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曾经和你一起上厕所、一起抄作业的小伙伴吗?你们的关系还是一如从前吗?对此我想说的是,这个问题触到了我的痛点。因为我和TA的关系不只淡了,而且散了……
我想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有过那么一个“好基友”,有些甚至好到让彼此的男/女朋友吃醋的地步。但是好景不长,不管这好景是持续了三年五年还是三五十年,有一天我们还是意识到了一件可悲的事情,那就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死”在了对方的通讯录里,彼此断了联系。回想一下,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或许我们可以将责任归给不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无法跨越的空间距离,又或者悲观一点的说法是:可能有些“好基友”就是无法“一辈子”吧,比如那位心理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弗洛伊德,他与他的“好基友”之间的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例证。
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
在《弗洛伊德的使命:人格与影响力分析》这本书中,作者弗洛姆是这样描述弗洛伊德和他的“好基友”之间的友情的:
“弗洛伊德与一些至交走着相同的道路:几年内亲密无间,而后完全破裂,而且常常达到仇视的程度。这就是他和布洛伊尔、弗利斯、荣格、阿德勒(Adler)、兰克(Rank)以及费伦齐(他是弗洛伊德忠诚的学生,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与弗洛伊德及其运动分开)之间的友情所遭到的厄运……”
弗洛伊德与弗利斯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友情,尽管没有像与布洛伊尔和弗利斯的友情那样亲密、知己,然而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相同的进展:殷切的希望、高涨的热情和最后的破裂……”
“弗洛伊德和他依赖最多的其他一些人的关系,特别是和阿德勒、兰克、费伦齐的关系,也同样循着他与布洛伊尔、弗利斯、荣格的关系所走过的路:热烈的友情、信任、依赖,迟早变为怀疑和憎恨……”
弗洛伊德与阿德勒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曾感慨自己在友谊面前的无能为力,现在我知道,连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也是如此,不禁宽慰了很多。话说回来,我“闹掰”的小伙伴也就一个,而弗洛伊德却“闹掰”了N个。为了拂去这份“好基友无法一辈子”自带的苍凉感,我想说,毕竟我和我的“好基友”之间“爱过”,弗洛伊德和他的“好基友”之间也曾“爱过”。然而弗洛姆却跳出来反对道:“缺爱”的你们怎么可能“爱过”?
弗洛伊德与兰克
在《弗洛伊德的使命:人格与影响力分析》一书中,弗洛姆是这样解释弗洛伊德与他的“好基友”之间这种病态的友情的:
“弗洛伊德对母亲形象的依赖,不仅限于他的妻子和母亲。这种依赖也转移到男人的身上,有像布洛伊尔(Breuer)那样上了年纪的人,像弗利斯那样的同代人,还有像荣格那样的学生。但是,弗洛伊德有强烈的自尊心,以独立为荣,对被保护人的地位极端厌恶。这种自尊心促使他压抑依附感的意识,当朋友不能充分行使母亲的职能时,他就断绝友情,完全否认这种依赖……”
弗洛伊德与费伦齐
或许,包括我在内,那些无法维持一段长久友谊的人,都曾受到这种心理的支配。一方面我们要求独立,憎恶成为一个被保护人;另一方面,我们想要别人保护、赞许、照料。可以说,那些无法维持一段长久友谊的人一生都在这一矛盾中挣扎,唯有直面这一矛盾的人才有可能跳出这一矛盾。对此,弗洛伊德选择了逃避。通过弗洛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因为这一矛盾,他遭受了诸多不幸;而我,在听了弗洛姆的分析后,选择承认这一矛盾,但是我又能否跳出这一矛盾呢?
微信ID:wpc_psy
世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