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走近孩子内心系列三:学会与孩子更好的沟通

文/占海燕

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存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困扰于我们自身的很多情感,情绪等身心症状困境,都和我们内在小孩的状态有关,有的人,外表强大,有魄力,但他能感觉到那是一个部分的他,也会在脑海的经常的一念,或是阻碍退后,或是否认泄气,或是胆小怕事,或是心生不满的声音,影响着自己的状态,有的可能会被来自内在阻碍的声音所操纵和控制。来自我们内在阻碍的声音,与我们的内在小孩,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关,童年接受到的教育和深埋心底的信念影响着自己。当你已成年,你需要努力的成为独立的自己,与过去的不合理信念做协调和化解,用成人理性全面的思维去重新看待而非童年孩子带着对父母的崇拜和信任,非理性的全盘接收来自外界的对待和评价,以及来自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负面评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想我们成长经历中的经历,我们无法改变父母,无法抱怨父母,他们已在他们的能力和阅历范围内,做了最好的努力,就像我们也在尝试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一样。孩子是来到家庭旅行暂留的路人,孩子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去练习了解他,倾听他的技巧。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大声清楚的表达以让我们知道,无论是通过言语,情绪还是身体的表达。孩子和成人就好像两个星球,有不同的模式和需要,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讲秩序,懂礼貌,按流程办事。但孩子可不注意这些,在孩子的世界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有多少的孩子生来会想要在意他人和社会怎么看他呢?家长花很多的时间调教孩子,以让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然而,家长的台服越强烈,孩子越反抗。有一些植入家长内心的对待孩子的习惯和信念可能会时常的冒出来,明知不应该,却难以克服,需要家长时常的反省和觉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些让我们受挫的教育方式,我们是不是还一如既往的运用在孩子的身上呢?

孩子的行为没有符合社会的规范,没有按照流程进行,家长会怎么处理呢?

1.责备和问罪

比如:“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把你的脏手按在门上,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你怎么老是这样?到底怎么回事?...” 如果你是孩子,你的丈夫/妻子或老板和你说这样的话,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2.谩骂

“把房子弄这么脏,你真是个懒虫,简直懒的跟猪一样”

“来,我来喂饭给你吃吧,这点事都做不好,就知道哭”

如果听到这样的谩骂,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孩子的内心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你可能会说,“孩子不懂事,他怎么会难过,你看他一会儿就没事了”,那我只能说,你真是一个心大的父母孩子没有情绪的表达,源自他对父母的忠诚和爱,没有表达不代表内心没有伤害。

3.威胁

“你再碰电泡的话,你会被电死的。”

“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我让抓人的人贩子把你带走”或者说“你再哭,我让警察把你带走。”这个方式通常对于孩子的哭闹很快见效,孩子强制自己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情绪,在强大的恐惧面前,把自己保护起来,成人会觉得好玩或者见效,但在孩子的内心,那是何等的恐惧体验,甚至是不被爱,没有安全感,不受保护,进而胆小懦弱,对外界缺乏信任,心生不合理的信念: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自我的价值感降低,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外面的危险,心理问题继而产生。

4.命令

没有人是喜欢被别人命令的,如果你的老板或朋友用命令的语气和你说话,而你不得已的去做了对方所命令的事情,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5.说教

比如: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你知不知道好的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你必须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对方尊重我们,那我们就一定要先尊重对方,我们就要对人有礼貌。没有礼貌的小孩,别人是不会喜欢的,也不会有人愿意和一起玩,知不知道?下次见到老师要和老师说打招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看到这里我想你也烦了吧,如果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和沟通,你会愿意和对方接近并说出你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吗?

6.警告

“小心点,别让车子撞到你了。”

“看着点,别烫到自己了。”

“穿上毛衣,要不会感冒的。”

“别爬到凳子上去,会摔下来的。”

......

啊!听到这里,我在想,为什么不好的事情好像总是会发生在我们在乎的孩子身上呢?这是父母孩子的一种爱,但这种爱其实是父母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的转移,说了这个话,父母便安心一些,孩子则会接过来这份担心和恐惧,孩子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到处危机重重,我做什么事情都会有麻烦。 

7.控诉

父母有时候也会控诉自己的孩子

比如“你们俩这样是想折腾死我吗?我们再这样我就要犯心脏病了。”

“你看到我头上的白头发了吗?都是因为你让我操心的。”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和你爸爸离婚了。”

听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孩子的内心当中是很内疚的,他觉得父母过的不好,是因为自己,孩子会觉得是自己不好,都是自己的错,甚至怀疑自己存在的必要性,或是隔离自己的感受,不在乎父母任何的言语感受和控诉,内心早已很是愧疚或愤怒,而这份情绪被孩子压抑。

8.比较

父母经常会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这种比较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弱项和对方的强项做比较,而比较的对象也许有很多个,父母的动机是为激励孩子进步,但很多孩子往往感受到的是“我不如别人”,“爸爸妈妈其实根本就不喜欢我。”“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我恨她,都是她的错。”

9.讽刺挖苦

父母如果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会让孩子受到很大的伤害。

比如“你明知道今天要考试,你还起来迟了,真是明智。”

“什么?你想参加学校的舞蹈队?算了吧,就你那身材。”

