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专栏 | 林紫:与孩子一起远离“自然缺失症”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雅斯贝尔斯

2月3日,带圆子一起飞往天边的喜马拉雅,和其余20来位大小伙伴一同穿越开满鲜花的国度——尼泊尔。

尼泊尔吸引我们,因为佛陀,也因为这里生长着800多种鸟、500多种蝴蝶和600多种特有植物,因为这里有雪山和阳光、有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在丛林里各个未知的时刻……

因为共同的热爱,一群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人就有了共同的兴趣和使命:“自然教育”——不只给孩子、也给大人自己。

我们都需要自然教育,因为城市里生长的我们,一不留神就可能患上“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最早由专门研究家庭关系和儿童教育的作家理查德·洛依提出,他写了本《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提醒人们注意,孩子们对自然的知识越来越多,和自然的接触却越来越少,这也许是很多令人担忧的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

其实不只是孩子。太多的成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无暇接触自然,被来自书本的知识和对错判断占满,成为只会使用左脑的人。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度使用左脑的人不幸福。”因为左脑只负责成功,右脑才提供美和喜悦感、使人体分泌与幸福有关的内啡肽。左脑说,你必须Doing才有意义;右脑则说,你只要Being就可以。

于是,强迫、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赶着趟儿地朝过度使用左脑的人们涌来。拥有一流的音响设备,听音乐时却满脑子想着“左声道还是右声道”;希望运动减压,运动起来却一心想赢而变得更加焦虑……

于是,十余年来我一直在给科学家和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工程师们讲授“右脑生存术”,而右脑生存的最佳练习,是回归自然,心存敬畏、谦卑和感恩地承认:我们是和万事万物一样的存在。

我们是一样的存在——当你与各种动物一起徒步在奇特旺,当你与雄鹰一起飞翔在鱼尾峰,当你捧起牛粪给桃树施肥,当奇朗村的孩子们视圆子如姐妹,当大大小小的营友因为大象的故事而落泪……当你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样的存在,许多心理困扰便会悄然离开,因为你找回了与自然的连结,而这份连结,可以提供终极的归属感,让你拥有安静生长的力量。

我们是一样的存在——当你在杜巴广场被庙宇与鸟兽所环绕,当你在千年菩提树下看孩子们玩木头人游戏,当你抬头见到日月星辰,当你低头却依然撞到低矮的门框……低矮的门框,随时在提醒着你问自己:谦卑够不够?柔软够不够?

足够谦卑和柔软的时候,便有了更强的心理弹性,帮助人坦然面对人世间的各种压力、烦恼与不确定。

十六年前,我曾送给一位患轻度抑郁症的女孩一盆文竹,请她每天记录文竹的变化并定期与我分享。一年后,她不仅自己康复,而且也成了“送文竹的人”,因为小小的文竹让她对大自然的造化与生命力深怀敬畏与感恩。

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先生或许是最早将广义的“自然教育”与“心理治疗”完美结合的人。患者从卧床禁语到接触自然、手工劳作,慢慢体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于是,连顽固的强迫症也不再成为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自然与人们身心健康之间的关联。

康奈尔大学环境心理学家的报告说:生活越贴近自然孩子,在面临生活中的压力时会产生越少的心理负担。孩子的家庭周围自然环境越多,孩子就越少会出现多动、焦虑或消沉等行为。

挪威及瑞典的学者也针对学前儿童做了相关研究:两组学前儿童,一组每天在普通的游乐场玩耍,一组在有树木、岩石的自然环境中玩耍,他们每天玩耍的时间相同,一年之后,在自然环境中玩耍的孩子表现出更强的平衡能力及运动能力。

自然和人的身心健康之间,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联系。

这两年,我在全国各地给家长们讲授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一次在南方讲课,听到一个令人心碎落泪的故事:一对家境不富裕的夫妻,偷偷生了二胎又怕罚款,于是将孩子藏在家中四、五年,从未见过天日。等到终于敢把孩子“放出来”,才发现孩子有了非常严重的身心问题。

虽然大多故事不会这么极端,然而丧失与自然亲近本能的孩子却比比皆是。不少孩子自然心怀恐惧而非“敬畏”,他们唯一熟悉的是各种电子设备,而这恰恰是父母们不经意间犯下的“罪”。博卡拉的一个清晨,我带着圆子在屋顶看日出。太阳出来那一刻,圆子和我一样激动,举着她自己的MINI IPAD不断地拍摄。我突然意识到,IPAD镜头里看到的日出和天边的日出完全不一样,而对一个小生命来说,静静地观看和体验日出的美,该是多么的难得和珍贵。知道错在自己,我立刻先收起手中的相机,蹲在她身边帮她慢慢放下IPAD,用肉眼凝视美丽的天空、看雪山被朝阳镀上一层暖暖的金色。

于是,从博卡拉前往加德满都的八小时长途车上,5岁圆子有了”作诗”的灵感。诗句像纷飞的花瓣随口就来,我只能凭借印象为她整理记录,虽然稚嫩,却是一个孩子送给大自然最真诚的感恩礼。

《欢乐的孩子走在青青的石板路》

作者:小圆子(自然名:小河)

小小的鱼儿游在静静的河水中

白白的云朵飘在蓝蓝的天空下

鲜艳的野花开在绿绿的田野里

轻轻的风吹过

把甜甜的花香送给我


远远地飞来一群小鸟好活泼

衔来种子  五彩缤纷地飘落

落进温暖的土壤  像做梦一样

欢乐的孩子唱着歌

走在青青的石板路上


小船儿轻轻地从湖面上划过

大象带我们去看小动物

高高的山里面藏着古老的树木

滑翔伞一个一个地落下

我们坐的车哐咚哐咚


我们住的小屋干干净净

我们在草地上玩“1、2、3”木头人

Aasta姐姐抱着我好舒服

欢乐的孩子唱着歌

走在青青的石板路

感谢活动主办方“登龙自然教育”所有有爱有使命的小伙伴们,感谢自然导师Tiger在《MR.树》中所写:“愿我们的孩子们,在未来的精彩生命里,如MR.树般:不喧哗 静寞生 不纷争 自成形!”

我想,这就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心中诗意而深邃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愿每位父母,都做一棵这样的树。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感谢登龙Tiger拍摄的Mr.树

版权声明:林紫心理堂所有专栏文章系林紫专家们原创。分享是美德和善行,我们乐意你的传播、转发、转载你所喜欢的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林紫心理堂(LINZI-1998)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缺失  缺失词条  远离  远离词条  自然  自然词条  专栏  专栏词条  一起  一起词条  
综合

 怎样抚慰一颗焦虑的心

“焦虑”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却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缓解方法。本篇文章从心理学的焦虑解答了焦虑的根源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让你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焦虑。当然,对于个人...(展开)

综合

 为何我们的教育那么苦逼呢?

中国关于学习的成语习语,多半和“吃苦”有关。比如“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等等等等,难道学习就不能成为快乐有趣的事情吗?——...(展开)

综合

 90后:让特权闻风丧胆的一代!

听着郑智化的《大国民》,想着四川最近发生的什邡事件:贪官污吏,只手遮天;一边想说:四川人民及90后们,大家辛苦了,挺你们!本人绝不会容忍他们指鹿为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