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研究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在我国,禁毒形势也相当严峻。据国务院新闻办2007年提供的资料,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35万,而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5%,但实际吸毒人数应远远高于此数。笔者通过在劳教场所对吸毒劳教人员的矫治实践,深深感受到,对吸毒人员的矫治主要分为生理脱毒和心理脱毒,而心理脱毒才是吸毒人员真正离开毒品的关键。    ——Psy525.cn

一、正确认识戒毒人员的心理问题

要从心理角度让戒毒人员脱离毒品,就要了解不同类型戒毒人员的心理情况。吸毒、戒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戒毒后,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敌对等因素较戒毒前明显降低,且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明显差异,提示吸毒除了引起行为模式改变外,还可能存在许多心理问题,毒瘾戒除后虽然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心理问题依然突出。他们当中较明显分为两种类型的人。其中一类强迫、敌对性较明显,他们缺乏法律知识,认为自己没有犯法,却被抓进戒毒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不服治疗、不服管理,采用各种方法对抗和恐吓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这类人中有的在吸毒前就有犯罪行为,或有较多的违法问题,有些已形成反社会人格。另一类躯体化忧郁、焦虑较明显,这类人在吸毒前心理健康水平就很低,有较大的病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吸毒后更加剧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经了解他们有创伤性生活事件,或者年幼无知、好奇而上当受骗染上了毒瘾,他们耽心留下案底,不敢承认自己吸毒,有戒断反应时,也不敢向医务人员提出,担心回到社会受歧视。他们受"窗霸"(舍房小头目)的控制,受其他人的欺负,却不敢言语,心理辅导对这些人尤为重要。

睡眠障碍及容易烦躁和激动是戒毒后最常见的症状。长期睡眠障碍,可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体力、精力不支,甚至可使戒毒者失去信心,是造成吸毒者心理依赖和复吸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毒瘾者都有睡眠障碍的症状,都有药物依赖的心理,在投送劳教所前在强制戒毒所里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已断绝,随即出现的就是戒断现象,他们把用药的期望转移到医生身上,依赖医生的脱瘾治疗,渴求脱瘾治疗药物以外的镇痛药,希望医生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时他们容易出现激惹情绪,既乞求又威胁,软硬兼施,不求得药物决不罢休。

二、诱导戒毒人员克服毒品依赖心理

许多吸毒人员可能还不知道毒品有几百种之多,其生产可能从植物中提取,或在工厂里化学合成。吸毒成瘾,产生毒品依赖,以取得精神的欣快,有着极其严重的身心和社会危害。毒品依赖的表现因吸食毒品的不同而异。

吗啡型毒品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可卡因,美沙酮,镇痛新等。这些毒品是从罂粟果实的白色浆汁中提取的,也是我国吸毒者主要的吸食品种。吗啡型毒品本是医生处方使用的镇痛药物。除少数人因治病需要,接受上述药品而形成吸毒依赖外,大部分都是在偶尔尝试后成瘾的。吗啡型毒品吸食后迅速产生药物依赖,如食用可卡因后可产生欣快,高潮,兴奋等情绪反应,但随后会出现食用后的头昏,失眠,焦虑,恐惧等精神忧郁症状。在维持吸食阶段,表现为道德意识下降,生活,工作倦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并伴有自私,孤僻等人格偏常。而在毒品停用的阶段,或未按时吸食,会出现严重的生理不适。表现为打哈欠,流泪,流涕,出汗,肌肉疼痛,四肢颤抖抽搐,呈全身虚脱,假死状。

大麻成瘾的表现。大麻是一种从美人蕉属科植物中提取的致幻剂毒品。它能暂时性地提高情绪和感知能力,并导致幻觉体验。大麻虽不易使人成瘾,但过度吸食能引起暂时的妄想症状或精神病症状,并出现运动不协调,知觉与运动能力障碍。长期吸食大麻者可引起脑的退行性病变,表现为"无机动综合症"和"去人格化",冷漠,呆滞,懒散,对个人仪表,卫生和饮食失去兴趣,人格改变,失去工作、生活和学习能力,常常出现攻击性或违法犯罪行为。

镇静催眠药成瘾的表现。镇静催眠药种类很多,巴比妥类药有鲁米那,速可眠,硫喷妥纳等,这类药如和酒精同时饮用,会使人迅速中毒致死。由于它的毒性和依赖性大,逐渐被笨二类药取代,后者有利眠宁,安定等,它们成为临床上使用最多的镇静催眠药物。这类药物副作用在一般治疗量时仅为头晕,困倦,乏力,大剂量可致共济失调,意识和精神障碍,会使人走路摇晃,口齿不清,思维能力减弱,偶见昏迷和呼吸制。它们也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而且与酒精和巴比妥类有交叉耐受性,如属饮酒者,则需要更大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因此更易造成用药过量中毒。