如果有人和你说这样的话,你的感受会是什么样呢?你可能会很愤怒,并告诉自己,这个人不可交。但是如果是父母孩子说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也会觉得愤怒,但是父母不能选择,孩子会将这份愤怒转向自己,觉得父母真是讨厌或者是心里默默的想着要怎么样的去报复父母,也可能会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做不好。

10.预言

父母孩子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然父母的话孩子也会很用心的去听,不管表面上是否在意。父母孩子做出预言式的判定,比如:

“你的这个脾气和秉性,以后一件事情都做不成。”

“你这么自私,没有人愿意和你玩,你不会有朋友的。”

“你这么丢三落四,以后出去肯定会被人嫌弃的,以后工作肯定也做不好。”等等

孩子在潜意识里是忠诚于父母的,而潜意识是盲目的。父母的言语对孩子来说那么的重要,父母的预言对孩子来说也是那么的重要,很多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真的实现了父母童年对他的预言,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父母预言式的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我很没用。”“她说的对,我不会有出息的,这是命中注定的。”或者“我会让他们信任的,我要证明他错了。”不管是什么样的信念,在孩子的内心中已造成伤害,也让孩子父母的距离拉远了。

看到这里,我们成人在这样的话语中已经感受了这么多,想想真实生活中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不是每个孩子面对同样的一句话,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进而内心形成信念。然而,学习更好的教育和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我们每一个作为父母角色的家长的必修课。在上述的十种教育方式中,家长都是将自己和孩子分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与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才是合作的开始,也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基石。 

那么,有更好一些的方法可以吗?下面介绍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第一,可以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是描述问题。 

比如说,你刚擦了地板,孩子就将一瓶牛奶打翻在地,弄的地上很脏,这个时候你可能顿生愤怒,进而采用谩骂,责备等各种方式去发泄你的情绪,然而,如果我们静下来细想这件事情,孩子将牛奶打翻是孩子在他的这个年纪和能力状态下很容易发生的事情,正因为他在成长,所以才会需要父母的教育培养和互动。父母如果唤一个角度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尝试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是描述问题本身。你可以说“地上有一些打翻的牛奶。”只是描述你所看到的情况,孩子自己也会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会想办法去解决。

第二,提示。 

如果孩子将牛奶打翻在地,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影响,家长可以提示孩子,比如说”牛奶打翻在地上把地板弄脏了,你可以打扫一下吗?”给孩子直接的提示和告诉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苹果核应该扔在垃圾桶里。”“我现在需要由人帮我收拾桌子”等等,父母需要了解和认可到孩子的努力,孩子所完成的事情,在孩子成长过程的当前阶段,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时,给孩子以鼓励和表扬是很必要的。

第三,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还是上面的那个例子,孩子将牛奶打翻在你刚擦干净的地板上,你可以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说“牛奶”,孩子便会自主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并努力去解决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犯下的错误和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孩子自立,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第四,说出你的感受 

并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情绪不去表达和宣泄,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说不说”和“怎么说”是两个问题。在生活的琐事中,孩子很多的行为都会让家长感觉到抓狂,家长也会时常的会有情绪,这个时候,你需要直接的表达说出你的感受,比如,你可以说“我刚把地板擦干净,我不喜欢地上被牛奶弄的脏脏的,这让我很恼火。”孩子会了解你的感受,也会从父母直接的表达感受里,认识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学会表达,而不是压抑或隔离。

第五,写便条。 

这是一个在生活中和孩子沟通很好的方式,把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写在便条上,留给孩子或者贴在孩子肯定会经过的地方,不带抱怨和责备,孩子也会有收到爸爸妈妈来信的感觉,比如,孩子将脏衣服扔在地上,你可以写一个便条:

(贴在洗衣机上)

请将我放到这里面洗干净,谢谢!

                        脏衣服 

有没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感受呢?当然,不是每一个技巧对每个孩子都有用,但可以做一个尝试和改变,当你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有意识的注意到自己的语言模式不太妥当或者意识到想要用另一种对孩子没有伤害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便有了很大的进步,那就值得为你的孩子高兴了。当然,在我们尝试调整和改变沟通方式的时候,会遇到我们情绪习惯和惯性上的阻碍,习得的新模式也不一定每次都有效,但一次没有效果不代表我们要回到自己原来的老路上去,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保持觉察就是在进步,而最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的是你对孩子真诚又智慧的爱。

----------------------------------------------------------------------------------本文由 心理咨询师 占海燕 所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尊重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约咨询请联系电话:15502148825

少年心——专注儿童青少年咨询,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少年心微信号:shaonian-psy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孩子  孩子词条  走近  走近词条  内心  内心词条  更好  更好词条  沟通  沟通词条  
综合

 这样的女孩儿,你爱吗?

像我这样的女孩,不温柔如水不美丽可爱,更谈不上气质如兰,咧开嘴笑十颗牙齿都可见,这样的女孩儿,你还爱么?——较于安静地待在图书馆,我更喜欢坐在阳台上看人来人往喜...(展开)

综合

 贤妻为何守不住婚姻?

婚姻并不总是“好心有好报”。越是贤妻良母,婚姻越易成为悲剧,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Psy525.cn第一,心怀童话式的幻想。依赖型的女性完全不看现实环境,也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