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突破
——游戏力实践活动报告之二
陈义萍/壹心理咨询师主播
2015年1月8日晚上20:00,父母视界《游戏力》实践分享活动第二次。
这一次实践活动前,馨语收到了7份亲子游戏案例。活动开始之后,馨语一下子端出这7个游戏,分享的过程中,又有伙伴现场分享游戏,真像是一次游戏大餐。浏览完这些案例之后,群友们纷纷发表感慨。
现在,让我们先欣赏几个游戏小片段,重温一下,看看是否还会和那时有同样的感受呢?
游戏一:分享人·火星
早晨她的小脚冰凉的,我怕她受凉,便把被子捂住她的脚。因为前几次感冒几乎都是受凉引起的。结果她坚决抵抗,不领我的情呢。我一想,昨天做了面包,她对烤箱很感兴趣。我说:赶紧把小脚放被窝里烤一下。她马上来劲了,说:烤热了就能吃喽。于是开开心心地把小脚伸进了被窝。
游戏二:分享人·索茶
刷牙的时间又到了,孩子依然不配合、耍赖。前天我灵机一动,对她说:“清洁小卫士,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好不好?”孩子一听到有任务,立马来了精神:“好啊,什么任务!”“爸爸的牙里长了大牙虫,我们去帮他把牙虫消灭,好不好?”
小家伙立刻奔向卫生间:“好啊, 我去拿牙刷,给大牙虫都消灭了!”于是她拿着爸爸的牙刷给爸爸刷起牙来,我又把她的牙刷递给爸爸,爸爸说:“谢谢你帮我消灭牙虫,为了感谢你,我也来帮你的牙齿做卫生吧!”
就这样,父女俩,你帮我刷,我帮你刷,可能的一场刷牙大战变成了其乐融融的刷牙游戏……
游戏三:分享人·箫月
孩子总是不愿穿尿不湿。
妈妈:来,我们在地垫上穿,看看能穿上不呢?
孩子: 不穿,再晾一会儿。
妈妈:好,再晾一会儿。
孩子:妈妈,给小鸡鸡配音。
妈妈(嗓音变细,音量变小):宝贝,我是小鸡鸡。
孩子:你怎么撒尿呢?
妈妈:我啊,“哗哗哗”......
妈妈(灵机一动):宝贝,你问小鸡鸡爱穿尿布湿吗?
孩子:小鸡鸡,你爱穿尿布湿吗?
妈妈(夸张而开心的):我啊,爱穿啊!(央求)陀陀,你躺下,让我穿上尿不湿吧?
孩子躺下。
妈妈:我啊,最爱穿尿布湿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故意增多说话内容,留出足够时间)?因为,穿上尿不湿,尿就不会尿到地上,给我带来方便呢!
尿不湿穿好。
是不是很感动?也很惊喜!转念之间,游戏扭转了危机,变战争为欢乐了!在这些游戏里,能感受到父母们的智慧和耐心,还有孩子们的快乐。吃饭、刷牙、穿戴,这些原本会遭遇孩子各种反抗的日常事务,经由游戏变得快乐有趣了,孩子们也更愿意配合。
不过,父母们又表示,这些带着目的的游戏,往往第二遍、第三遍就不好使了。而且,父母们的情绪在事到临头的时候,往往很难维持这般平和与欢乐,搞不定孩子的时候总是容易情绪失控,就更没有心情进行头脑风暴陪孩子玩游戏了。
的确如此,游戏能够解决难题,往往是因为给孩子制造了一点新奇感。而这种新奇感不会常有,尤其像刷牙、洗脸这类事情,每天都要上演,当游戏不再新奇,慢慢就会失效。
于是,馨语问大家:我们的游戏力实践小组的意义在于什么呢?肯定不只是为了分享这些精彩的、成功的案例。我请大家思考:这些成功的游戏案例,为什么会成功呢?
童童分享了她的体会:
实施游戏时,我发现如果自己的心情平和,即使时间紧迫,也能很好地解决我和孩子之间的需求冲突,但要是我自己急躁,矛盾冲突反而会升级。比如,早上上学,当我有心事的时候,用各种游戏招呼他,总觉得他不配合;当我没事时,我们就会很顺利。我想,这应该是我的心境影响了孩子吧!当我急躁的时候,我就看不见孩子的需求了。
馨语也认为,父母的心情状态是一方面的因素,急躁的时候,自己就先进入防御状态了。还有一方面的因素,就是我们和孩子的情感联结的状态,是处于联结状态,还是处于断裂状态?
通过游戏,父母可以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通过父母们一起分享游戏实践的经验,我们可以更接近自己的感受体验,可以分析亲子游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随后,火星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
孩子脊柱侧弯,需要经常锻炼,弯腰、扭脖子、扭身体。但是孩子不愿意锻炼,还太小,才两周岁多一点,妈妈用过威胁说要去医院动手术,玩做操游戏,等,至今没有好办法能让孩子爱上锻炼。
可以看到,当一些事情,成为必须常规重复的事情,往往就不好办了。但是,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在线活动的伙伴们都不淡定了,纷纷给火星出主意:陪孩子一起扭;小老师教游戏,你做她学,她做你学;抱着孩子扭;让孩子学舞蹈,和孩子一起做亲子瑜伽……
难题面前,大家的焦虑都被激起了,积极地想各种办法。馨语也同样,暂时抛开了带领者的角色,加入了给建议的队列。
火星倒是更淡定:我现在可以做到的是,她不理我,我不动气,不急躁,随她去吧,下次再试。但确实缺少有效的办法,我得多想想,多尝试。
火星的淡定也帮助馨语重新把自己拉回到带领者的位置上来。馨语问伙伴们:我们对“游戏力育儿方式”有什么样的期待呢?期望“游戏力”能帮助我们化解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吗?
