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仁心理咨询 豆豆文
我并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演讲,也没有细想过通过演讲观众要获得什么自己要得到什么。以前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发表简短的演说或是传达信息,我想的最多是快点结束。我怕站在聚光灯下,怕所有人目光的注视,我知道演讲不是聊天,可以随心所欲,也想要在演讲中带给别人什么,却往往差强人意。《高效演讲》带给我的是说话的艺术,是沟通的技巧,需要重新建构或是调整我的图式,来塑造新的谈话方式。
我们这里所说的沟通是有目的的沟通,不是和朋友的相互调侃。这类沟通不在于自身完成这项任务,而是完成沟通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人是自私高傲的动物,怎样做到让观众乐于按照我们所说的做,这就需要高效的沟通的。沟通的大纲带给我们的正是基石。在进行沟通之前,应该有一份沟通大纲:结果---在谈话结束后,听众将决定或同意····;关联----为什么听众应当在乎;要点---用一句话表达你要传达的信息。这份大纲应该是让我们有这样的认知:要让他采取行动,他需要知道和感觉到什么。
有时候我们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是在激昂的演说后却发现收效甚微。这个时候往往是我们在内容和结构上没有加以修饰造成的,就像这样一个怪圈:同一块肉在厨师手中做出的可能是美味佳肴也可能寡淡无味。《高效演讲》为我们提供了路线图,让我觉得有迹可循:一是坡道,七秒钟就可以决定观众是否要继续听你的演讲。花掉这宝贵的七秒来介绍自己,整顿纪律或是讲你不擅长的笑话,那你在一开始便下了一个概率很小的赌注。这将导致你整场的演讲陷入无可救药,开头虽短却要谨慎。二是发现,良好的开头会为我们的主体铺上康庄大道,这时候我们应当徐徐渐进展开我们的目的,不是漫无边际而是有点有据,条理清晰。最好是总结为三点进行,“三”是奇妙的数字,大多数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原因我无从探起。三是甜点,值得深思的是,现在大都的演讲偏爱以提问结束,这样会出现两个极端的结果:寂静无声或是热闹非凡,往往前者居多。迈尔斯告诉我们,结尾是点睛之笔,就像晚餐后的水果西点,给人酣甜,口留余香。
其他,在演讲中我们要临危不乱,更当以真诚的心对待我们的听众,我们的身体语言和周围散发的场也是极为重要的存在,仙风道骨的人极具魅力,像手冢领域一样吸引着周遭的一切。我们演讲的认知来自于不断的积累和调整,整合出一套不仅适合自己的法则更可以融合他人,这样的境界是所被追求的。
将演讲当做分发礼物,他们也会感受到来自于你的爱,接纳你。你不会觉得是一份累赘,而是乐此不彼。
更多资讯:成都渡仁心理咨询www.cddu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