息很少,很不容易理解自己更大一点的处境和真正的使命。在人的精神系统中,这样的主体还有更高级的,这就像单位的中层干部、决策层干部和老板、行业和地区系统、国家政权和社会文化系统、国际关系系统…层次完全不同,能耐也各不相同.
我们非常熟悉的潜意识,其实也是分层次的, 有等级的. 意识和潜意识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合起来构成某个层次的自我. 因为这些自我的层次等级不同,所以潜意识也有不同等级层次。
人的内心世界的结构,他的复杂层度非常的高。不像我们想象的,分成几大块似乎就完事儿了,好像是一个平面结构或者三维结构。实际上他的维度和体量跟宇宙世界的复杂程度一样的高,甚至更高。理解精神世界,就像理解物理世界一样复杂。你看我们理解物理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门类有多少,我们针对物理世界做的功课有多复杂,我们授予了多少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位,有多少专家、大师,有多少职业资格和职称,你大概也就可以联想到精神世界的复杂程度。
精神世界不能完全使用物理学方法,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论和独特的技术体系,甚至思维工具都应该不同。
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比如时间、空间、生死,其实都被人们固化成了类似于物质的东西了,他们的实质其实只不过是我们的思维工具。要理解精神世界,要理解生命,时间、空间、生死这些概念肯定不是合适的思维工具,因为这些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对大多数人来讲,生活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运用的概念,用来研究改造者肯定是有问题的。
生命系列讲座,抛砖引玉,试图启发听者从整体上理解生命和精神现象。这样容易体会到不同的思维工具;容易看到,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来研究精神世界的不恰当性。这样所获得的意义和价值我想你是可以理解的,心学和心理学的区别也能够在那里感受到。
这样能获得更加合适的方法论、观察工具和观察方法。
想要关注生命话题的,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