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这5点学起来!

孩子很多的行为表现会有家庭教育的反射,而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和注重对孩子所需求的安全感以及关注感的满足是尤为重要的。

很多青春期爆发的心理情绪或行为的产生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学龄时期的家庭教育,因此学龄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要。

那么在面对学龄前的儿童,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天权成长道为您解答。

正确接收孩子的“求救信号”

学龄期儿童常出现的问题有学习障碍、厌学等学习问题,和打架闹事等品行问题,它们一旦出现,往往让家长非常头疼。

与其悲观地认为是孩子“变坏了”,不如换一个角度把这些看做孩子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与看不见的问题相比,看得见的问题更易于我们干预,解决了这些问题,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是大有帮助的。

父母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并不是要替孩子解决问题本身,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并不是要教会孩子们知识,而是要帮助他们探索获取知识的途径。

比如,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可能为其他小朋友得到老师的奖励,但自己没有,而感到难过、不解,甚至自卑、厌学。

这时候父母不应该责骂孩子为什么没有获取奖励、不够优秀等,也不要简单地把获得老师的奖励作为目标,亲自指导孩子怎么做。

而是要引导孩子分析、思考,为什么别人得到了小红花而我没有,我在什么地方是可以提高的,该如何提高等。

减少伤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可能来自于父母、老师、同伴或环境变动等。

一些父母老师急于求成,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极理解,粗暴对待,采用责骂甚至体罚的方式,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殊不知一味的指责打压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天权成长道建议父母老师多了解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并接纳不同的孩子各有自己的成长速度和状态,正确理解、积极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

同时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可以引导孩子诉说自己遇到挫折时或犯错时的想法、感受。积极深入的关注可以减少伤害。

另一方面,由环境变动(如搬家,脱离原来熟悉的物理、人际环境)带来的伤害,我们也应提早防治,敏锐察觉。

习得性无助

孩子每次遇到问题时都孤立无援,问题次次得不到妥善解决,伤害次次加深时,这种“无助”就被“学习”到了,即长期积压造成的心理惯性。

这种心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学习,社会交往,甚至引发抑郁。

防止习得性无助,就要注重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妥善对待每一个问题,防止问题的遗留和积压。

求关注

求关注实际上是一种退行行为,可能出现在家里有弟弟妹妹的孩子身上。

当家里更小的孩子分散有了父母的注意力,原来乖巧懂事的哥哥姐姐可能突然变得调皮捣蛋了,这一切只是在向父母发送“我想要更多关爱”的信号。

同理,在学校中,一部分出现学习问题或行为问题孩子实际上也是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

当然,以上行为都是孩子在无意中完成的。

替罪羊

家庭不和睦,夫妻关系紧张,这些的起因通常和孩子没什么关系,但孩子可能会有意无意把这些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导致了父母关系不好。

在不和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可能通过(无意)扮演一个“坏孩子”来吸引家人的注意,当家人共同指向这个“问题儿童”时,他们好像就现在同一战线上了,这种“团结”、“和睦”是孩子非常乐意看到的,并且强化着孩子的行为。

这种时候,我们要注意弄清孩子行为、学习问题的根源,而非只停留在问题(如多动、厌学、打架闹事等)表面。

总之,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作为父母要分清和孩子的边界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去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去建立各种关系,要去接纳、去倾听、去理解、去感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和抱持的环境,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关注天权成长道,获取更多儿童青少年行为习惯管理、思维习惯训练,心智成长知识。更多的疑问可以留下你的评论或者私信我,我将一一回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龄期  学龄期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  起来  起来词条  儿童  儿童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