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赶集网花费4亿元请大嘴美女姚晨做赶集网形象代言人,拍摄赶集网广告。广告中姚晨牵着一头毛驴去赶集,最后姚晨说:“赶集网,啥都有。”驴叫了两声。意想不到的是,广告播出之后,网上热搜的并不是赶集网,而是赶驴网!这导致赶集网竞争对手百姓网趁虚而入,抢得了赶驴网的市场,因此赶集网的高官部分辞职,百姓网草船借箭固然是明智之举,然是我们从赶集网的营销策略上可以悟出什么消费者心理呢?
首先我们要对这个广告进行分析:
首先,广告受众人群。
广告由大嘴姚代言,又是互联网行业,所以面向的客户群体应该是20-35岁的中青年人事。
其次,受众人群的心理特点。
刚刚说到,赶集网的广告面对的客户是20-35岁的中青年,这消费者从心理学上说购物是会受到外界舆论影响的,他们不会像儿童一样目的性非常明确,也不会像中老年一样理智,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分析此广告受众人群的特点如下:
1.追求新鲜时尚的产品
20-35岁年龄段的人热情奔放、思想活跃、富有想象力,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学上,就是追求新鲜时尚个性的商品,他们喜欢个性不喜欢共性的东西,他们喜欢尝试新的生活。这也是消费者将赶集网理解为赶驴网的重要原因。
2.表观自我和体现个性
这一时期,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日益加强,强烈地追求独立自主,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力图表现出自我个性。这一心理特征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是喜欢购买一些具有特色的商品,而且这些商品最好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对那些一般化、不能表现自我个性的商品,他们一般都不屑一顾。
3.容易冲动,注重情感
由于人生阅历并不丰富,青年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还不完全稳定,因此在处理事情时,往往容易感情用事,甚至产生冲动行为。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在消费行为上,那就是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在选择商品时,感情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往往以能否满足自己的情感愿望来决定对商品的好恶,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会想方设法,迅速做出购买决策。
赶集网该从“赶驴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赶集网一边在百度投放“赶驴网”关键字广告,一边摆出高姿态说赶驴网是浮云。其CEO在微博上放言,“赶驴网”分走的流量不足千分之一。但对手百姓网仅仅花费了200多元的注册费,比起赶集网的豪掷4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性价比高下立现。赶驴网在网上热搜,赶集网仅仅把它作为谈资,而百姓网却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赶驴网”可能成为一个错误创意收益的网站,其市场嗅觉的敏锐,行兵布阵的迅速,以巧拨千斤的策略,都是赶集网在规模扩张,资本扩张的过程中要学习的。否则,赶集网如何向VC解释为什么百姓网能以不足30人的员工规模,最少的市场投入,始终保持着国内分类网站第一梯队的位置?赶集网900人+4亿投放的优势在哪里?
据说随着姚晨广告的密集投放,业界讨论的不断升温,百姓网旗下的“赶驴网”流量飙升。驴子logo和恶搞slogan“赶驴网,啥没有?”甚至引发了粉丝的围观。赶集网现在要迎头赶上,化“驴”为“集”,除了买百度关键字,不妨主动放下身段,将“赶驴”的糗事主动营销,再让网民调侃一番,或许能出奇制胜。当然,下次拍广告,费用完全可以花得更少更精。最好的手法是让用户创造卖点,再辅之以社会化媒体的网络传播方式。连代言人姚晨都说了,向网友征集创意不是更好。——这就是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钱多好办事,但创意肯定更彪悍;钱没花了,事却办了,这才是广告心理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