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春节相亲成必修课?心理学中的七种爱情形式你经历过哪种?

春节一过,上班的这几天大家就开始吐槽自己春节期间“被相亲”的经历。“节前没回家的时候我妈就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初二到初五的行程,就是见各种相亲对象,初三那天上午和下午各见了一个。真是比上班还累啊。”谋公司白领小刘说。近几年,过年回家“被相亲”、“被逼婚”已经成了常态,这让一部分适婚青年变成了“恐归族”。

《婚姻法》规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今年,最大的一批90后已年满26岁,90年出生的未婚青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到了晚婚的年龄,这让那些还没有结婚的80后更是闹心。“有对象了么”、“什么时候把对象领回家啊”、“啥时候喝你的喜酒啊”这些问题成了未婚青年春节期间最不想听到但是听到的最多的话。大多数子女反感春节期间相亲有部分原因是被父母亲友逼着去的,而不是心甘情愿地去相亲,毫无心理准备,像这样赶场式的相亲是很难擦出爱情火花的,并且很容易引起当事人反感心理

今天我们聊聊心理学中的爱情

什么叫爱情

这是自古以来人们拼命探索的难题。为什么难?因为不管怎样描述,如何定义,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

瓦西列夫说:“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是男子和女子的性欲,是延伸种属的本能。”这个定义有道理,若无性欲,无种族延续本能,“爱情”便无从发生。可是,如果仅仅如此,爱情问题就变得十分简单了,因为任何一个男子和任何一个女子都可以发生“爱情”,进一步就是生孩子,没必要“挑挑拣拣”,只要能满足性欲,能把孩子生出来便万事大吉。然而,实际上的爱情绝非如此单纯。

《信徒》中这样描述: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瞬,我飘然成仙,不为求长生,只愿保佑你平安的笑颜。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歌,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诗经》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表明一个小伙子“好逑”一个女子,不单是出于性欲(种族延续本能),而且还有其他欲求。其中之一就是“窈窕”,只有“窈窕”,才能满足心理上的美感需求。另外,男女间的爱情还需要满足依附本能,即社会本能的需要。譬如,男女之间的“爱”,必须由“恋”来支撑。有“恋”才能生“爱”。“恋”是什么?“恋”是与生俱来的依附本能,是发自人性的内在需要,即“依附”需要。

综上所述,人类的真正的爱情,绝对不是性、美感、依附等单一因素的满足与情绪体验,其动力当然也不是单一的生物本能。爱情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这三种需求源于人类的三种基本属性,即源于人性。爱恋的原始动力,是三种本能的综合体。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角度说,所有全面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爱”才可以定义为“真正的爱情”,否则,便是残缺的、畸形的爱情。从上述解释来看,爱情又是一个概括性的词汇。我们在说明爱情问题时,有时侧重于性满足,这时用“性爱”一词表达;有时侧重于与依附体验,就用“恋爱”一词表达;有时侧重于心理上的满足,便用“情爱”一词表达。看来,人类在探索自己的这类问题时,的确花费了心力,做过精细分类。

爱情下定义很难,但是心理咨询中没有定义就无法讨论问题,为此,只好明知难为而为之。试给爱情如下定义: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心理学家提出不少关于爱情的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关于爱情的理论是sternberg(1988)提出的三元理论。认为爱情有三个成分构成:

一是:激情:指情绪上的着迷,它是动机性的,激情与生理唤醒有关,有些和性有关,有些则源于需要和个性特征。

二是亲密:指心理上的喜欢的感觉,要和对方加强联系,包括善待对方和给予支持等,它是情绪性的。

三是承诺。其中激情、亲密、承诺指心理或口头的预期。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7种爱情形式:

喜欢式爱情:只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激情、亲密和承诺俱有。

七种爱情形式,你经历过哪种?直接在文墨评论,也聊聊你在春节相亲的经历与趣事和心理活动。

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很大的心理规律与心理学因素,有待我们探索剖析,时刻关注心理快讯,了解热点背后的心理学因素。

本文版权属于《心理快讯》,转载务必告知,并请注明:来自心理快讯微信号:xinlikuaixun。欢迎各位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好的心理快讯至邮箱:2418234611@qq.com,心理快讯QQ群:205017315。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必修课  必修课词条  相亲  相亲词条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形式  形式词条  春节  春节词条  
综合

 致未来的女儿书:亲爱的宋小妞

虽然你还未出世,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和你说话了。亲爱的女孩子,你出生那天是你妈的受难日,你出嫁这天,就是你爹的受难日。而这种受难之中,又分明饱含着莫大的幸福。从此...(展开)

综合

 这些细节和谐夫妻关系

无论是婚姻中的夫妻,或者那些意义深远的重要他人,维持一种快乐、健康的关系总是花费功夫的。为了加深感情所做出的努力对于夫妻双方(或者重要他人)都是一种享受,因此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