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说:尴尬总是人们要尽量避免的。实验说:尴尬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人们更加信任表现出尴尬的人。
演讲至高潮部分,却突然忘词。在大街上热情地挥手打招呼,却发现认错了人。室友们正兴致高昂地八卦,却不合时宜地插嘴爆冷。满心欢喜地上台领奖,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倒……噢,怎么总是这么囧,好尴尬啊!
表现出尴尬的人更利他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违反了社会常规或是影响了社会互动,就会产生尴尬的情绪。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尴尬的产生取决于人们认为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为。当你做了傻事,觉得大家的目光里都包含着嘲笑批评,恨不得立刻隐身逃离现场,你就尴尬了。
尴尬的体验着实不爽。而且,处于尴尬中的人会认为,自己其实很注重社会规则,只是马失前蹄罢了,渴望赶紧做些什么来挽回面子。于是,尴尬就成为了一种社会信号,表达出个体潜在的亲社会性(prosocial,为他人谋福利)、忠诚以及乐于合作的倾向。
为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修•伯格(Matthew Feinberg)等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一个实验中,他们请大学生参与者想象自己置身于12个已设置好的尴尬场景(如,演出正精彩进行,你却鼾声如雷,引得众人侧目),并请他们对自己在每一个情境中感到的尴尬程度打分。之后他们会完成一个独裁者游戏(dictator game,在此游戏中,给大学生参与者10张彩券,任由他们将彩券分配给自己和另一个人,分给对方越多,说明参与者越利他),并填写一份测量利他倾向的量表。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感受到尴尬的程度与分配给他人彩券的数量以及利他倾向都呈正相关。但究竟是之前尴尬的场景让人们变得更利他,还是为他人着想的人更容易尴尬,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现在还不知道。
人们喜欢与表现出尴尬的人合作
人们一直更为青睐具有亲社会性倾向的同伴,他们亲善、合作、自我牺牲。结交亲社会性的同伴,在原始时期利于生存繁衍,在现代社会则是利于互惠双赢。
社会性情绪(如同情、感激、爱)因其自发产生、难以伪装的特质,成为了传递亲社会性信息的媒介。人们习惯于通过肢体动作、表情等情绪的载体,识别出一个人是否具有亲社会特质,从而决定与之交往的方式。
如果说,尴尬的确能传递出个体亲社会性的讯息,并且能及时被他人捕捉,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测人们更乐意与表现出尴尬的人合作。马修•伯格等人试图通过另一个实验,探究这一假设。
实验中,一部分大学生参与者观看一段内容很尴尬的视频,另一部分大学生参与者观看一段内容不怎么尴尬的视频,之后他们完成了一份测量亲社会性倾向与反社会性倾向的问卷。
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者认为内容尴尬视频中的人物,不论男女,亲社会性都更高,反社会性更低。人们好像能够接收到表现尴尬的个体默默传递出的亲社会性信号。
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分别向3组大学生参与者呈现尴尬、骄傲和中性情绪的图片。大学生参与者对图片中人物所体现出的亲社会性程度打分,并完成一项信任博弈游戏。这个游戏与上文中提及的独裁者游戏相似,参与者(A)拥有一定数目的资金,可以将其任意分配给另一人(B),而且一旦决定分配的数目,B得到的这笔资金立刻变为原来的3倍。之后B选择回馈给A多少钱。
如果A不信任B,可以选择不把钱分给B,或者一番计算之后,给B一点点钱意思意思,但绝不会把较多的钱都给B。因为万一B忘恩负义,对A来说就亏了。如果A信任B,觉得B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他可能会给B多一些,这也体现出人际交往中互惠的倾向。实验者通过A分配资金的数目,衡量他们信任与合作的意愿。
结果表明,参与者认为表现尴尬的个体更有亲社会性,因而在信任博弈游戏中分配更多的资金给他人。可见,在知觉到亲社会性信号之后,人们更多选择了信任与合作。
一些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内化社会规则之后的副产品。遵守规则,乐于牺牲,为人们赢得信任和支持。人们乐于选择与亲社会性个体合作互惠,共同进步。意想不到的是,尴尬也能传递出个体亲社会性的讯号,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增加合作与被选择的筹码。
还在为生活中屡改屡犯的尴尬事儿烦恼汗颜吗?其实囧囧更有爱。
文章来源于果壳网。
来源于 心灵咖啡 原文:
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24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