苯丙胺型毒品成瘾的表现。苯丙胺,去氧麻黄碱等类药剂,属于合成的兴奋剂,医学上用作为制食欲或减轻抑郁和多动症的治疗用药。在非医用时则用以振奋情绪,克服疲劳,产生异常壮健的活跃感受。这种毒品耐受性极强,开始每天只需20毫克,过几个星期就能达到每天1000毫克的水平。该毒品具有中等性质的成瘾性,戒断后的急性发作期虽然只有几天,但"面临崩溃,难以支持的感觉"很严重,更严重的患者会因此好几个月心神不定。少数使用在者也能引起妄想,幻觉,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有称苯丙胺中毒性精神病。

摇头丸。摇头丸是我国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毒品,它属于苯丙胺一类中枢兴奋剂,是甲基安非他明(俗称冰毒)的衍生物,英文缩写为MAD。摇头丸服用后15分钟表现出兴奋症状,精神紧张,心跳加快,出汗,眩晕,瞳孔散大,坐立不安,情绪激动,言语不清,不知疲劳,听到音乐会不由自主地摇头和摆动身体,有的出现幻觉,行为失控和无法控制的性冲动。药物作用时间可持续8小时以上。服用摇头丸显然是现代社会吸毒者的一种新形式,它的危害并不亚于吸食鸦片和大麻。

所以许多还在服教的吸毒劳教人员认为,只要解教后不在吸食、注射海洛因等吗啡型和大麻型毒品,弄点其他所谓毒性较小的毒品享受享受,是不会上瘾的。但却不知道戒毒作为一个改变过程,需要通过三个方面努力,即克服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克服对毒品的精神依赖,寻找合理的心理治疗。

三、戒毒人员矫治期间的心理治疗

大多数劳教戒毒人员投送劳教所时,躯体依赖脱瘾治疗基本完成,代替了节奏紧张、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药瘾者慢慢转向正常人生活,体重增加,心情稳定,安心治疗,此段时期的支持性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抓住这个时机,制定心理治疗措施,疏导药瘾者,不但帮助他们戒掉躯体的药物依赖,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戒掉心理依赖。

一要仔细观察吸毒者的心理状态。对戒毒人员要施以心理治疗,逐渐消除他们的敌对心理,让他们了解吸毒的危害性和违法性,了解戒毒的可能性和艰巨性,让他们懂得脱瘾并非戒毒的全部,而只是戒毒的开始。我们采用心理治疗的疏导和厌恶疗法,让他们想像厌恶性刺激,并通过疏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懂得自尊、自重,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经过努力工作,许多戒毒人员都愿意向医护人员吐露他们内心的积郁,接受医务人员的帮助,并愿意出院后一定要好好做人,要对得起自己和家庭。

二要充实生活,促进心理康复。药瘾者的兴趣全在于药物,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采取各种手段获得药物。为了转移药瘾者的兴趣,引导他们走出"唯药论"的局限,将他们从那种朦胧、欣快的感觉中解脱出来,戒毒所要开展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戒毒人员的康复生活紧张而有规律,他们感到了生活的乐趣,不知不觉地展示自己的价值和才华,才能达到心理康复的目的。

三要开展预防复吸教育。戒毒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防止复吸。戒毒回归社会后心理反应十分复杂,大多数都体会到吸毒的危害性,有真正的彻底戒毒的愿望。我们曾经发现,戒毒人员常常感到苦闷、痛恨自己,对前途悲观失望,并且担心亲人不信任、不接纳,害怕出院后遇见吸毒伙伴,这些心理反应在出院前普遍存在。针对这些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就要在心理辅导中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让戒毒者逐步掌握认识人、认识药物、认识环境三个要素对解除药物依赖的作用,了解戒毒的关键并不是清除体内的药物及度过戒断反应的痛苦阶段,而是在于怎样摆脱自己的心理依赖,摆脱吸毒朋友和不良环境,让他们学会处理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计划怎样尽可能使自己有稳定的职业和居住环境,寻找同代人及亲人的关怀与支持。

四要寻求家庭和社会的关爱。要使吸毒劳教人员彻底摆脱毒品,单靠吸毒劳教人员自身的努力,而缺乏社会、家庭的监督和帮助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无论戒毒人员在戒毒所生活的时间有多长,他们终究要回归社会,重返家庭。如果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主要成员如父母能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行为方式去接纳失足者,在他们遇到困难,操守信心不足时,及时地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如果家庭成员不能走出心理误区,就不可能以正确的态度吸纳戒毒人员回归。缺乏家庭有效的支持也是造成复吸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克服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家庭在戒毒人员康复回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见合理的心里治疗是真正戒掉毒瘾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甚至终身的过程。只有戒毒场所的管理人员在采取治疗和教育相结合的情况下,认识和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问题,也让戒毒人员学会认识和克服毒品依赖,从心理上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后,又能及时得到家庭、社区的关爱和帮助,才能让戒毒人员真正地、完全地脱离毒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研究  矫治  矫治词条  戒毒  戒毒词条  人员  人员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研究  研究词条  
综合

 一场长距离恋爱的成长

一场恋爱的开始,需要心动;一场恋爱的成长,需要越过许多困难。长距离的恋爱,足以抵上你和近旁不同人的十次恋爱所获得的成长了。我想说,一次长距离的异地恋,足以抵上你...(展开)