小组伙伴们表示确实对“游戏力育儿”或其他育儿技能有这样的期待,希望学习到的育儿技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烦恼。
在随意话聊的过程中,大家的思考逐渐深入。
火星再一次推动了大家的思考。火星说:
我现在对游戏力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想法。日复一日,游戏慢慢渗透到我和孩子的生活中。我发现,那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习惯。当习惯了,推动游戏发生的便不再完全是动力与激情了,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思维模式了。
馨语问火星,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从“我应该用游戏”,到“我需要用游戏”,再到“我这样做”,游戏怎么成为了一种自然反应模式?
火星说:是蓦然回首,忽然发现的。哈哈。过程差不多就是只看当下,只做当下,没有更多的想法。”
馨语理解到:在当下的互动和感受,看到孩子的状态,当下由心而动,自然反应。
一直潜水的索茶,忍不住冒泡,给火星献花点赞。
这时,我们的活动已经进行了一个小时,童童有了新的觉察。
童童:我以前好像一直把自我成长和育儿是分开搁置的。一直在说自我成长,遇见事情是去觉察了,我为什么这样,偶尔一瞬间想明白,觉得是自己成长问题,被别人影响。但是在育儿上,总以为自己看书多,知道很多,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带孩子,可是发现做的时候很混乱,根本没有自己真实的想法。(馨语澄清:觉察到自己应对事情的方式是被别人影响的;在养育孩子的事情上,是在根据书本养。)总之,没有自我。
看见群里妈妈们每个人的成长,挺羡慕的。而我自己还是在混沌状态。我可能还是没有接纳自己吧。好像我对自己的要求太多,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期待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有了孩子以后,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看各种育儿书籍、中医书、心理学的书,一直就是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不想强加自己的期待到孩子身上,也一直以为自己在这样做。
我最失落的是我觉得我看了这么多,应该明白很多,懂得很多,可是在和大家聊天时,才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不懂,这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失败吧。工作上只是应付了事,一门心思放在育儿上,却还是不行。
每次看到大家讨论都很有赞点,而我只会看着想:说得很对。我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
童童的一番话,让潜水的伙伴也忍不住冒泡了。
蓝梅:我养老大的时候也是看书,但怎么学怎么走样,因为太死板硬套了,结果也是很迷茫。
这些回应让童童也更有感触:是这样的。觉得自己用时很混乱,可能也是我前面说的容易被别人影响,而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怎么做呢?我真的很是苦恼,最担心的还是我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我不希望孩子也像我一样老是被别人影响。
馨语也忍不住感叹:我们看了很多书,我们和书很亲近,却唯独没有和自己亲近,没有和自己的感受亲近一点。
童童:这样一问,我居然都不知道怎么描述了。很黏我,我在时,都是找妈妈。但我不在身边时,他也能很好地和照顾他的人在一起,自理能力不错,运动能力不错,语言表达差一点。
离开他的时候,我会感到焦虑,担心孩子融入不了幼儿园,害怕老师不耐心对待我的孩子。每次送他进去幼儿园,他要是开心进去了,我会很放心地离开,要是他哭着进去的,我得抱着视频看着,直到看到他好好的。
孩子回家从不提幼儿园的事情,这样我只能靠猜想了,还会有悲观的想法。我希望孩子能说说他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会不会受委屈。
看,是不是我的控制欲很强,想掌握一切?明明直到这样更不好,更会影响孩子,但是就是控制不了。
馨语:我到时候没有感受到控制欲,我看到的是你的担心。我有些好奇,你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呢?如果不担心孩子了,那么你会担心什么呢?
童童:刚开始时是担心他和小朋友冲突。还会担心孩子有情绪时老师没有安抚他。不耐烦的时候,我会迁怒老公,觉得他不能分担,带不好孩子,让他带孩子,结果一会儿就把孩子弄得哇哇大叫,只能看电视解决。于是,我就会生气,就会想他的不好,看不见他的好了。虽然事后也明白自己这样不好,但在当时就是会生气。今天白天还在想,弄个清单,把老公的好写下来呢。
馨语:嗯,或许可以一试,写下老公的好,也写下你的好。
童童:嗯,可以从这个开始。我以前是很不喜欢表达自己的,像这样和人剖析自己好像特别特别少。交流沟通,是我的最弱项呢。
馨语:那么,今天,你做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童童:算是,虽然还是敞不开。
馨语:嗯,那我们今天就到“突破”暂停。各位晚安!
陈义萍
杭州东方心理分析研究所专职心理咨询师
父母视界家庭教育讲师
父母视界众筹学苑QQ群:453263112
微信公众号:FMSJ2013(父母视界)、hzdfxl(杭州东方心理)
新浪微博:陈义萍亲子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