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那些年,在诺贝尔奖出没的心理学家

  拥有111年历史的诺贝尔奖,虽并未设立心理学奖项,但从1973到2002年,共有四位心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不包括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的巴普洛夫,和死都相信自己会获奖的弗洛伊德。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基金放于低风险的投资,以其每年的利润和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项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组织。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开始颁发到现在已经有106年的历史。令我们欣喜的是,尽管诺贝尔奖并未设心理学奖项,从1973年到2002年,共有四位心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他们是洛伦茨(生理或医学,1973),西蒙(经济学,1978),斯佩里(生理或医学,1981),卡尼曼(经济学,2002)。

  虽然洛伦茨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时,已经是1973年的第73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了,但心理学学家与诺贝尔奖的渊源绝非始于此。早在1904年的第4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在我们的大多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都会出现的大名鼎鼎的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不过在这里,我们不把他当作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原因有二,一是巴翁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二是他获奖并非由于其尽人皆知的关于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而是因为其在消化生理学研究中的巨大贡献而获此殊荣。

  还有一位与诺贝尔奖有过小故事的心理学家就是弗洛伊德。现在人们,特别是非专业人士,一提到心理学,可能立刻就会想起弗洛伊德来。1929年,弗洛伊德提出了轰动一时的“意识和无意识及其对行为影响的理论”。但这一理论并未使他获诺贝尔奖。据说弗洛伊德死前一直认为,10年后诺贝尔奖评委会会打电话告知他获奖。不过因在诺贝尔活着的时代,心理学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心理学理论不会被列入评奖范围,研究心理学的人必会被拒之门外。

  不过心理学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如前文所述,从1973年到2002年,共有洛伦茨、西蒙、斯佩里、卡尼曼四位心理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这些心理学家和他们的获奖成果。

  1、不愿作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国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他在当地的神学院受教育,后来就读于彼得堡大学,专修动物生理学,1875年获得学位后,成为医学院里生理学的高级研究生,后来又出国去深造,与当时最杰出的生理学家们一块儿从事研究。回国以后,巴甫洛夫任职于彼得堡军事医学院,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关于消化的研究上,并以其在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作为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

  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的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2、习性学创始人洛伦兹(1903-1989)

  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并提出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3年与K.弗里希、N.廷伯根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洛伦兹(Konrad Lorenz,1903~1989)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孩童时代就喜欢饲养动物,并对它们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1922年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来进维也纳大学解剖学系并获得了医学学位,此后便留校任教并花一定的时间观察寒鸦(Corvus monedula)的行为。大学期间,他研究了比较解剖学并开始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在1935年出版的《鸟类的社会行为》一书中,总结了他对30多种鸟类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亲鸟、幼鸟、性配偶和其他亲属的行为功能和引起这些行为的条件。该书是应用比较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一个典范。

  洛伦兹研究鸟类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使鸟类对他本人产生印记,这样他便能够与所研究的鸟类建立亲密的关系,便于对鸟类行为的研究。利用这种方法他曾研究了灰雁、绿头鸭和寒鸦等各种鸟类的印记行为,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洛伦兹还深入地研究过本能理论并提出了欲求行为的概念。

  他是现代行为学奠基人之一,1973 年与廷伯根和费里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著作有《鸟类的社会行为》、《所罗门王的戒指》、《人与狗》、《攻击与人性》和《动物与人类行为的研究》等。

  3、西蒙(1916—2001)

  又译为司马贺,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西蒙和纽厄尔等人共同创建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开辟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方向,推动了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5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认知心理学家,原本是讲授政治学的教授,并自修数学、经济(在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管理、心理学等,而那个年代以「计算机仿真人类思维推理的程序」如此的想法吸引了Simon。就在1954年和Allen Newell研发出一种具有思维的计算机程序「逻辑理论器」,它以代数符号来进行逻辑公理的证明。尔后又发展出一套程序GPS(一般问题解决者),首先评估目标状态与起始状态间的差异,接着再考虑某些步骤,并测试是否会离目标状态更接近,若否则回过来调整原先的步骤。

  这套GPS有两项特征:表征(representation)、讯息处理历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表征即以某些特殊的符号来代表一些现象,透过如此的模拟,就可以把大脑神经的反应看成是图像、文字、思考的表征。讯息处理历程:透过一步一步的程序,将讯息作某些的调整,已达目标状态。这两项特征提供心理学家更精细的心理历程概念。

  Herbert Simon也和William Chase发现了象棋大师对于比赛中的棋盘布局,可以在几秒内就记起来,但假如是随意摆设的棋盘布局,他们无法有如前面所述一般的记忆,这意味着这些象棋大师对于棋盘布局的记忆,并非视觉上的,而是在棋子的攻防移动位子上。

  4、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August 20, 1913—April 17, 1994.)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斯佩里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最大的叫胼胝体)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

  这一手术于1940年由Van Wagenen 和Herren首先在临床上对慢性顽固性癫痫病人使用,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癫痫发作几乎完全消失。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获得了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5、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丹尼尔·卡尼曼1934年生于以色列,具有以色列与美国双重国籍,196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教授。自1993年起,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众事务学教授。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先驱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卡尼曼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从而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判断”。而史密斯的获奖原因是“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

  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在他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也就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突破思维的局限:别让直觉成错觉》 《理性大脑的非理性思维》)

  首先,他论证了在不确定情形下,人们的判断会因为依照“倾向于观测小样本”形成的小数法则行事,或因为对于容易接触到的信息的熟悉和对主观概率准确性的盲目偏信,而导致决策行为系统性地偏离了基本的概率论原理。其次,在与特维斯基的合作中,他系统地陈述了“预期理论”。与公理式的“期望效用理论”相比,描述式的“预期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阿莱斯悖论”(Allais Paradox),并且用基于参考水平的两步决策假说解释了人们厌恶损失的心理,解决了过去“期望效用理论”不能解释人们明显的风险偏好行为,完善了在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类决策行为理论。

  卡尼曼的研究激发起新一代的经济学和金融研究者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应用于人类内在的行为动机的研究,掀起了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热潮。

  睫毛增长液:http://www.lunzur.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词条  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词条  出没  出没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